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似乎看到了神仙唾沫横飞的样子,有些汗颜,“神仙言谈也太豪放了些。江东是搅屎棍,那我们岂不是?”
“不拘小节,不拘小节。”诸葛亮也只能勉强解释神仙的不文雅。
“鼠辈?”张飞满脸不屑,跟身侧的赵云大声道:“我们明明就骂的吴狗!”
他可不管在场的吴国使臣是何脸色,心里一股子火没发,他还委屈呢!
【从古至今,人们都想不明白,孙权为什么对荆州念念不忘。从法理上来说,荆州,汉家土地,跟你东吴有什么关系?硬扯关系也只有孙坚当过长沙太守,死在荆州。难道孙权是攻不下合肥那荆州刷战绩?还是吕蒙沽名钓誉谋求战功?】
【问题是刘备势力一直在南阳与曹操势力对抗,刘备拿下汉中,关羽水淹樊城,当时曹老板的最坏打算就是迁都。这个时候作为正儿八经的盟友,东吴应该做什么?】
【从鲁肃给东吴的战略规划来讲,应该是配合刘备,进攻合肥,一举拿下江淮平原!从此有了逐鹿中原的资本和战略要地!完美的北上据点!难道江淮平原广袤土地不必荆州香吗?】
【可惜东吴选择了背刺盟友,抢一个没大用处的荆州。孙权只愿意蜗居江南,鲁肃、周瑜死后完全失去了争天下的心气。】
【反观刘备集团,简直有苦难言。刘备按照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夺取荆、益两州,以此北上收复中原。荆州对于刘备集团而言就是生命线,对于孙权集团就是鸡肋。然而他此生两个屎盆子正是荆、益带来的:一个“借荆州”,另一个“夺西川”。】
【因孙权口中借荆州一词衍生出“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俗语,光看这句话刘备就已经成了老赖形象。】
【可细细论来,更无耻的老赖应该是东吴才对!】
【荆州有七郡:南阳郡、江夏、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赤壁之战后,曹操占据荆州最大的南阳郡、江夏长江以北的地盘;孙权得到江夏长江以南、南郡的土地;刘备则分到了小部分南郡,这还是周瑜看刘备在赤壁一战出力,夺取南郡后把南郡南岸地给了刘备。随后,刘备以此为据点,派兵打下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阳。】
【刘备集团需要北上而不是南下,因此取得南郡至关重要,于是跟孙权协商,请求借南郡,既可以抵御曹操,又可以出兵北上。】
【东吴鲁肃极力促成借地一事,作为一个顶级战略家,他的意图很明显:让刘备去与曹操正面硬刚,孙吴坐收渔利。这样一来,刘备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孙吴不用直面强大的曹操,更有余力发展自身实力,北取合肥,做好进军中原的准备。】
【这就是孙刘联盟,双方都有利可图,双赢之策。】
【建安十九年,刘备夺得益州,东吴要求刘备归还南郡,刘备以取凉还荆的借口搪塞。此时孙权怎可甘心,自派长吏上任,被关羽驱赶。孙权暴怒下派吕蒙攻打上沙、零陵、桂阳,刘备率兵赶来,关羽在益阳与鲁肃对峙。】
【鲁肃的要求很简单,刘备借了南郡,有了益州,已经建立基业,那么就要还利息。这个利息可以是其他土地,不一定是南郡。
但孙权的意思并非如此,他认为在赤壁之战中孙吴出力最大,当初曹操占据荆州,是孙吴打败曹操,那么孙吴应该取得荆州的统治权。在孙权看来,刘备借的不是南郡,是荆州。】
【在双方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曹操夺取汉中,刘备怕危及益州,双线作战,于是向孙权何和。同年,孙刘两家定下盟约:双方划湘水为界,江夏属于孙权,刘备把打下来的长沙、桂阳给孙权。刘备则取得南郡、零陵、武陵的统治权。】
【这就是湘水之盟。可以清楚看到:实际上刘备并没有借整个荆州,而只借了南郡,其余土地都是自己打下来的。后来湘水之盟,把长沙、桂阳作为利息还给了孙吴。怎么看也是孙吴很赚:刘备借了一部分南郡,最后换了两个郡。】
【但是孙权依旧固执地认为,刘备借了整个荆州。就连刘备自己也说什么“取凉还荆”这种话。可惜蜀汉的史料很可能被销毁过,我们只能从三国志中吴书的记载来推测所谓的“借荆州”,无法从蜀汉的史书中来相互佐证。】
【陈寿《三国志》前说蜀汉无史官,“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后自相矛盾“史官言景星见,于是大赦,改年”。可以推测蜀汉的史书被大规模销毁过,有人不愿意蜀汉史料存下来,
蜀汉史料残缺到何种地步,刘备让张飞协助周瑜攻打南郡之事,是在吴国史书中记载的。
许多蜀汉官员、皇室根本没有记载。比如刘禅后期的大太监黄皓竟然没有人物传记!
关羽威震华夏,公认的“万人敌”,在《三国志·关羽传》中只记载了两场战役!】
【总之,史书被毁,导致现代无法还原三国的全貌。只能说谁做贼谁心虚!】
赵云目不转睛盯着天幕上的《三国志》,“当时的成都之乱得有多恐怖,一国史书只留了些残片。”
“这不是让后代子孙误会我们吗!”张飞像泄了气的皮球,喃喃道,“神仙说错了,历史就是胜利者书写的。”
诸葛亮宽慰张飞:“翼德何必沮丧,即便是季汉史书残缺,可世人依旧闻刘胜则喜,闻曹胜则哭。”
【正是这样的执念,还有久攻合肥不成的挽尊,在关羽在襄樊一线作战时,孙权才同意了吕蒙的白衣渡江。抢回荆州,既可以证明孙吴的实力,也能够威慑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