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驹示意旁边的几位村人仔细听,马上开问:“你家三娃在哪哒?”
文权指着家的方向示意三娃在家。
陆海驹继续问道:“他晚上在哪睡的?”
文权的小手往上指了指:“在婆婆炕上唾的,我,我在这头,他们在那头。”
“在那头做啥哩?”
文权眨了眨眼,不是很连贯的说出了一句令在场的人大吃一惊的话:“伯日婆哩。”
陆文权的一句话不逊于炸弹,迅速在东陵村炸开。人民对于陆贺氏与三娃不伦不类的传闻顿时家喻户晓。
随着时日的延续,陆贺氏与三娃逐步感受到了压力。三娃把文权抱在怀里,问他是否有人教唆他说伯与婆的事,文权稚嫩地点了点头,断断续续说出了陆海驹给他买的事。
三娃轻轻拍了拍文权的手,教导文权:“你还小,不懂事哩,如果再有人说伯与婆的事,就不要回答哩。”小文权懵懂的点了点头。
事情的起因都由陆海驹无所事事说起。他整日里在村子里游荡,窜来窜去,经常看到陆贺氏提着篮子去赶集。陆贺氏是逢集必去赶集,购置家中所需。赶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太习以为常了。但陆贺氏的穿着与走路的神态却引起了陆海驹的注意。陆贺氏以前穿衣是很随便的,一身粗布衣服常年不离身。现在却不一样了,上身紧身花底褂,下身着一飘散缎子裤,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特别是那神态,简直是三月里的桃花,粉红之中带着娇艳,并有娇艳带来的自信,与以前的陆贺氏判若两人。这种神态与气色,哪像死了丈夫的妻子应该有的样子。陆海驹判定这里面有蹊跷,有猫腻。于是他就选择在一个晚上拉上憨驴直奔陆本德家后院的木篱笆,观察院内的动静。
夜深的时候,厦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随后就能听到上楼的声音。再听到几声“吱呀”开门关门的声音。此时的陆海驹一切都明白了,野三娃上了陆贺氏的炕,陆贺氏天天受活,怎么能没有精气神呢。
憨驴盯着二楼的窗户看的出神,被陆海驹朝脑袋瓜子拍了一下,在他还未完全清醒时,整个人已被陆海驹牵着走了很远。
大饥馑时,陆海驹曾向陆本德借粮,但陆本德连正脸都没有看他,让他很是恼火。同是一族之人,是寡妇与颇有几分姿色的女人,你全部接济,我却看都不看一眼,从次陆海驹怀恨在心。
陆本德疯后,陆海驹在旧祠堂门前碰到过他,他“呵呵”两声,朝陆本德吐了一口唾沫:“呸,你也有今天,这是老天有眼,对你惩罚哩。”
陆本德死后被埋在祖陵,陆海驹每每从旁边道路上经过,眼睛就会慢慢的眯成一条线,轻蔑的眼神溢于言表。心中时常会泛起一连串的嘀咕:"作,作吧,作到阴间去了吧,人不能藐视人,看不起人,当年你如果帮助了我,也不至于让我受冻挨饿,也许你就不会有今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死了的陆本德哪里知道当年连正眼也没看一眼的陆海驹,在他死后,陆海驹则在关心着他家的事。特别是他的老婆陆贺氏脸上活泛的可以找到朝霞的样子。这种朝霞的影子掩盖了伦理道德的黑暗。如果没有人发现揭发这种黑暗,伤风败俗的事将会永远被隐藏在黑暗之中。想不到的是陆海驹成了挑破这种不伦不类道德底线的东陵村第一人。最最重要的是陆海驹并不是什么砖家学者。
各种语言攻击,冷嘲热讽,白眼似利剑齐齐射向陆贺氏与三娃,两个人感觉被孤立,走到哪里都没有人正眼看他们俩。陆贺氏渐渐忧虑:“我早说过,只要捅出了秘密,就难活人哩。”
三娃则表现出了男人的阳刚与成熟:“置之不理,做我们该做的事,咥我们该咥的饭,什么乱七八糟的,通通滚球。”
从这一天开始,三娃干脆把夏屋的门锁了,直接搬到了上房里屋,并且把煤油灯亮到半夜才吹灭。陆贺氏开始是抗议的,三娃正色说道:“谁过谁的日子,管他们龟孙嘛事。”
陆本德下葬之后,头期刚过,三娃吃饱了饭,被陆贺氏叫到上房里屋。陆贺氏不紧不慢,语气非常平和:“三娃,你也老大不小了,现在田地都均分哩,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土地哩,也用不到长工哩,你还是回你自己的家乡去吧。”
三娃听陆贺氏如此一说,马上“扑通”一声跪在床边:“婶哩,我不走,如果我走了,你一个人怎么种土地哩,文权还小,正需要我哩!”
