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既已有了决定,他就考虑好了所有的事,眼下十分淡定,一边打开电脑连上投影,一边向父母兄长详细说去自己在后世的所见所闻所思。
“由秦至今,其实我们并不曾见过几个真正的帝国,自然没有后世人见识广经验丰富。父亲,你知道么,人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很难突破一个极限。”
他放出了投影,一张人口增长曲线图,稍稍做了讲解。历史人口数量并不是没有争议,不过他只用来向父亲展示,也足够了。
李渊便在他的指点下,眯着眼睛向前俯身,看人口上下起伏,尤其是他们大唐,从四五千万猛然又砸到了一千多万,不由面色一紧,不用看史书都知道必然是出事了。
再看后面,朝代更迭,人口上限有缓慢增长,但至多到了五六千万仿佛就是个坎,伴随而来的就是改朝换代。
一直到最后,这条曲线龙抬头似的拔高起来,一直向上扬去不再见大的回落,反而让他迷惑了起来。
李渊也不是傻子,没多加思索就问了出来:“是土地限制了人口,一到上限就爆发战乱吧?最后你说的这清是怎么回事,怎么能有数亿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了?”
“没有。他们只是农业的水平更高,又引进了马铃薯这些救荒高产的粗粮。父亲,你应该看一看清后面的时间,哪怕卷入一场涉及61国,20亿以上人口的世界大战,死了三千五百万人,人口都没有再降下来过。”
不要说李渊,就是心不在焉的李建成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时间竟都不在意别的了,养活的人口太匪夷所思反而一时没反应过来,只觉得李世民说的那场战争可怕之极。
什么战争能死这么多人,大隋极盛时也不过四千多万人口,大唐去年才初步统计了一下,现在的人口才两千万左右。
也就是说,那场“世界大战”死了差不多九成的大隋人口,而大唐的人都不够这场仗死的!
光是死掉的人口都比大唐人口多,这是什么地狱笑话,完全笑不出来啊。
而死了这么多人,人口曲线竟然都没下降,仍然是龙抬头向上扬去,就更可怕了。
“怎么养活的……”
他们终于正视“亿”这个数字级别,李渊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就是个复杂的问题了。我就算学了那许久,也不敢说学会了。不过就最基础的来说,还是农业的工业化。”
李世民早就准备好了资料,此时鼠标一动,又为父亲点开了一个PPT,链接着视频,给他开开眼界。
可称伟绩的水利措施、育种农药化肥共同保障的粮食高产量、机械化农业节省的人力,乃至东北农场里一人操控无人机洒药,一人操控无人插秧机、无人收割机……一个人甚至能管理上千亩地!
还有后世某省在机械没有普及的不发达年代,老一辈靠着人力挖河工,挖出来的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浓缩在地图上真是让此世之人为之惊叹。
他还找了个美国农场收玉米的视频存到现在,终于能给父亲看了。
不夸张的讲,连满腹牢骚的李元吉眼睛都直了。
他们不能完全理解科技,但是已经简单粗暴的理解粮食怎么能养活人口的了。
废话么这不是,一个人带上一个团队管一千亩地,一亩就算产八百斤就好了,往多了算,十几个人就能种出来八十万斤粮食,这还能不够吃?
李世民也没跟他们解释这其实不是常态,毕竟当人口有十几亿的时候,大部分地区的农田并不是这样好管理的大片农场。反正放在他这个时代,让父亲想象大农场反而容易点。
以后能抢先开发新大陆的话,这种情景也迟早会复现。
他只是淡定地继续展示和讲解,倒回去讲工业革命。
“一切的开始,就在这里。但是起初,它并不美好。有人说英国赢得了工业革命的竞争,是因为它的工厂里工人的平均寿命更低,压榨得最狠,所以胜过了他国。这样的事,终究不能长久的,就像陈王起义一样,欧洲落下了很多顶王冠。”
这是总结,他为了今天,找了很多视频,自己剪了接在一起,现在放出来给父亲看,免得他说太多口干舌燥。
他仔细观察着父亲的表情,失望地见到,父亲皱着眉,果然最终说出了那样的话:“既然如此,你那些工厂还是不要开了。”
“那人口增长到五千万的时候又要怎么办?太平盛世,其实这个数字很就能达到。大唐以后的王朝都是这样,三四百年就到极限了,一百多年差不多就该由盛转衰了。”李世民问,李渊没有回答,但微微抿了抿嘴。
李世民看出来了,这是父亲有点不以为然的表情,大概就是既然知道了天下之广阔,完全可以把人往外移。南北美洲还装不下一个大唐人口么?
这确实也是一个解决办法,但父亲真以为这样就够了么,李世民失望地想。
“如今各国被地理阻隔,彼此只有少量商贸往来。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不去,敌人便要来。”他说着,打开了一页PPT,用纪年的方式列出清末被打开国门签的条约,缓缓讲起了从清末开始那一年一年详细的百年国耻。
还没讲完,李渊还好,李建成已经快炸了。
“怎会!怎会如此!”
在他的概念里,所谓国耻,无非就是汉人皇帝败于胡人腥膻,他们也不是没经历过。李氏在鲜卑治下的时候也被迫把姓氏改成了“大野”,杨氏杀尽宇文氏,有斩草除根的因素,也未必没有断绝鲜卑影响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