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实现双向选择制度的落实,供需双方见面途径拓宽。根据调查,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主要是:招聘单位计划、报纸广告、亲友介绍、人才市场信息、大学里的招聘会和海报、猎头公司和外企服务机构信息、直接到公司询问和通过电脑网络查询。但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获取就业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人才交流大会(供需见面洽谈会)。要求毕业生在参加人才交流大会时对适合自己的专业信息有大致的了解,然后比较各个用人单位的综合情况,列出一个或几个用人单位,作为自己应聘面试的假想单位。
求职者对自己有兴趣加入的行业应该有深入的认识,才能在面试时应对自如。你不但要了解本行业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了解最近的发展状况及今后的发展前景。如果只是空谈发展、前景乐观、自己极有兴趣,但提不出客观的证据和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说法,主考官只会觉得你华而不实。但如何收集本行业的资料呢?
其一与该行的资深人士倾谈。此方法直接而有效,不但能帮助你认识本行业的近况,而且能掌握许多细微的第一手资料,令主考官觉得你在本行业具有经验。
其二通过文献收集资料。特别是申请比较高级的行业或管理职位时,更需在这方面下功夫。因为跟资深人士交谈,归根到底也只是经验之谈。要想从宏观上把握,站高一点来看,还必须依靠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所以,在面试之前,应该经常留意有关本行业的新闻报道、分析资料、广告宣传等。
其三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这是一种方便、快捷而全面的方式。
在了解和掌握了以上这些情况后,还应掌握申请职位的资料,这样会使主考官对你另眼相看,并会认为你对该企业的诚意无可置疑。如果你对所申请职位的性质、工作内容、所需专业知识都了如指掌的话,主考官会更相信你适合这个职位。了解一个企业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找到该企业的员工,向他们咨询,如果有朋友可以请教就更加有利。同时,还必须依靠有关的文献资料,在面试之前,还应清楚地了解到所申请职位在企业中的位置,了解该职位的工作性质和职责。这一切都会帮助你在面试时表现更佳。
例如:刚走出校门的吴小姐是某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生。她到高露洁公司应聘财务人员,结果失败了。原因在哪里呢?主要在于她并不清楚这些职位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以为很简单,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面试时,主考官问了一些简单问题之后,就给她有关资料,让她在两个小时内,做一份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并进行分析。吴小姐傻眼了,后悔没有好好看看专业书籍。结果她回答得乱七八糟,自然被淘汰出局。
痛定思痛,吴小姐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发奋补习专业知识,有的放矢,终于应聘成功。
8.借助仪表仪态推销自己
既然人们有“不以衣貌取人”的告诫,那就说明“衣貌取人”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一个人的长相及外表可以大体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况且“第一印象”往往会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因此应试时应注意外部“包装”。一方面衣着要与自己的气质和性格相协调;另一方面要与自己欲求的职业相适合。对于女毕业生来说,可以适当化妆,切忌浓妆艳抹和奇装异服,以免给招聘人造成不良印象,影响应聘的成功。
一般来说,面试时的装扮应以适度得体为则,不过分新潮,也不特别保守。通常男士应穿西装皮鞋,热天则穿衬衣;女士应穿套装或正规衣裙。求职者在装扮时一般应注意以下事项:
(1)宜整洁大方,忌随便肮脏。头发和指甲要干净,衣服要整齐,皮鞋要擦亮。运动装扮、凉鞋、短裤、紧身衣裤等都是不合适的。另外要注意,装扮整洁大方即可,并不一定要很高档。主考官普遍不喜欢应聘者装扮过于豪华,特别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如果弄一身名牌穿在身上,会让对方怀疑你的人品。不妨以朴实、清纯的面目示人。
