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那名便衣警察拎着包出来,对站在院子里的柳记者说:“请你跟我走吧。”
“到哪儿去?”柳记者两眼惊恐,声音颤抖地问。
便衣警察说:“你不用害怕,当然是送你回老家了。”
柳记者更觉惊恐,失色道:“送我回老家?哪个老家?”
一句话把便衣警察问笑了:“你这人真奇怪,上省城反映问题都不害怕,回石楼乡老家你倒害怕了。快点上车吧。喏,拿着你自己的包。”
一听“石楼”两个字,柳记者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心想,这群人一定是错把自己当成刘新梅给抓了,把自己从省城押回来,无非是阻止自己这个假冒的刘新梅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因此说道:“你们抓错人了,我不是刘新梅,我姓柳,柳树的柳,是刘新梅的朋友。”
那个便衣警察一愣,问道:“怎么可能呢?”
柳记者回答:“我说的都是真话,我又不认识你,干吗要骗你?”
那个便衣警察赶紧到办公室向田主任汇报。田主任一听,急得直挠头,他头一次碰到这么尴尬的事情,说道:“怎么可能呢?
你出去看看她的证件,她要真姓柳,那赶紧把她放了,对她说这件事纯粹是误会,让她千万不要声张,再给她点路费马上打发她走人。”
便衣警察答应着出来,走到柳记者跟前,说道:“你说你姓柳,你把证件拿出来给我看一下。”柳记者从自己挎包里掏出记者证,递给便衣警察。
便衣警察接过记者证一看,差点惊掉下巴,眼睛都瞪圆了,他赶紧快步返回屋内,对田主任说:“田主任哪,可了不得了,你看看,咱把省电视台的记者都招来了!这可咋办啊?”
田主任此时脑门儿上直冒冷汗,他脑子飞快地转动着,这事如果上报,县领导一定会认为自己愚蠢,免职都是轻的,所以不能上报,只能将错就错,他眼珠子一转,说道:“这样吧,事情既然让你发现了,我就给庞乡长打个电话,把情况详细说明一下。”
他抬手看看表,这时已经凌晨五点多了,天渐渐亮起来。他拨通了庞雪松的电话:“喂,庞乡长,我是驻济办的老田,有件事情跟你说一下。昨天在省城,我们找你们石楼乡的那个人,结果让她溜了。但有个情况得和你说一下,她已经联系好省电视台的一名记者,准备对你们乡的情况做报道。我知道事情重大,就连夜把记者请来了,现在正在我办公室,你们抓紧时间安排人过来接洽,把记者请过去。”
庞雪松在电话那头差点骂出声来,但强忍住了。他颓然地坐在床上,把大哥大往桌子上一扔,呆呆地发愣。
半个小时后,闫宝生来到那个院子里,这时柳记者已经被人请进办公室,田主任正在忙不迭地道歉,见闫宝生进来,田主任说:“闫乡长,这一切都是误会,请你把记者同志接到宾馆,让她好好休息休息,等吃了饭再说。”闫宝生也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驻济办的人为什么把记者接来了。
这时柳记者已经拨通了朱记者的电话,朱记者一听也吓了一跳,在电话里,他安慰柳记者道:“你不要着急,什么也不要跟他们讲,一切等我赶过去再说。”朱记者简要地同台领导汇报了一下,得到批准,立即驱车赶往Z县。
柳记者被安排到Z县宾馆休息。中午时分,朱记者赶到,在宾馆见到了柳记者。柳记者一夜惊魂,见了朱记者,顾不得体面,扑到他怀里,将满腹委屈哭了出来。庞雪松、田主任、闫宝生在房间外焦躁不安地等候着。
待柳记者情绪稳定下来,朱记者把田主任叫进房间说道:“你们的事情,我们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咱别的先不说,我同事昨天晚上受了那么大委屈,你们看怎么办吧。”
田主任一个劲儿地赔着笑:“柳老师,这一切都是误会,您受委屈了,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我们吧!”
柳记者说:“你们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人强行拉过来,还不让人说话,你们早听我解释,还会误会吗?”
田主任不住认错:“是是是,怨我们工作态度不好,太简单、太粗暴、太……”
朱记者说:“田主任,今天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台领导也知道了,非常生气,你们说说,这事咋办?”
田主任露出一脸苦相,可怜巴巴地说:“事到如今,我也没什么办法,请朱老师指一条明路。”
朱记者轻蔑地哼了一声:“你们甭小看我们记者,你们的乌纱帽全捏在我们手里!真惹急了,把事情往外一捅,你们全他妈玩儿完!如果你们想公了,我们立刻就回去,该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
说完,拉着柳记者做了个要往外走的动作,田主任连忙拦挡,赔着笑脸说:“朱老师,消消气,消消气!您是名记者,跟我们置气犯不着。我们不想公了,您就说说怎样私了吧?”
朱记者一手摸着下巴,一手摆弄着大哥大说:“私了嘛……你们就要给省台一笔赞助费,还要赔偿我这位同事的精神损失费。”
田主任一听能够花钱了事,不由松了一口气,忙不迭地说道:“应该的,应该的,我们答应,您就出个价吧,赞助费多少?精神损失费多少?”
朱记者默默算了算说道:“这赞助费嘛,起码得二十万。精神损失费嘛,至少也得十万。一共三十万,怎么样?”
“三十万?”田主任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啊?那我们得商量商量。”
“好,你们就好好商量吧。不过,我们时间有限,耐心也有限。”
经过几轮磋商,双方最后终于敲定二十万元把事情私了,其中十五万元用于赞助省电视台,五万元用于补偿柳记者。双方商谈已定,田主任、庞雪松、闫宝生三个人回去取钱,朱记者陪柳记者下楼吃饭。
柳记者问:“朱老师,你跟他们要那么多钱,台领导知道吗?”
朱记者说:“我来的时候称你为办一套餐饮文化节目去拉赞助了,台领导很高兴。咱们回去,交上五万元赞助费跟领导交差,另外十五万元都归你个人。”
柳记者说:“这个,行吗?”
朱记者说:“怎么不行?干咱这行的都是吃青春饭的,将来跑不动了,谁还会给你这么多钱?再说,他们这都是不义之财,不要白不要。你如果不要,一个耳光不是白挨了吗?”
柳记者说:“那,新梅他们拜托咱们的事情呢?咱管还是不管?”正说着,突然大哥大响了,接起来听时正是新梅问候的电话。柳记者问:“怎么跟她回话?”
朱记者说:“我看这事儿,咱还得从长计议。就跟她说,我今天被派往外地采访去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报道的事情等我回来再说。”
柳记者果然按照他的意思做了回复。新梅一方面觉得失望,另一方面觉得柳记者没出什么意外,又感到欣慰。
下午,要将事情私了的双方尴尬地坐在一起,扯了几个闲淡,两位记者从田主任手中接过二十万元现金支票,然后离开Z县宾馆,一溜烟儿似的驾车回省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