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因为本书追读数据不理想,只能以这种方式完本,万分抱歉。
得知要提前完本时,心情是很复杂的。
因为刚知道要完结时,正准备铺开写一段大的篇幅……
可惜,做不到了。
很感激有一直支持这本书的几位大大。
有的是一直评论,直到最新章。
有的是一直在帮着审错字并提醒我。
还有没评论,却一直支持的,感谢,万分感谢!!!
很惭愧,辜负了诸位的支持与期望。
现附上后续情节大纲,弥补些许遗憾:
主角许良穿越第一年即女帝萧绰登基的第一年,为大乾奉德元年。
一、奉德二年:
春,魏、齐、赵三国结盟,出兵四十万,困大乾军五万于韩国北城曹城、芒城。
大乾以许良为将,霍戟为副将。
许良亲率五千禁卫军,两万平阳守军,向东以火雷瓷瓶轰开榆关城门,袭取榆关,擒守将庞喜。
同时释放五千余俘虏,将所带二百大内高手混迹于俘虏之中,潜入大梁,制造混乱。
魏将王景率军自榆关南面城池丹陵回援,于半道被擒。
同时以一万虎豹骑为奇军,袭取丹陵,逼走潘凤。
许良率军离榆关,与虎豹骑曹仁合兵一处,往南于半道伏击左起。
左起重伤,舍兵卒而逃亡南方楚国。
齐国大将田用放弃救援左起,急攻曹城,杀曹直,俘许青骁,率兵向南与魏婴合兵。
三国合兵,据新郑与许良对峙。
许良火雷瓷瓶威力虽强,量却不足。
大乾尚不足以一举灭列国。
双方约定新国界。
自此大乾东临榆关,东南抵丹陵、渑池,南线为襄州、南阳、巴蜀等地,北与戎狄相临。
九国自此只剩乾、齐、魏、赵、楚、吴、越七国。
许良归乾,官拜中书令,位列三阁,取代吴明加封翰林院大学士。
同年秋,登门上官府提亲,约定次年成亲。
女帝萧绰动心,却碍于姊妹情义,深埋情义,立志做千古一帝。
又大乾第一届武举在长安举行,比武择出第一届武状元(许良内定),许良由此获得武举门生。
二、奉德三年:
大乾自韩国一战后,采用许良计,与民生息。
为促进大乾经济发展,许良制出水泥,以作修路、筑城、俢渠之用。
同时联系钱不韦,关注越国及更南之地的海外客商,搜集可食用的“薯类”,以期为大乾搜集到粮食作物。
钱不韦不辱使命,搜集到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
为提高粮食产量,许良试验制作化肥……
秋,大乾继续开北面边市,一面出国策招纳戎狄人,一面推行羊毛计。
戎狄饿殍千里,归降者甚多。
又有大部人马往迁漠北,北境边患暂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