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甭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但是现实中他确实经历过,所以他能够从这方面想问题,而且现实中也有很多类似郭刚堂大叔和他儿子的事情发生
所以说周裕眼中的亲情,比那些只知道一味猛灌鸡汤的人要理性的多就是这样
比起一味的讲大道理空喊口号,周裕更加愿意从更现实的角度去阐述他眼中的亲情
而这,便是原片《当幸福来敲门》里面没有的东西
就拿原主来说,虽然原主一开始就很宠爱妹妹周小小,但是,周裕却并不认为那就是单纯的亲情导致的
因为那种宠爱是建立在父母健在,而且他当时家境殷实的前提下的
说白了,那种宠爱是有现实保证的,是有些虚浮的
试问,在现实条件允许下,哪个当哥哥不想把世上所有好东西都一股脑的给小自己十多岁而且非常可爱俏皮的亲妹妹的?
可是如果没有这个现实基础呢?如果你像原主那样,仅仅只是活着多撑了一天就算一种成功呢?
所以,打从一开始,周裕就摒弃那些一厢情愿的人想象中的那种“一路温馨到底,最后无力回天,刀哭所有人”的骗眼泪老套路
因为这既不符合周裕的价值观,也不符合原主当年的真实情况
这样的安排确实少了一份绝大部分人脑海中幻想的那种最原始的情感倾向,但是却多了一份理性和现实
那么周裕到底是如何在电影里展现他认为的这种亲情的呢?
很简单
既然亲情不是那种无脑的原始情感倾泻,那么就彻底推翻这种论调
所以才有了这段让人失望的三十分钟的剧情
周裕就是打定主意,要让原主和妹妹周小小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重新建立一种他认可的,更加感人,更加真实,更加震撼,生死与共,不离不弃,就算死也不会放弃对方的那种,能够承受住现实残酷考验的亲情,而不是一上来就给观众狂灌鸡汤
要做到这一切,自然就需要更多的篇幅来慢慢的讲述主角和妹妹的蜕变过程
事实上,当年原主和妹妹周小小,也确实是这样过来的
……
拍摄剧情片,尤其是想要拍出一部优秀的剧情片,绝对不能像那些科幻爽片一样毫无拘束、肆意妄为
毕竟,剧情片的核心在于故事本身,而一个好的故事,关键在于其整体性和逻辑的合理性
如果这两个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样的剧情片很可能会被观众贴上“烂片”的标签
所以,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生活才是最出色的剧本
如果能够深刻理解这个道理,并巧妙地将其运用到剧情片的拍摄中,那么至少在故事的逻辑层面上,就不会出现明显的漏洞或不合理之处
正因如此,尽管周裕在影片中安排了大约三十分钟左右令人稍感失望的剧情,但这种看似让人失望的剧情设置,在观众经历了最初的惊愕之后,反而会让大家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真实感
因为观影的都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小说里的路人甲,他们都有正常人的逻辑思维
当他们平心静气的回想一下剧情,然后再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一下的话,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认为,这才是正常人该有的反应
就如同周裕当初计划推出《大决战》三部曲一样
其实,最好的致敬真不用像那些无能导演或者编剧一样,瞎鸡儿乱加那些虚头巴脑严重脱离现实的煽情或者刻意赞美的剧情进来,直接按照最真实的现实拍摄,往往最能够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