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星城,天空才刚泛出鱼肚白,整座城市已经沉浸在紧张而兴奋的气氛之中。
市中心新落成的科技会展中心外,三大运营商的高层、潇湘省经信厅的领导、数十位国内通信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媒体的记者们早早就位。今天,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大夏正式迈入5g商用时代,而星城,作为首个5g落地城市,将以“第一城”的身份,在全国亮相。
李一凡站在观礼台最高处,目光深远,沉静如水。耳边是工作人员和市领导的低声沟通,他却仿佛听不到。他的思绪,已回到五年前。
那时他刚重生,还是召阳县的副县长,远离权力核心。但他清楚地记得,上一世的大夏,直到2020年之后,才真正意识到5g的战略意义,而当年各地争抢试点的混乱局面,让不少城市错失先机。重生后的他,立誓改变这一切。
他提前召集弟弟李明杰,向凡星投资明确指令:必须全力介入5g产业链,越早越好。于是,凡星悄然进入通信芯片、边缘计算、毫米波设备、网络安全等多个核心领域的早期投资。几年下来,许多当初还不被人看好的技术团队,如今已经是各自领域的“独角兽”。
同时,他在星城市任职后,以数字政府改革为突破口,率先推动城市感知系统建设,打造“神经中枢”,为5g落地扫清技术与政策障碍。到2018年,星城已悄然完成城区70%的基站部署,远远领先全国其他城市。
如今,终于到了收割成果的时刻。
“书记,时间差不多了。”秘书陈晓峰走过来,低声提醒。
李一凡收回思绪,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衣襟,大步走上启动仪式的舞台。
随着他按下启动按钮,一道象征“科技之光”的蓝色光线从舞台中心射出,在夜空中汇聚成一幅“星城5g·第一城”的立体光雕。随后,全市多个关键应用场景同步接入直播:星城市第五医院远程手术协同中心、智慧交通管控平台、数字政务自助终端、星河社区智慧安防系统……一幕幕真实场景,震撼全国。
短短五分钟,星城的“5g能力展示”视频就在凡星传媒旗下平台上线,并迅速登上热搜。“#大夏第一城星城上线5g#”瞬间刷屏,无数网友在弹幕中刷起“牛逼”、“书记英明”、“终于不是沿海领先了”。
仪式结束后,李一凡没有接受采访,而是直接进入调度指挥中心。那里,星城市5g总调度图正实时显示全市网络运行状态。
“书记,目前基站运行稳定,核心区域平均延迟控制在10毫秒以内,远程医疗和交通信号系统反馈正常。”技术负责人汇报道。
李一凡扫了一眼数据,目光犀利:“告诉凡星传媒,明天开始对重点应用场景进行沉浸式跟拍,要让老百姓看见不是冷冰冰的技术,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变化。”
“明白。”
“另外,区县书记工作群,我要看到他们在今天之内提交5g+本辖区的具体融合方案,重点方向我已经在上周定过:交通、医疗、教育、社区、应急。”
他顿了顿,声音一沉,“谁拖了后腿,我会亲自找他谈。”
所有人都知道,李一凡从不说空话。
很快,星城市各区区委书记的群里开始热闹起来。南城区提交了“智慧养老试点建设方案”;高新区上报“ai工业调度平台框架”;市北教育局提议启动“远程双师课堂”;市公安局主动申请构建“夜间治安可视化指挥链路”。
李一凡坐在办公室,看着一条条更新的方案提交消息,面无表情。但只有他知道,这些动作,不仅仅意味着技术部署,更是“治理模式”的全面革新。而这,正是他此生要做的——推动一场彻底的制度重构,以技术为钥,撬动权力的结构变迁。
晚上八点,星城市电视台播放了一期特别策划节目——《星城之光》。节目中回顾了星城在过去三年中的5g建设历程,也首次公开李一凡推动“数字政府”改革的过程。一位记者采访了参与政策草拟的团队成员:“李书记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治理的未来,不在纸面制度,而在可执行的系统。”
这句话,也成了整期节目的收官语。
当天晚上,省委书记在省府大院看完节目,亲自打来电话。
“一凡,这一次,干得漂亮。”
“谢书记。”李一凡只是简短回应。
“准备一下,我要带你一起去中枢汇报经验。”对方的声音中,藏不住欣赏与期待,“星城的经验,可以推广。”
李一凡望着窗外星辰璀璨的夜空,手指敲了敲窗沿,嘴角微微扬起。
这一世,他站在了更高的起点,而5g,只是他重构格局的第一道敲门砖。
他心中默念一句:
“从星城出发,让大夏看到真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