更重要的是,日军调动了大量工兵,已经在进行长期的防御工事修筑。
这显然不是应付短期战斗的态度,而是要在黄河与我们进行一场持久战。”
李总的眉头紧锁,他显然对这种情况感到忧虑,又道:
“这种防线的建设,意味着日军预见到了我们即将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并且已经做好了准备。
况且,他们修筑防线的同时,还调集了大量兵力,显然是在为黄河北岸的防线保驾护航,提防我大军即将展开的北伐攻势。”
陈望双手交叠在桌面上,在听完了宋廉的汇报后,他才缓缓开口道:
“日军修筑防线,固然是对我们的北上有防备,但是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为了黄河北岸的争夺。
我们要清楚,日军的真正意图是试图通过这道防线,阻止我们进一步向北推进。
因此,要打破日军的意图,我们必须有一个快速而高效的战略。”
参谋长若有所思地问道:
“陈总司令,您是说我们应该考虑提前行动,迅速突破他们的防线?”
“是的。”陈望目光如炬道:
“既然日军准备固守黄河北岸,那么我们就不必按部就班地等他们完成防线建设。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薄弱环节,提前出击,打破日军防线,甚至在他们完全准备之前,消耗日军的士气。”
此话一出,会议室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紧张,众人都意识到,陈望的决策远比预想的要果断和激进。
然而,李总仍然心存疑虑,他略微迟疑道:
“陈总,日军防线的修筑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如果日军决定全力固守如若,咱们在大军集结前就开始行动,恐怕轻易突破不了他们的防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廉点了点头,强调道:
“确实,近期的情报还显示了,日军在一些特定区域加强了化学武器的储备。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正在为未来可能的大规模战斗做准备,尤其是毒气弹的威胁。”
“毒气弹”三个字一出,众人皆是脸色大变。
然而,陈望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露出了一丝冷静的微笑道:
“我们不会束手就擒,随军物资中也有一大批我们和美利坚购买的防护装备,这一点不用过分担心。”
随着会议的推进,讨论逐渐进入了具体的战术部署阶段,众人逐渐意识到,面对日军的准备,华夏必须尽早采取果断的行动。
“李参谋长,我们的部队目前的集结情况如何?”李总转而问道,想要更清晰地了解实际的作战准备情况。
“各部已经基本完成集结。”李锐回答道: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军备的准备,尤其是重型装备和机械化部队的调动,已经具备了在黄河南岸阻击日军师团的实力。
不仅如此,我们的后勤系统也基本到位,补给线畅通无阻。”
陈望点了点头,满意地听着手下的汇报。
他的第一兵团作为华夏军队的王牌,如今在军备建设和战术运用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自金陵大演习以来,兵团的战斗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尤其是在重型装备、后勤保障、兵员训练等方面,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作战体系。
然而,陈望也明白,这些强大的军力虽然为华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一旦日军的毒气弹投入战斗,其威胁将无法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