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党家山游玩攻略 > 第二十六回 赴京应朝考 内阁中书衔(第1页)

第二十六回 赴京应朝考 内阁中书衔(第1页)

为庆贺兄弟同科中举,党家热闹了将近七天,全家人忙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

两位新科举人的心情也由极度的兴奋转入了平静。

下午的太阳只照红了东坡的一半,山谷里的天空也慢慢地暗了下来,牧羊人也开始把羊往坡下赶去,准备回家。

党泷、党淳弟兄二人,并肩坐在城门前的碾盘上,闲聊着各自的心思。一阵飒飒的秋风从他们的耳旁吹拂而过,潺潺流动的涧溪也给他们带来了些许凉意。

党泷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二哥呀,咱们念书念得好累呀,什么时候才是个完啊?明年的京城会试才是决定性的一战。咱们肩上的担子好像又加重了几十斤,真烦人!”

党淳苦笑着说:“可不是嘛!只要能得中,取得个贡士的功名头衔,哪怕殿试中不了进士,都不算落榜,只是名次排在后边而已,实际上和进士是一个等级。那样至少也能封个八品九品的小官,然后慢慢往上走。”

党泷说:“但愿如此。我们再苦学一年,明年赴京一战。”

党淳拍了一下胸膛说:“不能满足于一个小举人,光靠这个举人万万不行。现在各级的府衙里,位子占得满满的,很难挤得进去。再则,我们虽然取得了封官的资格,但朝廷先要满足那些进士。现在许多举人都闲着,有的等了几十年还没有捞个一官半职,有的当了八品、九品的比芝麻还小的官,名义上还是朝廷命官,顶戴花翎,朝服加身,但俸禄少得可怜,还要看那上级的脸色过日子。所以有的举人宁可坐馆教书,也不愿当那所谓的有品有级的小官。”

党泷点头说:“是这么回事,我们死活再拼一年,万一不中就回乡经商。咱家还有三百亩田地,还怕没有饭吃?这比当那个两袖清风的八品九品的官美多了。”

他们正在说着自己的前程,忽然一个公差衣着的人走上沟来。那差人见他俩衣冠华贵,举止文雅,觉得他俩可能就是城中的人,便拱手上前说道:“二位可是党府的人?”党泷起立还礼道:“本人就是,差官何事?”那人递出一纸公文说道:“先生一看便知。”

党泷接过一看,上写着:

敕令党府举人党淳党泷务必于九月一日在京应内阁中书之考选。勿误。

吏部启

公文上还盖有吏部的红色大印。

党淳笑着说:“多谢差官远道传令,我二人就是党淳和党泷,感谢朝廷的厚爱,理当立即赴京,不敢迟延。请进庄内歇息吃茶。”

差人也想看看这偏僻的山沟里是怎样的一座山间城堡,便随着他俩进了城门。他环视城内建筑,发现各院落虽很干净整洁,但都是土木结构的普通民房,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官家府邸。

差官看天色不早,不敢久留,站着说道:“听县太爷说,你们赴京可骑驿站的快马直奔京畿。”

党泷高兴地说:“那就好了,有驿站送行,我弟兄的行程就省事多了。”

送走差人后,他俩便立即准备出行事宜。老太爷得意地说:“难得朝廷的恩赐征辟。朝考后,若能选中,当个内阁中书也不错。潼关我那位朋友的儿子就是内阁中书的京官。据他说,内阁中书为七品的小京官,但他的俸禄比外县的正七品高一点儿,且行走在皇家的紫禁城内,接触的都是些地位显赫的高官,对仕途的升迁很有好处。但话又说回来,你们此行,心胸要宽,若没中选,不可气馁,要立即回来复读,以应明年的会试。”

由于行程是由各县的户房安排,并由各驿站负责住宿,他们只交适量费用,无需书童随往。党泷党淳弟兄二人仅仅带了几件衣服和几本书,再带少量钱币,由下人送出大山,便直奔县城而去。

县太爷在驿站亲自接见了二人,欣喜地说:“你们官运不错,这次考选不是自由报名参选,而是指名道姓的征辟。本县认为,你家在华阴的名声很高,家世也大,特别是一家一科连中两举的盛况,最少也在本省引起了轰动,当然也引起了朝廷有关人的注意,才能指派你们赴京。据说这次指派的都是全国各地有名望的家族子弟。你家虽非豪门世家,但你二人的才学很出众,估计就是这个原因。望你们珍惜此行,力争中选,为咱县争光。”

党淳拱手谢道:“多谢县台大人关怀,我俩牢记大人的嘱咐,决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本县的驿站是接待来往官员的机构,是官道的站点。本站首领驿丞,名叫毛春山,他奉了县太爷的命,为他俩办理了通驿文牒,并吩咐马夫牵来两匹好马,对他俩说:“请举人老爷上马,下站是灵宝驿,可在那里换乘,保证畅通无阻。在下祝大人一路平安,并祝官运步步亨通,青云直上!”他俩拱手谢过毛驿丞,接过马鞭,一跃而上,挥手告别。

本日晴空万里,秋阳明媚,秋风徐徐。哥俩儿扬鞭催马,东向而去。

他们一路快马疾奔,不到一旬便到了京城。

京城的大街小巷里,车马行人熙熙攘攘。近处的亭台楼阁,远处的殿宇宫阙,处处都显示出繁荣景象,景色尽日难以赏完。

他们拿着手中的证件来到吏部大门前,经门卫检查后,来到戒备森严的吏部大院。此院的长官主事看了他们的证件后,带他俩来到金碧辉煌的办事大厅,并告诉他们吏部的侍郎官稍后会来接见。之后主事官便前去禀告。

不多时,一位官员朝他们走来。他身材魁梧,面目威严,朝服上的补丁图案是只孔雀,一看就知是个三品大员,俨然就是侍郎大人。他俩急步上前跪拜道:“小人叩见侍郎大人。”

这侍郎官姓刘名琪,看了二人一眼,说道:“免礼,快起来坐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