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没注意呢?
阿华随口应道:“哦,不过估计过了时节,味道差了点儿。”
赵晓阳笑了笑道:“刚炒出来的,比收起来发酵后的的确差了点儿,不过我估计你这货也尝不出来。”
“我去,我以前还帮茶厂干过销售呢,要是不懂点儿门道,人家茶厂也不要我啊!”
阿华不服气了。
“阳哥你这是在外面待久了,不知道我的情况哈!搁村里我是半桶水,可跟外面人讲起经来,我可是行家。”
“行了行了,别跟我这儿吹了,赶紧把小宝叫上,一起过来。”
赵晓阳特别叮嘱道:“对了,换身适合干活儿的哈。”
“啊?干活儿,干啥活?”
“咋了,不能干啊?”
“嗨,说这话,你等着,我先去趟果园,弄点儿好东西就来。”
挂了电话,赵晓阳手一缩,厚厚的铁锅也够火候了。
他连忙小心地将晒干的新茶下锅一部分,然后用专门的炒茶扫把,一圈圈快速又熟练地扫着。
转眼功夫,下锅的茶叶就杀青完成,随即赵晓阳先扫收起来。
放在一边冷却下,锁紧茶汁的精华。
随后剩下的一半依样画葫芦,这批茶叶的杀青就全部完成了。
看着被自己扫炒得微微蜷曲,却都保持着完好的茶叶,赵晓阳得意地晃了晃脑袋。
看来自己这童子功没丢下!
接着等第二锅都凉下来了,这次没必要分批了,全都一起下锅。
赵晓阳抓着锅把子,快速轻微颠锅,茶扫则是继续顺着一个方向反复扫动。
那些茶叶就跟陷入了小小漩涡里面似的,渐渐都蜷曲收紧起来。
与此同时锅壁上也开始附着上了一层薄薄的茶汁粘液。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赵晓阳抓着把手,直接将那铁锅离火!
茶扫在锅里快速旋扫,同时微微抖动,一下下将附着茶汁粘度的茶叶反复散落下去。
本来这最后一步是要分开的,不过这个铁锅跟随爷爷多年,专门打造。
离火之后,缓缓降温的时候,正好可以满足最后一锅塑形的温度。
一个铁锅可以完成茶厂机器,三个锅才能完成的工序。
这全看炒茶人的经验。
茶厂的机器省力,但是简单粗暴。
容易造成揉捻过程中的损耗,所以最好的茶叶都是熟练人工去炒的。
此刻他赵晓阳手里的这等好茶,岂能那么暴殄天物呢?
最后,一竹篾的鱼叶,成了小小的一捧。
热锅逼出来的汁水也已经干透,毛竹茶扫都开始烘出浓郁的香气。
别说用茶叶了,感觉就算拿着这个茶扫,怕是都能泡出一壶好茶。
赵晓阳不耽误功夫了,将炒好的茶叶趁热闷进了一个陶瓮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