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每天读点经济学常识有用吗 > 第3章 古典经济学(第6页)

第3章 古典经济学(第6页)

巴师夏的主要经济著作是《经济和谐》(1850),这是他一生最后的,也是最主要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奠定了巴师夏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巴师夏的其他著作有:《国库与葡萄园》(1841)、《关于酿酒业的回忆录》(1843)、《法英税率对两国人民未来的影响》(1844)、《科布登与同盟》(1845)、《经济诡辩论》(1847)、《保护主义与共产主义》(1849)、《看见什么和没看见什么或一课政治经济学》(1850)等。此外,他还曾写作《财产与剥夺》,用来反对圣西门主义者比埃尔·勒鲁;写作《财产与法律》,用来反对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者路易·勃朗;写作《资本与利息》,用来反对浦鲁东。

财富就是价值——西尼尔

关键概念

经济人

“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纯粹经济学

西尼尔给政治经济学下了一个定义,认为它是研究财富的性质、生产和分配的一门科学。在他看来,“政治经济学家的早期作者所公开谈论的并不是财富,而是政治”。故而,他认为过去的政治经济学一词含义过于广泛,不仅涉及一般立法和行政领域,而且包括哲学和道德问题。他主张把这些与经济学无关的问题,从政治经济学中排除出去,建立所谓“纯粹经济学”。他认为经济学家的作用应该是纯学术的,对涉及各种经济问题的社会方案和政策不应发表意见。他说:“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学家的职责,既不是有所推荐,也不是有所告诫,而只是说明不容忽视的一般原理。”这样,西尼尔在英国经济学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经济学要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建立“纯粹经济学”的实证经济学思想。

西尼尔把他的“纯粹经济学”概括为四个基本命题:第一个基本命题是人的本性总是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更多的财富,以满足各种欲望;第二个基本命题是人口的增殖会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第三个基本命题是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如果在工业生产中增加劳动与资本,则产品的产量会无限增加;第四个基本命题是在农业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在农业生产中增加劳动与资本,产品的增加会按比例递减。

经典理论

价值理论

西尼尔认为财富就是可以交换并且有价值的东西,财富就是价值。价值有三个特点:效用、供给有限和转移性。西尼尔用效用、供给有限、可转移性这三个特点来决定商品价值,但价值量如何来计算呢?他求助于生产成本。他认为生产成本包括劳动、节欲和自然要素。由于自然要素的供给是无限的,到处可以随时取得,则对生产成本的决定就不起作用。因此,对生产成本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和节欲。这里的节制即节欲,商品价值就是由劳动和节欲这种生产成本决定的。他说,商品的价值或价格“相等于生产所需要的劳动与节制的总和,或者换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其价格相等于为了使生产者愿意继续努力所必须支付的工资与利润的总量”。

节欲论

西尼尔对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中的资本作了新的说明,用“节欲”一词代替“资本”一词。按照西尼尔的价值论,价值取决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则由劳动和节欲组成。在这里,他所说的节欲指的就是资本。在他看来,在生产三要素中作为生产资料的资本,其本身是劳动和土地这两个要素的产物,而不是生产方面的原要素。因此,如果说由于劳动和土地创造了财富从而创造了价值,因而其所有者有权分享相应的报酬,那么,本身就是由劳动和土地所创造的资本,又有什么权利去分享报酬呢?于是,为了弥补萨伊理论中的这个不足,西尼尔提出应把作为生产三要素之一的“资本”用“节欲”来取代。他认为,“节欲”虽然不创造财富,但它却有助于财富的积累。“节欲”是资本家积蓄资本的行为。他说:“节制所表示的,既是不将资本投于非生产性使用的那种动作,也是将劳动使用于产生遥远结果而不是眼前结果的那种在性质上相同的行为。采取这样行动的人是资本家,这一行动的报酬是利润。”因此在他看来,“工资的定义是劳动的报酬”,同样地,“利润的定义是节制的报酬”。西尼尔用主观心理因素来解释劳动和资本这两个范畴。他从享乐主义出发,把劳动和资本的使用都看作是一种牺牲。他认为,“劳动”是工人提供的,是工人为了生产商品而放弃安乐和休息所作出的牺牲,是工人为了生产的目的而在体力或脑力方面作出的自觉努力。因此,对工人这种牺牲或努力而付给的报酬就是工资。“资本’’是资本家提供的,是资本家所作出的牺牲。资本家在获得生产资料和流通资料时,要牺牲个人的消费,要牺牲这种消费所给予他的享乐和满足。因此,资本是一项财富,是用于财富的生产或财富分配中人类作出努力的结果,即资本是资本家牺牲他个人享乐和满足的结果,是节欲的结果。“在节制的原则下,放弃我们力所能及的享乐,或者是放弃切近的效果而追求遥远的效果,是人类意志上最艰苦的努力之一。”因此,对资本家的节欲,或最艰苦的努力而付给的报酬就是利润。他写道:“工资和利润是人类所创造;前者是牺牲安逸的报酬,后者是牺牲眼前享乐的报酬。”

