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苗不愁长。士琥真像一只小老虎,出生不到两个月,就长得白白胖胖,肢体健壮,招人喜爱。党进除了处理公事外,总是和柳叶争着抱儿子。
忽然邮差送来一封信,是老家寄来的。党进拆开一看,竟是老太爷的亲笔。老太爷在信中说自己重病在身,叫他赶快携妻儿回来。
党进含着泪对春秀说:“咱八十多岁的太爷爷生病了!我原计划过年再回去,看来不行了,必须马上回去一趟。再不回去,怕是再见不到他老人家了,他也见不到盼望已久的玄孙了。”
春秀见他有些伤感,便带着安慰的口气说:“别着急!太爷爷一直身板硬朗,可能当时也不要紧。咱们回就回吧,衙里的事交给县丞米晟去办。”
党进亲自去见米晟,说道:“方才知晓,家里祖爷重病。人常说,百善孝为先,我必须回家探望。估计一来一回,最多半个月。我走后,一般的事,你就做主办了。即使是一些重大的案件,你也有权受理,只要整理好卷宗就行,等我回来处理。这就拜托你了,也辛苦你了。”
米晟听言,起立言道:“说什么辛苦不辛苦,这是我应该承担的。大人你且放心,下官尽力而行,定要仿照你的为官之道,决不徇私舞弊,给你造成麻烦。”党进听言,连声说好。
回乡的人马出发了,一卒鸣锣开道,路人闻声回避。身穿制服的衙役打着六面执事牌,党进的官轿紧跟其后。山路无车行,春秀和柳叶各骑一匹马,换着抱孩子,井良牵着马缰绳,后有兵卒护送。
不是党进图排场,这是官员们的惯例。官员首次还乡,都可动用仪仗,俗称“夸官”。
好路不多,走不远就要上山了。
党进换下朝服走下轿来,对轿夫们说:“山路难行,即使抬个空轿都够辛苦了,我怎忍心叫你们抬着。即使我步行,也比你们抬着空轿轻松多了。”
一个轿夫感动地说:“我们是专职的轿夫,平时闲着,今天用着我们了,却让你走着。我们拿着官府的工钱却不干活,真是过意不去,也不合官方的礼仪。”
党进也不作解释,笑着把手一挥,说道:“走吧,咱不讲这些礼仪,也不守什么旧规矩,把我送到就行了。”
轿夫们齐声说道:“谢老爷!”
除了大段的平路,或者经过村镇,党进都坚持步行。大家虽有点儿累,但观山看景,说说笑笑,心情都很舒畅。
经过两天的奔波,他们终于来到本县的华阳川。此时,日进西山,人累马乏,一行人就在小镇住宿了一晚。
安排好大家的食宿后,党进夫妻二人走出旅店,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他看着一个个的沟口,突然心中一亮,想出一条回家的新路径,便对春秀说:“不说回家事,单说出大山。若从华阳出山,要数走瓮峪最好,虽路程远了点儿,但瓮峪的路好走,因为瓮峪属官道,虽不能和平川地方的路相比,但比咱葱峪的路要好。只要出了山,就有平坦的路可走,不过多走十几里路罢了。最大的好处是,能摆起仪仗队列。”春秀拍手赞同。
主意既定,第二天,他们就从一条叫作门涧的大沟翻了岭。
显然,这条路比葱峪的路好走些,因为这条路连接着华阴和洛南两个县城,且是最便捷的通道,所以官府每年都要组织民夫大修一次。
正因为是条干线,所以来往的行人最多,路上的石头都被行人踩亮了。又因为是南北物资交流的商道,常有驮货的骡马经过,甚至还有结伙的马帮。若遇到他们,党进总是叫大家站在一旁让路,让人家先过。他解释说:“骡马负着重,咱们空着手,不可凭着官势压人,凌驾于百姓之上。”大家都心服口服。
上岭几里,下岭几里,再走几里,就到了一处人烟较多的地段。大家走累了,党进就让在此小憩。
井良想知地名,他问道旁的农夫:“你们这里的地名叫什么?”
那人说:“这个地方叫七里。”
井良高兴地说:“好哇!再七里就出山了。”那人哈哈一笑说:“不,不,你想得美!远着呢,还有近三十里才能出山。我们这里距离岭底下七里,所以才叫七里。”
井良无奈地说:“哎呀,这么远!我们葱峪的五里碑,走五里就出山了,我以为和葱峪的一样呢。”
他们再次出发,不知拐了多少弯,过了几道河,又来到一处有些人烟的地方。大家累极了,停了脚步,在路边休息。
春秀口渴了,想喝水,但水壶里的水早已凉透了,党进不让她喝。他吩咐井良向附近的人家讨碗开水来。
这里的人对路过的士兵有惧怕的心理,纷纷回避。井良走到一家门口,见屋里坐着一位老人,便在门外问话:“老爷爷,我们是葱峪党家人,我家老爷和夫人口渴了,能不能给我们一碗水?”
老人听言,走了出来,笑呵呵地说:“原来你是葱峪人。葱峪有我一家亲戚,我去过,还曾路过党家山庄。行,别说一碗,一锅我也供得起。
去,把他们都叫来,我请大家喝茶。”说着,他就吩咐老伴去烧水,并搬出一个小桌子,摆出一摞小碗。
党进乐于接近平民,就和大家一起走进院中,围着小桌坐下。人多,有的就坐在石条上。老妪提来茶水让大家共饮。
春秀抱着小儿坐在轿中,不便露面,井良给她送去。闲聊中,老人知道党进的身份后,很是吃惊,说道:“难得县太爷来我这茅草小屋,恕小老儿慢待!”说着就要跪拜,但被党进拦住了。党进说道:“老伯不可,折煞我了!你看我这身衣服,咱们都是老百姓。行路人能喝到你的茶,胜似琼浆玉液。我等打扰了,谢谢老伯!”说着从衣袋里取出两个银圆,放在小桌上说:“你我相当于忘年之交的异乡朋友,这钱不是茶钱,是一点儿情意,请收下!”老人只好谢收。
临走时,井良也问起老汉这里的地名。老汉说:“这个地方叫八里。”
井良又问:“是不是走八里就出山了。”老汉点头。
井良高兴地说:“这回我猜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