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霍去病传奇的一生简介 > 第十五回(第4页)

第十五回(第4页)

皇上似乎并没有怪罪火绒不肯下跪。

“您错了,皇帝陛下,我的阿爸现在已经是整个匈奴汗国的撑犁孤涂大单于了。所以,不管我是不是人质,身为匈奴的公主,我是绝对不会跪拜汉人皇帝的。”

“好,说得好!”皇上击掌赞叹道,“朕久闻匈奴人逐水草,住穹庐,食畜肉,饮奶酪,衣皮革,披毡裘,以畜牧为业,民风剽悍,尽为骑射控弦之人,没想到一个沦落为俘虏的女子也如此刚烈,钦佩,钦佩!”

火绒冷傲地昂着头。

“陛下!”绣衣使者江充扭着肥胖的身躯大声咆哮,“像这种不知尊卑贵贱的女子留着也没什么用处,干脆拉出去砍了算了。”

皇上没有吱声。

“虎贲武士安在?把这个小贱人拉出去,交由廷尉府定罪问斩!”春陀大声吼道。

“陛下!”我急忙跪倒在御座前,“胡女不懂大汉礼仪,请您开恩!”

为了救一个匈奴少女,我平生第一次跪求皇上。皇上冷冰着一张脸,似乎不为我的跪求所动。

殿门外立即冲进两名虎贲武士,架起火绒就要拖出去砍头。

“慢着!”东方朔走出班列道,“廊庙之上,一国之君正在接见匈奴王子,陛下都没开金口,你一个御史中丞就敢张口闭口定罪问斩,是不是也太目中无人了?”

“东方朔,你不要欺人太甚!亏你还是一个食邑一千五百户的侍郎,连这种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话也能说出口。我启奏陛下将此女定罪问斩,是为了维护我汉朝皇帝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天威,难道这也有错吗?”江充的一张胖脸气得通红。

“够了!”皇上啪地一拍帝案厉声道,“朝堂之上,当着匈奴王子的面,你们两个臣工斗来斗去成何体统!”

江充和东方朔都不敢再说一句。

“霍去病,你也起来吧!”皇上面无表情。

“请陛下法外开恩,宽恕火绒的无知无畏!”我仍然跪着没有起来。

皇上朝虎贲武士挥了挥手。

两名虎贲武士放开火绒退到殿外。

我悬着的一颗心这才落下。

“火绒姑娘,”皇上平静地问,“朕没想到你的汉话讲得这么好。你能否告诉朕,匈奴是如何堂堂正正的?”

“我匈奴有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数百万的牛羊漫山遍野,更有那弯刀铁骑无坚不摧。匈奴的疆土,东至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

当年,在匈奴的快刀和铁蹄之下,我的祖爷爷冒顿大单于以撑犁神的名义,南并楼烦、白羊,东灭胡国,西走大月氏和乌孙,北服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部族。现在,草原上所有的部族,都向我撑犁孤涂大单于俯首称臣。撑犁孤涂大单于一声令下,山河低头,万众呼应,所有游牧者团结一心,即使在雪崩和风暴面前也无所畏惧!难道这不够堂堂正正吗?”

“据朕所知,尔等身居蛮荒之地,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造谋藉兵,每年数次入我关内杀人抢劫。更有那父子同庐而卧,父死,子妻其后母;兄死,弟娶其妻而妻之。无冠带之饰、阙庭之礼,这样的蛮夷之邦,难道能说是堂堂正正吗?”

“匈奴的风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逐水草而居,故其急则人习骑射,宽则人乐无事,所以约束轻,人马易行。更有君臣简政,一国之政犹如一身也,故匈奴虽大,一国犯人不过数人。父兄死,子弟娶其妻而妻之,淘汰了恶种姓氏。所以,匈奴虽乱,必立挛鞮氏贵族宗种为大单于。今大汉天朝虽讲仁义礼智信,不娶其父兄之妻,但亲属之间日益疏远,导致骨肉相残时有发生。而君臣之间等级森严,礼仪烦琐,以致上下左右臣僚之间,埋陷阱,使诡诈,为一己私利,相互攻讦,仇怨越积越深,筑城郭以求自备,故其民急则不习骑射战攻,缓则罢于农务耕耘,可悲可叹!诸多朝官只为个人荣辱私利明争暗斗,这样,即有冠带之饰、阙庭之礼又能如何?”

“哈哈哈……”皇上突然哈哈大笑道,“好一张伶牙俐齿!朕且问你,既然你说匈奴虽乱,必立宗种,那么,军臣单于宾天之后,就该你的这位堂兄於单王子继承父业,登上撑犁孤涂大单于的王位,那为什么你的阿爸左谷蠡王伊稚斜却不顾兄弟骨肉之情,率领河西五属国的十万铁骑杀奔王庭,驱逐侄子,自立为大单于?”

皇上一席话驳得火绒哑口无言。

“陛下,”於单上前奏道,“伊稚斜心如虎狼,性情残暴。他在河西称王时,强占牧场,掠人牛羊,滥施酷刑,杀伐无数,我有阿妈南虑阏氏写给陛下的书信。”皇上眼睛一亮,惊讶地说:“什么?你是南虑公主的儿子?快,快把书信呈上来。三十多年了,朕再也没见过南虑姐姐……”

春陀走下龙墀,将於单呈送的血丝帕用盘子呈递给皇上。皇上看见南虑姐姐咬破手指,以血写成的书札上写着:“匈奴撑犁孤涂大单于阏氏南虑恭问大汉朝皇帝陛下:出塞和亲,久别长安,不知亲人安否?身居荒寒之地,心念故国山河,虽死不能改其志,虽辱不能灭其心,纵然生死千万次,血泪中亦难以割舍父母之邦!兹有吾儿於单率部归降,望乞收纳……”

看着南虑公主从塞外捎来的血书,皇上的眼睛潮湿了。

“南虑姐姐,她,她在漠北还好吗?”皇上哽咽道。

“舅舅———”於单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道,“阿妈尚在伊稚斜的掌控之中。她整日以泪洗面,思念长安,盼望皇帝陛下能早日发兵,迎她回归长安,这是她埋在心底多年的愿望。”

火绒听了嗤之以鼻。

“於单,”皇上稳定了自己的情绪,以九五之尊的王者风范,沉稳而平静地对於单说,“你率三万人马归附大汉天朝,实乃百川归海之举,可喜可贺!

朕自登基以来,论功行赏,不分贵贱,不管胡人汉人,只要有功于国家,朕都一概封赏,至于出兵讨伐之事容从长计议。”

春陀站在龙墀下,面向於单及内朝、外朝臣工展开诏书,朗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洋洋美德,宰制万物;煌煌义举,承继人和。匈奴王子於单率部归降,特封为涉安侯,食邑二千八百户,赠涉安侯官邸一座,钦此。”诏书中特意指出,对跟随於单投降汉朝的匈奴所有官兵,以自身爵禄按级晋爵,各有封赏。

“於单,朕已在灞水之滨为你修筑了涉安侯府,散朝后,就让霍去病引你的部下过去看看吧。”皇上又道,“廷议结束后,你要随朕去长乐宫拜见太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