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是一位“民间科学家”的最新“理论成果”,好家伙,这都哪跟哪啊!
陈璇皱了皱眉,直接删除了。
她继续翻着邮件,突然,一个邮件的标题吸引了她的注意。
《链式核反应及热核反应阻断技术与核爆炸阻断系统的一种可行方案》,这是什么东西?
作为北原大学物理学院的博士,陈璇是懂技术的。
阻断核爆炸,物理学界确实在研究,世界几个主要大国都在上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过几十年都没有太多进展。
怎么,几个大国几十年都没进展的技术,被你一封邮件就给搞定了?
看来,这又是某个“民间科学家”的所谓“成果”。
像这种人,孙元成的邮箱隔三差五就会收到。
这些人当中,有声称自已成功实现了水变油的,有声称攻克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还有要推翻相对论的,总之什么奇葩都有。
科学研究可不是一拍脑子就行的!
陈璇摇了摇头,把鼠标移到了“删除”按钮上。
不过,就在陈璇正准备点击删除的时候,她扫了一眼邮件正文,发现这封邮件的发件人好像并不是民间科学家。
只见发件人一栏写着“顾恒,北原大学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居然是本校的研究生发来的!
陈璇有些惊讶,把鼠标从删除键上移开,点开邮件,并且打开了邮件的附件。
很快,一篇小论文呈现在陈璇眼前。
作为一个博士,虽然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从事科研工作,但是陈璇的专业能力还在,论文中的很多内容她是看得懂的。
越看,她心跳得就越快。
因为她发现,论文中的理论十分严谨,按照此种理论构建起的核武器防御系统,似乎确实有实现的可能。
虽然可能是出于保密或其他考虑,论文中并没有提供详细的数据和信息,但完全不影响技术理论的阐述。
至少,以陈璇目前的水平,没有找到论文中的漏洞。
而且论文中的很多内容,以陈璇的博士水平,还有些不太理解。
说白一些,论文作者的水平,可能远在陈璇之上。
这……陈璇又返回邮件正文确认了一下。
没错,发件人顾恒,自称是北原大学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陈璇通过学院的系统,调出了学院所有在编的研究生名单,发现确实有一个叫顾恒的,今年研二,其他个人信息也都相符。
一个研二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理论,这怎么可能!
陈璇不敢相信。
那只有一种可能,这篇论文,不是那个叫顾恒的研究生写出来的,而是出自他的导师之手。
不过问题又来了。
研究生导师的科研成果有很多其他的正式渠道传达,也可以直接联系院长,为什么要让学生通过邮件的方式,把成果发到院长邮箱呢?
陈璇又通过系统查询了顾恒的导师,发现他的导师是邱峰。
邱峰这个人,陈璇作为本校毕业的博士生也比较熟悉,他的学术水平在物理学院的导师中可一点都不算高,他能做出这样的成果?
但不管怎么说,陈璇觉得有必要把这篇论文标记为重要邮件,转发到院长孙元成的私人信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