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被宝黛抢了镜头,探春的出场也是极有光彩的,又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又是“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单凭那份眼睛里的神韵和落落大方的体态就足以显出她的与众不同。
一、探春身上为什么没有一点赵姨娘的影子?
因为赵姨娘,探春出生就是半手烂牌。加上赵姨娘的确愚钝昏聩得不像话,半手几乎变成全手。探春是够难的。她的天资也不算最好的,但她在荣府这个复杂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几乎全盘接受了贾母和王夫人的教养,逐渐地不动声色把一手烂牌一张张扔了,重新给自己换了一副牌。虽然那点子血脉联系断不了,但在精神上和赵姨娘完全疏离了。
她的生存逻辑是什么?
一是,“什么偏的庶的,我不知道。”
二是,“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
就是这样以一个小女孩的娇蛮堵住了众人的嘴,也瓦解了自己心理上的负担,轻松自在地坐在了千金小姐的位置上。探春的个性其实蛮像赵姨娘,都有一股子你压我弹的劲儿。但赵姨娘越反抗越掉价,这个女人就是不知道尊严在哪里。探春对她是彻底失望的,与其说探春无情无义不认亲娘,不如说探春以王夫人为尊是奔着有关的所在的。
这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探春对等级阶层的完全认可。
赵姨娘是什么身份,芳官一针见血:“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探春是庶出,但在血统上却比赵姨娘贵重,算得上是名正言顺的小姐。探春多次在众人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主子和奴才的区别。
探春理家时,听见身边的丫鬟命外头的媳妇去把宝姑娘的饭端来一起吃,她立马高声说道:“你别混支使人!那都是办大事的管家娘子们,你们支使他要饭要茶的,连个高低都不知道!平儿这里站着,你叫叫去。”这里面的等级管理多严格。
在贾府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太多有脸面的媳妇奴仆面前,还有一层最本质的阶层和上下级关系。这一点探春理得最清,也是她自我保护的关键理论基础。
庶出的困局有多难解,探春是个奇才。
二、发起诗社的为什么是才质平平的探春?
论诗,探春自然是不如薛林二人的,但发花笺起诗社这么风雅的事就这么经她一提,一呼百应地兴起来了。没有诗社的大观园也没有那么精彩那么热闹,也没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探春的这个主意太应景太及时。
探春其实是有准备的。
先看她的闺房:探春素喜阔朗,三间屋子不曾隔断。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各种名人法帖,数十方宝砚,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斗大的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的《烟雨图》,以及颜鲁公的墨迹。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这布局简直就是个大学士。
探春,这方面有点像父亲贾政,素爱风雅。但她其实很少有文人习气,她的个性与那些“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的寒士品味也相差很远。宝玉给她送荔枝,还特意嘱咐要用缠丝白玛瑙碟子装了去,探春见了果然喜欢,连盘子一块留下了。可见生活精致讲究。另外她给宝玉做的鞋子连贾政看了也不受用,直批“虚耗人力、作践绫罗”,那有多繁丽奢华。
说起她给宝玉做鞋子,下那样大的功夫,忽然明白了,探春也是非常用力的。如同她知道宝玉穿戴上十分讲究于是便给他做鞋子,她也知道薛林宝玉都有才于是就在大观园创办了一场场诗词大会,她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并融入大观园的文化氛围内,也给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在大观园寻求存在感是件很难的事,探春也做到了。
三、探春做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是什么?
探春做得最漂亮的事不是办诗词大会,而是赢得王夫人的信任。
在她的成长中,她一直在努力靠近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