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忍经翻译 > 第九章 奸诈之忍(第2页)

第九章 奸诈之忍(第2页)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十四日,杨坚从自己的外孙北周静帝宇文阐手中接过了皇帝的玉玺,宣布改国号为隋,改年号为开皇,史称隋文帝。杨坚篡位当了皇帝,他的妻子独孤氏便成了皇后,长子杨勇便成了太子。

杨勇为人直率任性,待人宽厚,生活追求奢华,贪恋女色,逐渐

失去了父母的欢心。在性格和手腕上,他也斗不过弟弟杨广。杨广是

隋文帝的二儿子。隋朝开国后他被封为晋王。杨广很有心计,为人深沉持重。尤其能礼贤下士,颇为朝臣所称道。

杨广早有野心,想取太子而代之,所以他在广结朝臣的同时,更十分留意宫中动向,以便迎合父母心意,与哥哥杨勇对着干。当他得知父亲不满杨勇奢侈,母亲不满杨勇宠爱姬妾时,便十分留意自己的言行及生活琐事。

杨广不仅刻意逢迎父母之所好,而且不惜花费金钱广泛结交朝臣,甚至连皇帝皇后身边的侍从,也屈尊去交好。每逢朝臣或侍从奉皇帝或皇后之命来到杨广家中传达旨意时,杨广都早早地在门外站着恭候,临走时必定以金银及珍贵之物为馈赠。所以,这些人无不在皇帝或皇后面前大讲杨广的好话。时间一久,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广在隋文帝及独孤皇后心目中的反差,越来越大了。

杨广见时机到了,便有计划地开始陷害兄长,抢夺太子宝座。杨广在岀任扬州总管以后,广结心腹,总管司马张衡、安州总管字文述等人都是他的死党。张衡受杨广之托为篡夺太子宝座进行全面策划。宇文述建议杨广为搞掉太子首要的是结交权臣杨素,因为只有杨素才能使隋文帝改变主意。而杨素又最信任弟弟杨约。若想结交杨素首先要交好杨约。宇文述还毛遂自荐,主动提出去京城打通杨约这一关节。杨广听后异常高兴,当下给了宇文述许多金银财宝,以利他进京活动。

宇文述抵京后,立即宴请杨约,并与他赌博。宇文述故意只输不赢,很快便把带来的金银输个精光,另外还赔上许多古玩。杨约酒足饭饱又发了个大财,满心高兴,口中连连称谢。宇文述乘机说道:“杨大人,您可别谢我。这些金银珠宝是晋王下赏赐的,殿下命令我陪您玩玩,只求您高兴即可。”

杨约不解地说:“宇文大人,您可把我灌糊涂了。请大人详细说明

宇文述就把杨广派他来京的用意一五一十一全说了,最后又是劝谕又是威胁地说:“杨大人,守常规固然是大臣的本分,可是,如果违反常规却符合天意人心,也该权变,这才是通情达理之举。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从古至今,贤人君子没有不根据形势而行动的,不避害趋利还叫什么君子?您与令兄是当今朝中最有地位、最有权势的大臣,劳苦功高,掌权多年,难免不得罪一些人呀。恐怕有不少朝臣对二位大人心怀不满,甚至有人还想等机会加害于二位。如果皇上一旦升天,您二位还有靠山吗?据我所知,太子对当权的大臣是很不满的,将来太子继位,不知大人与令兄可得安生?目前,皇上与皇后对太子深为不满,早有废黜之意,这点您不会不知道吧。依我愚见,只要令兄出面劝皇上立即废掉太子,另立晋王为太子,肯定能得到皇上同意。果真如此,岂不一举两得。晋王当上太子还能不感激二位大人吗?我想,那个时候大人与令兄就可以安如泰山了。”

杨约听罢,连连点头表现同意。宇文述见目的已达到,也就不再言语了。

第二天,杨约就去见杨素,把宇文述的这番话作为自己的见解,同杨素讲了。杨素听后,也正中下怀,拍着巴掌说:“贤弟,多亏你想得深远,愚兄还没想这个问题。你谈得很好,很及时啊!”

分手时,杨约又叮咛杨素:“哥哥,皇上最听独孤皇后的话,你可早下决心,否则,将来难免大祸临头;你一旦成功,咱们家可就万世昌盛,子孙永无后顾之忧了。”

几天以后,杨素趁进宫侍奉独孤皇后饮宴的机会,装作无意的样子,随口说道:“皇后陛下,为臣应恭贺陛下呀。”

独孤皇后不解地嗯了一声,并让杨素继续说下去。

杨素说:“晋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贤下士,节俭勤奋,真像

皇帝陛下一样,皇后有这样好的儿子,真是大隋天下之福啊!”?

没想到皇后听罢这句话却流下了眼泪,杨素吓得赶忙离席跪到地上叩头请罪。皇后摆摆手,让他重新落座,深深叹了一口气说:“你说的都对,广儿是个大孝子。皇上常跟我提及,每次派人到扬州去看他,他都早早地在府门外站着等使臣,一提到皇上和我,这孩子就流眼泪,都那么大了,还舍不得爸爸和妈妈。广儿的媳妇也贤惠,每次我派宫女去看她,她都同宫女一个桌吃饭,一张床上睡觉。这两口子可不像勇儿那两口子,阿勇和阿云一天只知道享乐,近小人远君子。尤其叫我伤心的是,勇儿还猜忌广儿,我真担心有朝一日广儿死在勇丿此手哇!”

