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我和妻都抑制不住流出了眼泪。奶奶已经80多岁高龄,她的身体还能释放出多少热量呢?面对寒冷的天气,她担心孙子和孙媳睡觉的时候被窝太冷,就默默地用自己已经释放不出多少热量的腿脚为我们暖被窝,可见,她疼爱孙子、孙媳的那份情意是多么真切和朴素。那一刻,我的身体和心底都感觉到暖烘烘的。奶奶疼爱了我们一辈子,到了这个岁数,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可还是想竭力帮我们做点事情,这是多么朴素而伟大的一种爱啊!
奶奶去世已经快两年了,但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想起奶奶为我们暖被窝的情景,我就会热泪盈眶。奶奶一辈子疼爱孙子,到了耄耋之年,为儿孙做不了多少事了,却以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传递出了对孙儿的千般呵护和万般疼爱,这是人间何等至纯至真至善的一种情感啊!
奶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奶奶必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今后,我们悼念奶奶,最应该做的就是把奶奶的优秀品质和无私情怀继承好、发扬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使这种美好的家风在后辈人中开花结果。
2014年5月11日
四奶奶
爷爷有弟兄四个,前年,四爷爷和奶奶相继去世,这样一来,爷爷奶奶那一辈人中,健在的老人只有四奶奶了。四奶奶今年78岁,据推算应该出生在1936年。
四爷爷一生都在铁路系统工作。四奶奶出身农村,嫁给四爷爷后,按照国家的政策,随四爷爷把户口迁出农村,开始了全职家属的生活,同时迁出去的还有两个堂姑姑。
四奶奶的性格很开朗,爱说爱笑,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别人拉近距离,消除生疏感。四奶奶的外向性格恰好与四爷爷的内向性格形成了高度互补。四爷爷为人善良本分,对工作从来都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四爷爷在世的时候,一直教导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要不是他们,我们家就过不上如今的幸福生活。
当年,爷爷辈的弟兄们从来没有分过家。四奶奶嫁给四爷爷后,兄弟妯娌齐心协力、分工协作,共同过着一个大家庭的日子。曾祖母有四个儿子,有个女儿十几岁时殁了,她把儿媳妇们当女儿看待,特别疼爱四奶奶这个小媳妇。四奶奶也很孝敬曾祖母,从心底里把曾祖母当母亲看待,婆媳关系非常融洽。
四奶奶生育过三个孩子,两个女孩、一个男孩。两个女孩大点,男孩最小。按照传统观念,生养男孩是许多家庭的梦想。四奶奶在生育了两个女孩之后,第三个生下男孩子也是一件喜事。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男孩15岁那年,患了白血病,后来不幸夭折,使四爷爷和四奶奶经历了中年丧子的痛楚。那时候,在农村老家,大家都很替四爷爷担心,因为在人生遇到这么重大的变故时,四爷爷能不能迈过这道坎是个问题,四奶奶的性格开朗,可能会相对好点。
四爷爷的孩子比我只大两岁,但是按照辈分他是我的堂叔父。那是1981年,他在新疆患了病,在确诊之后,进行了半年多的治疗。那时候,白血病是不治之症,日本电视剧《血疑》中的主人公大岛幸子患的就是这个病。小堂叔起初是在乌鲁木齐治病,那个阶段是四爷爷和四奶奶最难熬的一个时期,持续多半年的治疗竟然看不到小堂叔病情的好转,加之大夫对病情的客观认识,爷爷最后决定,把小堂叔带回老家来治疗,那样的话,可以缓解四爷爷和四奶奶的压力,不至于把他们的身体拖垮。
小堂叔回到老家几个月,在进行了多种方案的治疗之后,最终还是被疾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这个时候,四爷爷和四奶奶都没有在身边,只有大点的堂姑看着家里大人把小堂叔安葬在了曾祖母的坟墓旁。四爷爷和四奶奶与儿子分别之后,再也没能有机会看儿子一眼,这已经成为留在他们心底难以愈合的创伤。有一年,爷爷病重,四爷爷和四奶奶回老家来探望,四奶奶曾经到坟地去给曾祖母烧纸,当然也顺道看望了已经长眠的儿子。那天四奶奶一到坟地就号啕大哭,任凭其他人怎么劝都无济于事。老家似乎也成了最让四奶奶揪心的地方,自那以后她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2014年5月23日晚上,四奶奶在两个堂姑的陪同下,再次从乌鲁木齐乘飞机回到西安。那天晚上我是冒着倾盆大雨去机场接的她老人家。我知道,四奶奶已经接近80岁高龄,她这次回老家很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了,以后再回来的可能性非常小。四奶奶依然是那么精神,依然是那么健谈,除了听力反应稍微有点迟钝之外,其他方面都还算比较好。利用周末,我驾着车拉着四奶奶回老家转了转,到我工作生活的地方看了看,她见了许多晚辈和熟人,并与年龄大的亲朋好友叙旧,了解晚辈过日子的情况。四奶奶对老家的发展感到很欣慰。
四奶奶在西安还要住几天,然后返回乌鲁木齐,这次大概也是她老人家对故乡的最后一次探望。四爷爷去世之后,两个堂姑已经在乌鲁木齐的西山陵园给他们买了墓地,四爷爷已经长眠在那里,四奶奶将来肯定要去陪伴四爷爷。所以,这次回老家,对于四奶奶和我们所有晚辈后代都是值得记忆和载入家史的,因为四奶奶以后再回来的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小。
四奶奶目前是我们家族健在的老人中辈分最高、年龄最长的一位,我真想陪伴她老人家多游玩几天,多看一些地方。可是由于工作比较忙碌,我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对此感到十分遗憾。但愿四奶奶这次短暂的回乡旅程能够收获到不一样的精神愉悦,也衷心盼望和祝福她老人家健康长寿!