(2)宜偏于传统,忌标新立异。面试的最终目的是取得主考官的好感和认可,而主考官往往年纪较大,工作时间较长,比较认同传统的穿着。因此,偏于传统的穿着比较稳妥。另外,女性注意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
(3)宜自然、忌生硬。无论穿戴什么,都应该让自己感到自然舒服。避免穿那些自己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服装,也不要穿新衣新鞋,那样会令自己不自然、不舒服。男士也不要在面试前一天才理发,那样往往会给人生硬之感,未必能取得最佳效果。面试前一星期剪发,到时候往往比较好看。
(4)宜淡妆,忌浓妆。女士化妆和佩戴饰物都应适可而止,妆不宜厚,色不宜浓,不要用浓烈的香水。男士则无需洒香水或化妆。
当然,面试时的装扮不能一概而论,还要看行业性质、该企业的形象和该职位的要求。对于那些强调个性和创意的行业,如广告界,装扮不妨独特一些。如何使自己的装扮适合该企业的形象呢?比较稳妥的做法是:面试之前,如果可能的话,先到该企业观察一下员工的穿着,尽量使自己的穿着在风格上和这些员工保持一致,让人感到,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有一位李姓同学,硕士毕业生,在一次高级人才招聘会上,给一家大规模的体育用品公司递上了一份简历和求职信。一个星期后,公司通知李先生面试。李先生做了精心准备,特意买了一套高档西装,吹了头发,非常“绅士”地去面试。结果,到公司一看,发现自己是公司中惟一西装革履的人,犹如鹤立鸡群。公司中员工像看“异类”一样地看着他。小李自然没有被公司接受。因为他的装扮告诉别人:我和你们是不一样的。其实,小李在招聘会上,就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公司招聘人员的穿着。事实上,这家公司的招聘人员都穿得比较随意,牛仔T恤,很精神,符合体育公司的形象。但小李忽视了这一点,想当然地按常规行事,结果未开口说话,就已经输了。
9.坦露本色真情才能打动人心
韩某是某大学企业管理系的毕业生,父母亲戚上溯八代个个是清一色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阶级,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到过百余里外的县城。大学毕业前夕,同学们都在“找关系”,而他自己则没有什么关系可走后门。
离校期一到,从五湖四海匆匆汇到一起朝夕共处了几年的同学们,又匆匆话别各奔前程,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和城市中,只有韩某一脸茫然,影只形单地扛着行囊南下去深圳。到了深圳,韩某东奔西走,见到招聘广告就去应聘,简直像没头苍蝇,但让他傻眼的是,深圳特区像他这样怀揣一纸文凭,心怀一腔激情而流浪街头的人太多了,一个招聘摊位前,动辄就是成千上百争抢着的应聘者,整个一片“狼多肉少”的严峻局面。
这天上午,在上步中路的一个广告信息栏中,韩某看到一则湿乎乎的刚贴上去的招聘广告,韩某顿然双眼一亮,待他一字一句认真读完,心底刚刚腾起的一片希望差不多就全泄尽了底气。南方化工厂招聘,但仅招聘一名库料总管,仅仅一名啊,在这扔下一块砖头就能砸伤三个怀揣硕士学位人的深圳,自己能应聘得上吗?但韩某还是决定去看看,应聘上应聘不上没关系,可机遇是不能白白错过的,有一线希望,就做一千倍的努力嘛。招聘点设在南方化工厂的大院里。韩某赶到那儿一看,早就来了黑鸦鸦一院的应聘者,摆了一溜长桌的招聘摊位前,人头攒动,应聘者们争先恐后鼓动唇舌喋喋不休地向招聘工作人员推荐自己,并一再亮出自己的文凭和各类证书。院里一片狼藉,草坪被接踵而至的人们践踏得不像个样子,地上扔满了一张一张的废纸。韩某思忖,这纸或许是什么广告单吧?就弯下腰去捡了一张,展开一看,是空白的,白的连一个字也没有,韩某很奇怪,于是又捡起一张,一看,还是空白的。纸是清一色的复印用纸,洁白而光滑,坚韧而厚实,地上足有几百张。多好的纸啊!韩某叹口气,想起自己在村小学读书时,每个作业本都是用了正面用背面,甚至连天地头都密密麻麻写满了,真是穷尽其用啊。地上这白花花的几百张纸,能订多少作业本,能让老家的一个学生无忧无虑用多少个学期呢。
韩某禁不住蹲下身去,在地上一张一张地捡起来。许多洁白的纸上,都被闹哄哄的应聘者踩上了大小不一的鞋灰印,韩某将踩脏的一张张复印纸拍打吹拂干净,将踩皱的一张张仔细拉展,在人群的脚下捡来捡去,一会的工夫,就捡到厚厚的一沓白纸。
韩某正在东一张西一张捡拾地上的白纸时,忽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仰起脸一看,是个西装革履胖胖的老头。老头问:“先生是来应聘的吧?”
