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帝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操劳一日下来,他也挺累的,谁说皇帝好当?
躺了会儿,正德帝睁开眼睛,好笑道:“今日有人参了武英侯一本,理由你绝对想不到。”
皇后面露疑惑:“武英侯犯事了?”
正德帝简单地解释了一番。
皇后错愕,呆了会儿才想起继续为正德帝捏额头。
正德帝叹道:“武英侯是难得的将才,朕岂会因为这点小事就罚他?只是,朕虽然免了李御史的职,但武英侯此举,确实欠妥当,天底下好女人千千万万,他想娶媳妇,朕马上可以为他赐婚,何必非要与苏氏纠。缠,凭白招惹闲言碎语。”
皇后没说话,只安静地服侍丈夫。
正德帝来找她抱怨,就是希望得到回应,见皇后目光柔柔的,用一种看孩子的眼神看着他,正德帝奇怪了,握住她手道:“你不这么想?”
皇后点头,在正德帝不解的眼神里,她轻声问:“如皇上所说,天底下的女人千千万万,可在武英侯被人诬陷贬官没收家财时,是谁与他坐在一辆驴车上,冒着风雪从彰城赶到了凤阳?在武英侯卖力气扛米的时候,是谁照顾他一日三餐?在武英侯被皇上重用,是谁苦劝他别退了皇上安排的婢女?在武英侯随皇上出征,前途未卜时,是谁在家中为他忧心忡忡?”
看着皇后温柔似水的眼睛,正德帝突然说不出话了。
皇后继续手上的动作,幽幽道:“世上的好女人千千万万,但与武英侯同甘共苦的,只有苏氏。武英侯的性情皇上比我更熟悉,我猜啊,武英侯可能早就对苏氏动心了,可他记着冯实,在凤阳那么久就不肯跨出那一步,直到来了金陵,见到沈大人,他那根木头才慌了,这才匆匆去提亲。”
似是亲眼瞧见了一般,皇后轻轻笑了,四十出头的女人,这一笑,竟流露出几分小姑娘才有的娇俏。
正德帝怦然心动,坐起来将皇后抱到怀里,佩服道:“还是你懂,朕险些误会了武英侯。”
皇后靠着他肩膀,低低道:“那也是皇上慧眼识珠,挑了阿彻为昉儿伴读,我一看阿彻那孩子,就知道苏氏、萧震一定是正派之人。
脑海里冒出阿彻少年老成的模样,正德帝笑了,他看人的眼光,从未差过。
重华宫,周元昉也在与阿彻聊这件事:“武英侯要娶你娘,你不生气?”
阿彻疑道:“为何生气?”
周元昉哼了哼:“武英侯与你爹兄弟相称,现在却……”
阿彻闻言,正色道:“殿下此言差矣,侯爷光明磊落重情重义,他若重色轻友,早在凤阳便可娶了我娘,正因为侯爷记得他与我爹的情义,才会默许我娘搬走改嫁。现在他去提亲,其实是为了给我撑腰,以免我不肯认祖归宗,被人诟病不孝。”
周元昉这才记起阿彻的身世,可不是,如果阿彻上面没有父亲,沈复要认他,阿彻怎么拒绝?轻易答应了,太憋屈,凭什么那么便宜沈复?不答应,朝廷那帮御史肯定有话说,搬出一堆父慈子孝的道理逼迫阿彻。
“这样看,武英侯还挺好啊。”周元昉若有所思地道。
九岁的三皇子,对经常被二皇子拉去切磋武艺的萧震,终于有点好印象了。
然而二皇子的生母淑妃,也就是当初的辽王府侧妃陈氏,却因为萧震与苏氏的结亲,心存不满。
这晚正德帝来她宫里,一番缠。绵后,淑妃闲聊似的提到了萧震,不赞同地道:“冯彻是三殿下身边的伴读,武英侯身为他的义父,苏氏身为他的母亲,更改谨小慎微做出表率,如今闹得满城风雨,人人耻笑,冯彻也成了笑柄。”
一个笑柄,就不适合再做皇子伴读了。
淑妃将没有说出口的话,用眼神传递给了宠爱她的帝王。
正德帝却发出一声冷笑,盯着脸上残留红。晕的女人问:“你是说,武英侯德行有损,朕不该再用他?”
淑妃早被他骤冷的神色吓到了,慌不迭爬下床,跪地请罪道:“臣妾不敢,臣妾只是……”
只是想将阿彻逐出宫,断了阿彻与三皇子的关系,也断了萧震与三皇子的关系。
正德帝连帝位都夺了,能不懂一个妃子在想什么?
他是宠爱这女人,但他绝不允许后宫干政,更不允许一个妃子自作聪明地那他当枪使。
当晚,正德帝连夜离开淑妃的宫殿,只过一晚,这消息就传遍了后宫。
皇后得知后,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正德帝却最不喜别人忤逆他,既然他默许萧震的婚事还不足以堵住某些人的嘴,冬月十六萧震正式向苏锦下聘,正德帝便提前一日赐了萧震两箱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以示他对这桩婚事的支持。赏赐的圣旨上明晃晃说了,萧震铁骨铮铮重情重义、苏氏贤良淑德教子有方,二人成亲,乃天作之合!
圣旨一下,皇后笑了,苏锦也笑了,只等出嫁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