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土鞑前后两次叛乱,都赶在朱棣亲征的时候,背后没有鞑靼和瓦剌的撺掇,谁信啊。
所以这次朱棣再次北征,特意将吴允诚留在凉州,防止凉州土鞑再度作乱,因此随军的只有已经身为天策卫千户的吴克忠了。
朱瞻基第一次听说吴克忠这个名字的时候,总觉得这个名字很耳熟。
这次天策卫跟随朱棣北征,驻扎在中军大营附近。
身为天策卫这支军队的最高指挥者,朱瞻基也住在了天策卫的军营里。
朱棣拗不过他,但还是在自已的大帐里给朱瞻基留了床位。
而大军安营扎寨的当晚,朱瞻基就在自已的大帐里召见了吴克忠。
……
朱瞻基的大帐,分居住区和办公区两个部分,两个区域之间用一张挂在木架子上的地图隔开。
所谓的办公区,摆着几张垫子,没有区分主位和次席,就是围成一个圈铺在了地上,就差中间垒个篝火了。
“别客气,坐。”
朱瞻基指着正在行礼的吴克忠,然后示意他在旁边坐下。
吴克忠犹豫片刻后,走到朱瞻基旁边,规规矩矩坐了下来,还不忘整理了一下衣甲。
“我一直想问你个事儿。”
朱瞻基丝毫没有太孙的架子,揽着吴克忠的肩膀,“我第一次听说你的名字,就想问你个问题,你是不是有个弟弟叫吴克勤,还是吴克群来着?”
天地良心,朱瞻基就是随口一问,因为他前几天才想起来为什么听到吴克忠的名字觉得有点耳熟了,他的前世有一位著名男歌手,就叫吴克群还是吴克勤来着,朱瞻基一时也想不起来了,毕竟在大明十几年了,前世的记忆越来越模糊。
但他就是觉得听到吴克忠的名字后居觉得耳熟。
这名字多像啊,就差一个字儿。
对了,歌手还唱过一首歌:我知道对与什么不对,我知道将军说的话不一定对……
朱瞻基本来就是随口一问,可吴克忠表情严肃:“殿下竟如此关心末将家中情况,末将甚是感激!”
朱瞻基傻眼了:“啊?”
吴克忠一本正经的回答:“我是家中长子,下边有两个弟弟。
二弟吴管者,一直住在凉州,凉州土鞑第一次叛乱的时候,就是二弟带人平叛的。
三弟吴克勤,有幸跟随皇上两次亲征,现在就在三千营!”
(吴克勤:原名王也儿克台,吴克忠之弟,吴允诚之子。
不过他的“吴克勤”
的名字是后来留学生皇帝赐的,包括吴克忠的名字也是永乐十六年才被赐予的,兄弟二人名字书中做文学化修改,后不再详述)
朱瞻基听着吴克忠的回答,愣了许久才哈哈大笑起来:“好!
好!
你们吴家一门忠烈,都是朝廷的栋梁!”
吴克忠见太孙如此亲切,原本紧绷的神情也放松了些,但仍保持着恭敬:“殿下过誉了,吴家世代受皇恩,自当效死以报。”
朱瞻基点点头,忽然话锋一转:“吴千户啊,皇上之前安排过我一件事,我想让你去办。”
他压低声音,继续说道:“汉王马上要去找马哈木的麻烦了,皇上允许他在全军挑选精锐随行。
咱们天策中有两千骑兵,本身就是精锐……”
吴克忠直性子,马上插话:“可是要末将监视汉王?”
朱瞻基一怔,随即一笑:“你想多了,二叔忠于皇上,干嘛监视他呀?你就是久在军中,很多事不太了解。
过几天,你带着咱们天策卫中的骑兵跟着汉王一起出发,听从汉王号令,这是其一。
至于其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