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字。
他被贬到惠州,又到儋州,最后才回到常州。
不过,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一路走一路写诗。
他在惠州,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把被贬的日子过得像度假一样。
他在儋州,还教当地的百姓读书写字,把文化带到了天涯海角。
】
秦始皇时期
看到这里,嬴政眼神中闪过一丝光芒,
被贬到儋州,这位叫苏轼的人都能教百姓读书写字,那么,南越那些个地方,派点儒家的人去?
这样,那些人也不用天天在他耳边说什么“分封制就是最吊的”
,真是无了个大语,打也不能打,真是服了!
直接把他们派去,一举两得,赵佗能护着那些个大儒,他们还能去“教化”
那些未开化的獠人,他们还不会烦自已!
……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看着最后这个“在儋州,教当地的百姓读书写字”
瞪大了眼睛,
“人才,绝对是个人才啊!
在儋州都能教书,被贬到儋州了,还能当官办事,是个敬业的啊!”
魏征嘴角抽了抽,
“陛下,你确定不是馋天幕上他说的那个荔枝和生蚝?”
李世民顿了一下,眼神有些飘忽,梗着脖子反驳,
“朕才不是那种人呐!”
魏征一副看透一切的样子。
……
宋仁宗时期
苏辙看到这里,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哥!
!
!
你晚年被贬的,你……”
苏轼吃菜的手也顿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