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则坚持,表示如果徐君房愿意,将给予他国师的地位。
两人之间的对话变得轻松起来,徐君房用竹简做了一个小小的仪式,似乎在考验天意。
他随意拿起了一个签,却不急于查看结果,而是问徐君房是否可以同行。
“公子这是什么意思呢?”徐君房显得有些不解,因为林川还没有看签上的内容,就已经邀请他同行。
林川微微一笑,说:“先生只说上签便同行,并未提及下签倒置之事啊。”
“公子,即便将下签颠倒,也构不成‘上’字。”另一个人补充道。
“确实不是,但先生也没规定必须是上签才行啊。”林川笑着解释。
徐君房则轻笑回应:“既然如此,这签文也就无关紧要了,徐君房在此拜见公子。”
林川连忙扶起徐君房,心里明白,在这个时代,适当的神秘感有助于巩固自己的权威。而徐君房的到来正好弥补了自己在这方面的需求。
“公子,不知我徐元直是否能入您法眼?”徐元直问道,带着一丝微笑。
“先生既有才学又懂军事,我林川求之不得。”林川满意地回答,心中暗喜此行收获颇丰,即使未能网罗到诸葛量那样的绝世天才,其他的人才也十分难得。
“没想到大哥也在。”徐元直惊讶地说。
徐君房笑道:“把茂公叫来吧,他一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正好我们推荐给他一个好机会。”
徐元直应声离去。
林川乐开了花,意外地一次性得到了三位贤士,对系统的能力由衷地赞叹不已。
这时,诸葛量带着张仪走近,庞统看到张仪后怒气冲冲,若非张仪挑拨离间导致五国联军攻韩,大乾也不会耗费多年积蓄,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
幸好林川最终赢得了胜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张仪见过公子。”张仪恭敬地说道。
林川平静地看着张仪,眼中闪过一丝杀意,若非此人,大乾也不至于如此艰难。
然而在国际关系中,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却不宜言明,林川淡淡回应:“荒国的手段果然了得,日后定当领教。”
张仪冷笑一声:“公子不必过早断言,张仪只是略施小计,怎敢劳烦公子挂心。”
孙伯灵和贾诩恰巧赶到,听闻张仪嘲讽林川,不由分说地反击道:“张仪,这么多年过去,你这张嘴还是改不了。”
张仪脸色一沉,心想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但他很快平复情绪,淡然地说:“多年不见,师弟风采依旧,不知道是否有意为秦效力?”
孙伯灵笑答:“荒国胃口不小,先收了大师兄,现在又想打我和亮儿的主意。”
诸葛量闻言无奈摇头,看来孙伯灵这句口头禅是改不了了。
张仪慷慨陈词:“自古以来,哪个国家不爱才?”
“算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孙伯灵洒脱地结束了对话。
张仪见状,微微一笑,不再强求。他转而向诸葛量发出邀请:“孔明师弟,你是否愿意一同前往荒国?”
孙伯灵的拒绝反而让张仪松了口气,因为他知道,如果孙伯灵同行,两人定会在许多事情上意见不合,那将会是他的一大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