陆贺氏:“你还年轻,还没娶媳妇哩,在我家待久了,我怕你成光棍哩。”
三娃急切地说:“成了光棍我也不会后悔,只要能在你和文权身边,我就心满意足哩。”
从这天开始,三娃准时起床打水,烧火,做饭,然后端到上房里屋。房上房下,院里院外都收拾挺当后就扛着锄头下地干活。在最初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从老长工袁四三那里学会了所有的关于耕种庄稼的农活,什么时候种小麦,施多少肥。什么情况下需要灌溉,什么时候播种玉米,穴与穴的距离,行与行的距离,一亩播多少种,生育期多少天,都了然于胸。农作物拔节无事,他就整理地头,就要陆贺氏家的地里寸草不生,难以看到杂草。
三娃常常对要参与下地干活的陆贺氏说:“文权是陆家的未来,咱们一定要好好的把他抚养长大,并让他长大有出息,不落人后。”
三娃的吃苦耐干,陆贺氏是赞叹不已的。特别是他对文权的疼爱程度不亚于自己亲生的,让她非常欣慰。有一天头响还是万里无云,后响就突然瓢泼一样下起了大雨。陆贺氏朝院外看了几次,没看到三娃回来的身影。她交代好文权在家里不要乱跑,自己撑起一把白纸伞就去了慢坡地。
雨下的太大,远远看到三娃肩扛着犁具,一手牵着耕牛,刚出地头。陆贺氏紧走几步,一个趔趄整个身子倒在了田地里。三娃看到了倒在地上的陆贺氏,扔了犁具就疾跑上去。
雨水淋湿了陆贺氏的衣服,衣服由宽松变成紧致,紧贴着皮肤,胸脯隆起的轮廓清晰可见。三娃用力把陆贺氏拉起来,问她下这么大的雨为什么还要出来。陆贺氏还没回答三娃的问话,脚下一滑,重心偏移,两人同时一边倒去。
三娃的右手没有离开过陆贺氏的后背,左手随着惯性在身子完全倒地的那一刻,完全落在了陆贺氏的胸脯上。当力达到极点的时候,三娃的左手一种柔软的感觉袭来。就在他一边感受这种神秘的感觉,一边下意识再去想把陆贺氏拉起的时候,自己必须要起身,臂一用力,那种软绵绵又紧实的感觉再次袭来,三娃不由的涨红了脸,忙不迭的说:“婶呀,三娃不敢的,都是巧合哩。”
陆贺氏被三娃拉起来,小心搀扶到田埂上抖了抖衣服,忙不迭的说:“快,快去追牛,牛跑哩。”
三娃把牛拴在牛棚后就回到厦屋,衣服完全可以扭出水来。他一件一件脱去,就在还剩一件内裤时,陆贺氏端着一盆热水走了进来。就在三娃表现的非常拘谨时,陆贺氏把木盆放在了他的面前,抬头看了看他结实的臂膀,关心的说:“洗洗身子,预防感冒。”
三娃表现出十分的尴尬,没有说话,看了一眼已经换了衣服的陆贺氏愣在原地。陆贺氏看出了他的心思:“三娃,喜欢婶吗?”
三娃忸怩的说:“喜欢。”
陆贺氏马上提高了嗓门:“喜欢还不听话,快洗澡哩。”
傍晚,雨还没有停歇的意思,陆贺氏炒了俩菜,准备好了一壶酒。三娃纳闷,今晚咋就这么特别。陆贺氏看出了三娃的疑问:“怕你着凉,喝一点酒祛寒。”
三娃被动的把酒盅的酒喝完,陆贺氏起身告诉他,喝好后,吃饱饭到上房里屋去一下。
三娃反复琢磨陆贺氏的用意,是商量明天怎样排水呢,还是嫌我干的不好想撵我走呢?放水太简单了,天亮后扛起镬头就下地,保证东陵村第一个到地里。撵我走不大可能吧,上次让我走自己没有走,肯定得到了陆贺氏的认可。现在种地正缺人手,节骨眼上撵人走,肯定是瞎了眼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娃反复琢磨,来到上房里屋,站在床边。陆贺氏只穿着一件白色上衣,上面的乳顺沟清晰可见。三娃看了一眼,马上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