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不好过于谦虚,省得别人以为她虚伪不真诚。
便如实把创业的经过给说了,“当时我们三个也是差点放弃,我都准备去改行摆地摊卖衣服了,这不是赶上了好时代吗?我们就顺势做出了点名堂。”
徐娇仍是唏嘘,“哪里只是时代好了,时代再好,也没几个大学生敢一毕业就出来干个体户的。
对了,你后来一直都没见过其他几个知青吧?”
苏清苒摇了摇头,她只知道另外四个人都考上了省城的大学。
在那以后就没有联系了。
“他们四个呀现在都在省城成家立业了,上次我和孙浩去省城出差的时候还聚过——
哎呀,快看,他们几个都来了,让他们自己和你们说吧!”
四个人是一起组队来的。
或许是因为太远不方便,几个人都没带家属和孩子。
曾经的知青点人都到齐了,大家碰面后不免唏嘘。
刘琴笑道:“当年刚来的时候才十八岁,一个个稚气未脱,现在看着好像都老了!”
“我们好几个都是奔四的人了,可不是老了吗?!”
下乡插队做知青,改变了他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后来又因为高考,重新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上。
曾经吃了那么苦的地方,现在想想,却是人生最甜的回忆。
这里也已经成了他们人生的第二个故乡。
亲朋好友源源不断过来,眼看快到晌午了,香喷喷的大锅菜也陆续出锅。
罗村长扭头看向大队长,“老哥,还差谁啊?我咋感觉人还没齐?”
大队长嘿嘿一笑,“大领导呗,请是请了,不一定能来,快过年了,人家忙!”
罗村长点了点头,“是这个理,大领导也忙,要不咱们不等了?直接开席吧。”
“行,让大家都先坐下——
咦,老罗你瞧,那不是来了吗?”
周开诚不但亲自来了,还带了个过来蹭饭的——陈秉文陈记者。
起码来的时候的确是想来蹭饭的,路上听说了两人的事迹后,又想顺便约个采访。
“听说你们这次回来,准备给村里修路,还要盖学校?”
顾逍呵呵,“陈记者消息真灵通,赶紧先坐下吃饭吧!”
就连周开诚也笑着让他先吃饭,毕竟今天的主角不是他们两个。
而是这四对新人,以及两个小不点。
四位新娘都是清一色的红色大衣,只是款式和长短不一样。
发型和妆容也都是精心拾掇过的。
四位新郎今天也都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忍着冻穿着衬衫和西装。
人一到齐,鞭炮声立马霹雳吧啦响了起来。
四对新人两两相携,在漫天飞旋的礼花雨下缓缓步过红毯,朝着宾客们鞠躬。
大队长被几人全票推选出来做证婚人,提前准备了发言稿。
把四对新人夸得天花乱坠,顺便炫耀了下自己的大孙子和大孙女。
最后又正式宣布了几人要出资盖学校和修路的事情,宴席这才正式开始。
接着,一道道菜鱼贯而出,从大灶台到一张张桌子上,冒着热气腾腾的锅气。
与此同时,远在鹏城的林小梅也终于见到了宋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