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装甲部队也有一个令人头疼且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后勤供应,像大华这样的复杂地形,铁路公路交通又不发达,坦克部队想要推进很是困难。
但如果有一支机动性足够好,且数量庞大的运输队,这个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
而这个条件,对于苏秦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如今的西北,大量的驾校成立,每天都有许多司机拿到驾照,成立这么一个后勤车队不在话下。
后勤解决,唯一的缺口就是坦克手了,一旦有了这么一支装甲部队,别说秦省有四万大军,就是十万,苏秦也有把握横推。
邱子文和朱标自然是高兴的,作为生化人,他们本身就懂得装甲部队的强大,更别提他们还是顶级军事人才,对于闪电战那是耳熟能详。
“司令,成立军事学院没有问题,只是,咱们教学的人手恐怕有些不足,不知您?”
苏秦点点头,对于邱子文的担心早有预料:“人员方面,我可以再提供一些,其他方面可以不那么着急投入。”
从苏秦来到这个世界,到如今大华17年(28),已经过去将近九个月,八千多人的生化人,有五千人就在三个步兵师当中,充当中流砥柱。
而剩余的三千人则是分布在政务、教育、医疗、工业、情报等各个方面。
别看人数挺多的,可这么一分配,远远不够。
“下个月我就拨出九百名人才,投入军事学院的建设,学院成立步兵科、炮兵科、装甲科、工兵科、后勤科。”
苏秦并没有在现在就成立空军,一来是现在的飞机都还很垃圾,二来就是没有大量的优秀青年来训练飞行员,而且大华内部的军阀,根本用不着动用空军的地步。
“军事学院一经成立,便可以持续不断地为部队输送新鲜血液以及基层指挥官,不但我军的发展会加快,而且也可以将我们的精锐人员安排在其他的方面。”
苏秦一直坚信一个点,那就是,打仗历来都是大华人第一,那些个伏龙芝啊、西点啊,不过是一些基本的现代战术而已,但这些东西恰恰是目前大华稀缺的。
听到苏秦的话,朱标两人点点头:“司令所言不错,军事学院宜早不宜迟,而且规模必须要大,这样每一期便可以提供大量的基层指挥官。”
“嗯,所以我打算在宁州找一块地方,开办西北陆军军事学院,从咱们现役的底层军官当中,选拔一批年轻有潜力的军官进入学院培训,培训周期就定为六个月至一年。”
苏秦沉吟片刻后道:“宁州距离庆州较近,自古以来便是大州,也是我们西北革命军的起家之地,军事学院便设在宁州吧,只是如今缺少一位宗教官,你们看?”
生化兵虽然听从苏秦的命令,但是也有自已的思想,而且又是为自已服务,苏秦自然是要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的。
眼见苏秦询问,两人连忙道:“司令,我可以去。”
“我也可以。”
这军事学院的总教官,说白了就是军校的校长,当然,苏秦肯定是正的,但平时的训练培训,肯定是副手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