最后一小时论

1837年,当英国纺织工人要求将每日劳动时间由11小时半缩短为10小时的运动兴起的时候,西尼尔被工厂主从牛津召到曼彻斯特去维护资本家的利益,反对工人阶级争取10小时工作日的斗争。为此,他写了《论工厂法对于棉纱制造业影响的书信》一文,提出了“最后一小时论”,宣称资本家的纯利润是工人在11小时半中的最后一小时的劳动所创造的。如果工人劳动时间从11小时半减少到10小时,资本家的利润就会消失,工厂就会倒闭,不利于资本家,也不利于工人。

大师小传

纳索·威廉·西尼尔(NassauWilliamSenior,1790—1864)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出生于英国威尔特郡的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他1811年毕业于牛津大学法学院,1823年成为伦敦政治经济学协会成员,1825—1830年期间为牛津大学首任政治经济学教授。西尼尔1831年离开大学从事政治活动,是当时执政的辉格党的主要经济顾问,曾担任过皇家救贫委员会委员、工厂委员会委员、爱尔兰救贫委员会委员,以及英国最高法院院长等职务。1847—1852年他又重返牛津大学任教,1857年担任皇家教育委员会委员。西尼尔被认为是李嘉图与约翰·穆勒之间的英国重要的经济学家。

西尼尔的主要经济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大纲》(1836)。这部著作最初是以论文形式发表在《伦敦百科全书》上,后来又作为单行本重印出版,在他生前共出过5版。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节欲论”。西尼尔其他的著作还有《政治经济学绪论》(1827)、《贵金属转运和重商的财富论三讲》(1830)、《人口论二讲》(1831)、《工资率三讲》(1831)、《导论四讲》(1825),以及《论工厂法对棉制造业的影响的书信》(1837)等。

再生产费用决定价值——凯里

关键概念

阶级利益调和论

19世纪中叶,凯里从宇宙的和谐秩序推论出经济分配规律的和谐性,认为资本积累是经济和谐的首要因素,只要提高资本积累,随着社会总产值的增加,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都会相应的共同提高。他认为只要工人和资本家的价值都增加了,社会就会和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会顺利而安全的运行下去。凯里竭力宣杨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利益是相一致的,没有什么利害冲突,赞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公平、公正、美妙的“和谐社会”。

经典理论

价值理论

凯里认为商品价值不是取决于过去的生产费用,而是取决于再生产费用,即取决于在现在的知识和技术条件下所需要的生产费用。在凯里看来,在一切发展的社会里,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的改进与完善,再生产同样物品所必须的费用不断减少,从而交换原来已生产出来的商品所需要的价值也就减少,而不可能交换到比再生产时所需要的费用更多的价值量。所以,凯里提出“不是生产费用,而是再生产费用决定价值”。再生产费用包括人类在控制自然过程中所必须耗费的劳动和使用的工具。他还认为,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价值在再生产费用中占有的份额日趋缩小,而劳动的价值日益增大。

分配理论

凯里认为利润是资本创造的收入,工资是劳动创造的收入。在他看来,在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整个社会产品中分配给资本家的部分最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总额在增加,资本的再生产费用逐渐减少,工资在社会产品中的份额,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增加,而利润的份额在绝对量上增加,但在相对量上减少。

大师小传

亨利·查尔斯·凯里(HenryCharlesCarey,1793—1879)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印刷业厂商家庭,是19世纪中叶美国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宣扬“阶级利益调和论”而著名。其父马歇·凯里是爱尔兰天主教徒、经济学家和印刷商人。凯里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并由父亲传授经济学。1821年他继承父业,相继开办了造纸厂和煤气公司等企业。1835年,凯里退出实业界,专门从事学术研究。

凯里主要生活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也正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崛起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凯里亲身经历了美国南北战争的混乱年代,亲眼目睹了当时美国国内各种阶级的矛盾和斗争,这些都为他的经济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当时,美国北部各州的工商业资本家和南部各州的种植园奴隶主的利益冲突日益激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有所增长,美国与英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进一步加深,欧洲兴起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美国开始传播。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凯里提出了以经济利益和谐一致为核心的经济学说,力图证明美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关系是调和与和谐的关系,以便鼓励和促进美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为此,他竭力反对李嘉图的理论体系,因为李嘉图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经济利益的对立,而且被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他指责李嘉图是“共产主义之父”,李嘉图理论体系是“一个制造纷争的体系……整个体系具有挑动阶级之间和民族之间的仇恨的倾向”。

凯里的经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美国的各种阶级矛盾,特别是他的关税保护政策的理论为美国战后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凯里的主要代表作是三卷本的《社会科学原理》(1857—1860),此书以后由马庚缩写为一册,于1865年以《社会科学教本》的书名出版。此外,凯里还著有《政治经济学原理》(1837—1840)、《通货、通货不稳及其稳定之问答》(1840)、《过去、现在和未来》(1848)、《农、工、商业的利益协调论》(1851)、《论国内外奴隶贸易的存废问题》(1853)、《论国际版权》(1853)、《关于自然、社会、心理及道德诸关系之法则的统一性》(1872)等。

凯里非常重视价值,他认为资本家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减少生产投资,主要是减少工人的工资和资本家的表面利润。这样看好象资本家和工人都为了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牺牲,实际上从整体看,最终收益的还是那些资本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