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弥补武器缺少的状况,他们还得拼凑些代用品。因为称得起武器的,除了十杆抬枪外,就是家丁手上的大刀长矛。所以他们就又准备了些砖头、石块,以作投掷之用,还把锄头、铁叉等农具都送上架,连镰刀、斧头都没让闲着。
有人还想出绝招,把建筑备用的石灰都打成包,设想用它制成烟幕弹、催泪剂和呛鼻散。
全族结盟,全家皆兵,团结一致,严阵以待。
最让人担心的事还是不饶人地来到了。
这天太阳刚落,西方血红的残云还未消散,天色渐渐地暗下来。突然,有一人骑着快马向小城飞奔而来。他一下马就十分着急地去找殿杰。
见了殿杰,他便喘着粗气说:“表哥,不好了!捻军攻破了同州城,可能马上要打过来。”此人是他的表弟付弘。
殿杰大惊,说道:“那你娘她们呢?”付弘道:“有大哥和二哥保护,已躲到北原王家沟去了。我单身,无有拖累,才来报信,也可早做准备。”
天已全黑,张氏点着了油灯,急忙跑去各个院落告诉大家这个坏消息。
一时间全城炸开了锅,你说东他说西,乱成一锅粥。
还是老太爷沉稳,一点儿也不慌乱。他命党淳到大村里通知家族的人,天明后到城内集合,又命党泷集合小城各家当事人到大前院议事。
很快,大家都来到了院中。这院子实际上是专门设计的家族小广场。
老太爷站在高台上,仆从手举火把,站立两旁。院内鸦雀无声,静等太爷讲话。
太爷拉长嗓子,语重心长地说:“同州已经失守,华阴恐也难保。但我城固若金汤,坚不可摧。捻军虽然凶悍,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坚持抵抗,能奈我何?明天,各种武器设备一律上架。家丁分为两班,日夜在城上巡逻,还有村内的族人助战,我城必胜!”
老人的训话铿锵有力,大家深受鼓舞,都表示听从老当家的指挥,奋战到底。
演家大村的城墙因渭河多次泛滥,洪水围城浸泡,早已坍塌无几,所以族中的老残妇幼纷纷到有城池的亲戚家躲避。没有投亲靠友条件的少数族人和愿为小城助战的青壮年都到小城集结。
老太爷是发号施令的总指挥,他站在城墙上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派去的探子忽然来报:“捻军正在抢渡渭河,与官兵激烈交战,胜负难料。”老太爷挥手说道:“知道了,再去刺探,不管胜负,火速来报。”探子离去。
下午四点许,探子骑马进城,情绪紧张地报告:“渡口已经失守,官兵死伤无数。捻军正在整顿人马,可能马上就要南下。”
太爷听言,立即下令关闭城门。人员按之前的分配,各就其位,准备迎战。
王氏怎能袖手旁观?她正在烧香上供,求菩萨保佑。
匡茜带着五岁的党进也跪在那里,哄着儿子给菩萨叩头。党进学着祖母的样子,拱着胖乎乎的小手,跪地连磕了几个头。王氏看得开心,几乎忘了因世间动乱而带来的忧虑。
捻军在岸边扎营休整。第二天清早,一支捻军就向演家方向扑来,把小城团团围定。
兵临城下,一场敌强我弱的激烈厮杀就此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