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露水在叶子上的诗句 > 第二辑 故乡秀色(第1页)

第二辑 故乡秀色(第1页)

紫阳纪事(组章)

紫阳民歌

仿佛能触摸到你——你的温度、你的柔软、你青翠欲滴的莹亮。

仰卧草丛,与天地同体。于是,你的气息,在我的周身循环。你颤抖一下,我的心就会撞一下。其实,不仅仅是我,还有山川、流水、林子,甚至包括飞禽走兽,它们和我一样如痴如醉。

这些天籁的调子,早已化作清新的空气。飘到哪里,哪里就能生长欢快的旋律。

村庄、田畴、原野、河谷,随手捞一把,满手都能嗅到歌的甜蜜。这是像庄稼一样从土里长出的歌啊,因为有土的味道、有土的生命、有土的灵魂,歌才赋有血肉,才会精神饱满、高亢有力。

真正的民歌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朴实的质地超越任何精心那些动人的音符,是自然绽放的花朵,是父辈们痛快淋漓的呼吸。

种在土里的是粮食,长在心灵的是民歌。

粮食叫麦子、玉米、稻谷……民歌流转在岁月悠长的时光中,我们叫它“天籁”。

父辈在劳作的时候,民歌伴着他们——耕耘时,民歌是甩出的一声脆响的鞭花;收获时,民歌是汗水淌过脸颊的喜悦。

其实,民歌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情感的放逐、是精神的自我抚慰!

我亲眼看见民歌,从爷爷的烟袋锅里袅袅升起,从隔壁大嫂忽悠悠的水桶里珠玉般洒落;从放羊汉子厚厚的嘴唇中粗犷地吼出。

故乡,在朝夕演绎的光阴里,不只是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的庄稼,还有和五谷杂粮一起生根开花结果的民歌。

紫阳真人

大约是五百年前或许更久远。

真人来了。紫色的霞衣——绚烂而又华美!西蜀的风霜浸染了竹杖、芒鞋,硬朗的神采,在蜿蜒的古栈道上,叩击出铿锵的节奏。

那一天,真人走出西蜀。前方,宛如大幕拉开,徐徐地,下来是汉江碧波翻涌鱼游雁飞……水绕山环,伟岸的峰峦神采秀美,苍翠的林莽身姿窈窕。真人驻足凝目,继而抚髯畅笑,竹杖轻轻敲开洞穴,修篁敞开柔情的怀抱。藤蔓卷起,飞瀑如练,此时,夜莺歌喉清越,一弯新月映照碧霄。

寒来暑往,洞穴里紫气缭绕。面壁石窟,修持中寻觅真谛,盘坐中参悟大道。殚精竭虑,皇皇丹书在思想的鼎炉中淬炼成熟……正果修成,真人离去。道德化育山水,生命在祥瑞中枝繁叶茂。

真人走了,霞衣留下,那是一个人的名字,辉煌而又温暖——张紫阳!

紫阳茶

唐朝时,你已走进宫廷。

你典雅的气质与高贵的越窑青瓷辉映,那一天,风和日丽,不知是唐朝的哪个侍者,捧着你,献给了尊贵的君王。你泊在荷叶盏里,被君王的手托着,你瞧见了那双丹凤眼放射出的爱怜的光华,你陶醉了,陶醉在温柔乡里:泪眼婆娑、香魂飘逸。

你的质地决定了你的价值。

脱颖山野,根骨清秀。琥珀盛得下你,青瓷盛得下你,紫砂盛得下你,农舍里的粗瓷大碗也能盛得下你……生在山南,长于汉水,氤氲于名茶行列,追捧于田园、市井、寺庙、道观……说你小家碧玉,你却仪态万方、国色天姿;纵然出身清寒,却接地气,承月华雨露;通灵气,浴日辉仙霞。扎根汉水,香飘秦巴。天南地北名气动,五湖四海赏风华。

于是,一个官宦赞曰:“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

一位作家赞曰:“无忧何必去饮酒,清静常品紫阳茶。”

紫阳会馆

色彩在柔和的日光下折射出缤纷,当年的勾勒依然弹动着生命的曲线。

粉墙其实已经晦暗、脱落,宏大的场景,仿佛在喧闹一种沸腾。庭院中的老桂树,挺拔的风采透出几许老迈,只是每年的八月,馨香照样醉了半条古街。

夕阳在软风中诉说当年的繁华,那时来自江西、武昌、四川、山西的客商,纷纷在龙盘虎踞的山梁,筑基填土,画栋雕梁:或站立成一派巍峨,或耸峙成一道轩昂。从此,这个叫“瓦房店”的小地方,烟波浩渺千帆竞渡,钟声悠悠青山回响……女墙下蛐蛐在深情弹奏,前朝旧事早已颓废成泥,檐角的风铃还常常回到依稀的梦里,传说中的文字,留在了几面残存的壁画里,那或许就是我们的过去——一段正在风化的回忆……紫阳蒸盆子

大年三十的一道压轴菜。

它比紫阳的名字还要古老,比紫阳所有的菜肴的味道还要传说,刘邦途经紫阳,曾在一个江湾小镇大快朵颐。这位当时的汉王吃了几口菜、几块肉?是鸡腿、猪肘,或是海参、木耳、蛋饺、莲藕,抑或是啜饮了满满一碗醇香味厚的浓汤?

不知道!但刘邦一定跷起拇指,砸巴着油腻腻的嘴,说了无数个“好味道”。

刘邦吃的是一道烩菜,它是紫阳蒸盆子的前身,是蒸盆子的雏形。

从此,蒸盆子犹如一页简单、质朴的手稿,在岁月中不断被人删改、增添、充实、翻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