2014年9月28日
我家的山羊
我家养了一只山羊。看到山羊,我就想起了去世快一年的爷爷。
从我记事起,我家好像一共养过4只山羊,都是爷爷主张养的。养山羊,不需要太多的成本。山羊以食草为主,夏秋两季,遍地的野草是它最好的食物。早上,把山羊牵出去,找片没有庄稼的草地或者是路边田头的荒草丛,揳上个橛子,把山羊拴在那儿,山羊便会安静地吃上一天。黄昏,把山羊再牵回来,山羊的肚子便鼓圆鼓圆的,橛子周围一大片的草只剩下贴着地皮的一短截。冬春两季,晒干的玉米秆和树叶干草就成了山羊最好的主食,剩下的就是给山羊定时饮水的事了。洗过锅碗的泔水,加点麸皮,是山羊最好的汤。
饲养山羊简单、省心,而养山羊的好处却很多。羊粪是上等的肥料,产的崽还可以卖点钱贴补家用,最重要的是产过崽的母山羊有两三个月的产奶期。在农村,一般人家除了维持生计,手头很少有余钱,自家养山羊产的奶,便是上好的营养品。如果家里有个病人或者是小孩、老人,养山羊是最划算的。
父亲自小身体不好,成年后也没有多大改观,平日干农活体力不济,便不太利索,总是拖泥带水。爷爷呢,急性子,干活麻利,看不惯的事非说出来不可。人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爷爷正是这样的人。父子俩迥异的脾性,使父亲经常受到爷爷的训斥,直到我们孙子辈都长大成人,娶了妻、生了子,依然那样。但是,我们深知爷爷对父亲的斥责里蕴含着浓厚而凝重的情意。
大概1997年春天吧,父亲的身体一度很差,爷爷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忙碌着家里的事情,似乎操的心更多了。忽一日,他买回来一只山羊羔,给它搭了舍、围了圈,除了他自己悉心饲养外,还叮嘱家里所有的人都要精心看护。一个春天,爷爷把精力都用在了那只小山羊身上,朝出夕归,从不间断。就在他出远门到姑姑家去的时候,还反复叮咛母亲要把山羊喂好,待生崽后好让父亲喝羊奶补养身体。谁曾想到,此一去爷爷就病倒在了姑姑那儿,经查爷爷患的是癌。
现在回过头再想,我家养过的山羊都是为人而养的。太奶奶年岁大了,滋补身体的主要是山羊奶;四奶奶病了,恢复阶段的营养品也是山羊奶;三婶动手术期间,平时坚持每天喝两碗山羊奶;姑姑的小孩没奶吃,靠的还是山羊奶喂养。但是,爷爷却从来不喝山羊奶。
爷爷去世了,我常常想起他。特别是当我看见家里那只山羊,看着父亲的身子骨日益硬朗,总不由自主地伤心,思念可亲可敬的爷爷。
爷爷的一生,多的是奉献,少的是索取,这不正是山羊的精神吗?爷爷一生与山羊有难解的情结,我也会像山羊那样,珍惜自己的生活,做爷爷的好孙子。
载1999年5月20日《澄合矿工报》八爷和大伯
那年夏天,我到外地出了趟差,回来时,听说本家的两个长辈先后去世,心中不由得生出许多遗憾。
我出生在一个比较大的宗族,没有出“五服”的本家就有40多口人。这两个长辈都是“五服”内的长辈,一个患的是胃癌,去世时仅有六十五六岁;一个是因为眼疾,享年72岁。所幸的是,就在我出差前,得知他们病倒的消息后,曾专程看望了他们。
我去时,八爷瘦得皮包骨头,大伯面色灰白,眼睛已经看不见东西。
当我去看他们时,他俩都非常激动,问我妻儿的生活情况,嘱咐我好好干工作,还互相打听对方的病情。
这两个长辈一个是爷爷的堂兄弟八爷,其实这个八爷的称呼我是从来没有叫过的,我们习惯的叫法是在其小名后加上爷字,便唤作“庄爷”,大概是他是爷辈中最小的兄弟的缘故吧。他的年龄比大伯还要小七八岁。
大伯这个称呼我们也没有叫过,因为按照我们老家的习俗,把父亲的哥哥或堂哥是唤作“爹”的,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叫法。之所以要把“庄爷”
改叫作“八爷”,把“爹”改叫作“大伯”,一方面是避长辈的讳,另一方面更是为了符合较为规范的称呼习惯而已。
曾祖父共有弟兄四个,曾祖父排行第三,大伯的爷爷排行第二,八爷的父亲最小。兄弟们分家后,曾祖父和他大哥、四弟(八爷的父亲)住在一个院子,日子过得艰难;曾祖父的二哥(大伯的爷爷)独门独院,日子过得相对宽松。兄弟妯娌们尽管分锅另灶,但低头不见抬头见,为了生计,也就免不了生出是是非非,不是今天你抽鼻子瞪眼,就是明天他风言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