韩某点点头说:“是的。”
老头说:“你来应聘,不到招聘台前去,却捡这地上的白纸做什么?”韩某站起来,将手中捡来的那沓白纸递到老头跟前说:“这工厂太浪费了,这么好的一张张白纸,却扔在地上任人踩任人踏,不知道他们厂长明白不明白,这一张张白纸都是拿钱买来的,这样浪费下去这个厂准有破产的那一天。”
老头笑了。老头拉起韩某的手说:“先生先不要捡纸了,请跟我来。”说着拉起韩某一直走到招聘台前。挥了挥掌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说:“现在我来宣布我厂的招聘结果,我就是南方化工厂的总经理。”
韩某愣了。
总经理笑笑说:“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们南方化工厂这次只招聘一名库料总管,大家再往自己的脚下看看,大家的脚下是什么?”总经理顿了顿说:“是一张张洁白的纸呀,可大家谁弯腰捡起过一张吗?没有!”总经理将韩某拉到自己面前说:“只有这位先生弯下腰去一张一张地捡起了这么一沓白纸,因为只有他懂得这一张一张的白纸都是用钱买来的,一张一张白纸都是来之不易的,所以他懂得珍惜它。我们厂招聘的是库料总管,请先生们小姐们想想,对一地洁白的上等好纸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的人,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库料总管吗?”
总经理说:“所以我宣布,这位先生即将出任我们的库料总管!”
人群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爆发了如潮般的掌声。
韩某被录用是运气吗?不是,他在这里表现出来他的本质,爱惜东西是他在自己生活中形成的内在本质。他不怕别人笑话,像个捡破烂的,真实对人袒露出自己的人格本色,正是这种人格本色使他获得了这个职务。但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应该看到,在应聘的过程中,一切细微事物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随时随地把自己放在应聘的职位上是比较可取的。
10.面试中要扬长避短,推销自己
在你的求职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一个环节就是面试。
面试,是用人单位考核录用大学毕业生或者应聘人员的关键环节,也是求职者展示自己才能的最好机会。一般说来,通过面试,双向选择,一方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人才,另一方得到了自己的职业。那么毕业生和应聘人员在面试时如何突出自己的优点回避自己的缺点,顺利度过面试关呢?
第一,必须敢于推销自己,树立充分的自信心。
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切忌扮演“牙膏”角色,问一句,答一句,甚至问几句都答不上一句。要知道在这种时候的沉默、发怵、畏缩、矜持、腼腆、嗫嚅、窘促等等心理状态和外在表现,都可能使你失去就业机会。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低估自己。有的人对自己的特长、优点不敢讲,对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不敢表态,对于个人的愿望不敢阐述和表达。他们担心,如果把我自己说得很好,到了实际工作中,干不出成绩怎么办?其实,这种顾虑是多余的,是缺乏社会经验、缺乏择业常识造成的。如果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讲不出自己的什么优点,反而讲了一大堆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的套话,就会使用人单位感到你能力有限。因此,在应聘过程中,既不要过分吹嘘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应该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客观的表现自己,力争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