杨素一见机会到了,说了一些安慰皇后的话,又说了许多太子杨勇的坏话。独孤皇后见杨素是这个态度,立即赏给他许多金银珠宝,并告诉他要帮助皇帝早下决心,废掉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杨素没想到这么轻易就达到了目的,一再向皇后表示一定向皇帝进言,豁出老命也在所不惜。

杨广除了派人向皇帝、皇后进言,自己还亲自岀马。一次,他回京朝拜,离京时去辞别母亲,一见到母亲就跪在地上泣不成声,独孤皇后也流下泪来。杨广哽哽咽咽地说:“孩儿实在笨拙,只知道友爱兄弟,可不知因为什么得罪了太子,太子对孩儿恨得要命,常常对人讲要杀掉孩儿。孩儿被杀倒无所谓,只是担心母后承受不了哇。孩儿就要离京回扬州了,请母后千万珍重,不要以孩儿为念!”

说罢,杨广竟呜呜大哭起来。独孤皇后用手一抹眼泪,高声说道:“孩子,你站起来。这个瞧地伐(杨勇的小名)也越来越不像样了!我给他娶了元氏,可是他却不把人家当妻子对待,一个心眼宠着那个阿云,媳妇死了我还没追究,如今又要害你,我真不能容忍了!我活着他就敢这样,将来我死后还得了?皇上一旦千秋万岁之后,将来你们还得向阿云的儿子称臣,这可太叫人痛心了!”

杨广见母亲中了他的圈套,就更放声大哭起来,趴在地上不起来。

杨广离去后,独孤皇后决心去找皇上提岀废掉太子杨勇。

对于废掉太子的议论,杨勇也有耳闻,虽然忧惧可又拿不出对策。后来,他竟愚蠢地去找巫师,请巫师做法术帮助自己避开这场灾难。杨勇按巫师的要求,在后花园内修了一个庶人村,房屋低矮简陋,自己常住到里面,用草垫子当褥子,空着粗布衣服,俨然是个穷百姓。幻想以此来保住自己的地位。

隋文帝对杨勇的这些举动,很快就掌握了。他虽然有意废掉太子,但总不肯轻易下决心。此番听说太子如此,就想再给太子个机会,再考虑一次。于是,隋文帝下令召见太子。杨素唯恐隋文帝与太子重归于好,就想出一条毒计来。他亲自站到宫门,当见到太子来时,不让太子进宫,故意激怒他。直到杨勇上当发火了,杨素才答应进宫禀报皇上。杨素进宫后对隋文帝说:“为臣在宫门见到太子怒容满面,恳请皇上小心,谨防有变故。”

隋文帝一听,十分生气,感到太子实在是不可救药了。

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隋文帝正式下诏废掉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将杨勇监禁在东宫,交付杨广监管。杨勇被关押后,一再请求面见父皇申诉,结果均被杨广阻止,未能如愿。杨勇被逼无奈,只好爬到院中的大树上高声喊叫,期望父皇能听到他的声音。对此,杨素立即向隋文帝报告:“杨勇疯了,已不可救药了。”因此,杨勇未能见到父皇的面。

诬陷幼弟终获皇位

杨广在杨素等人的帮助上,虽然坐上了太子的宝座,但心里仍不踏实。因为他还有两个弟弟,蜀王杨秀、汉王杨谅,令他担心。杨广把攻击的矛头,首先对准了蜀王杨秀。杨秀当时是佃州总管,身强力

壮,敢作敢为,武艺超群。隋文帝曾不止一次地同独孤皇后谈论这个儿子,说:“秀儿将来必定不得善终,我在世还没有什么,一旦他哥哥继位,十有八九他要造反。”

杨秀自从出任益州总管以后,俨然是一方的霸主,胡作非为,无人敢问,他使用的车马和穿着的服装与皇帝所用的没有差别。他对杨广立为太子,心中愤愤不平。

杨广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段,通过杨素向隋文帝进谗言,以达到暗害杨秀的目的。隋文帝果然听信了杨素的话,下令召杨秀进京。杨

秀接到旨意后,犹豫不决,进京怕凶多吉少,不进京,又怕违抗圣旨获罪。他属下的司马劝他遵旨进京,他沉下脸不悦地说:“这是我的家事,与你无关!”并下定决心不奉召进京。

杨广为了置杨秀于必死之地,暗地里叫人做了两个木偶,绑上双手,在心窝钉上钉子,分别写上隋文帝及汉王杨谅的名字,埋到华山脚下。然后,叫杨素派人前去挖掘。杨素获得这一大逆不道的“证据”之后,立即向隋文帝作了报告。杨广唯恐“证据”不充分,又假造了一道造反的檄文,内容是杨秀起兵的宣言,称“逆臣贼子专弄威柄,陛下惟守虚器一无所知”,“陈甲兵之盛”、“指期问罪”。然后,把这道

檄文放进杨秀的文集中,命杨素作为罪证上报给隋文帝。

隋文帝看过这些“罪证”之后,勃然大怒,高声喊道:“天下竟有如此不孝之子吗!”

十二月,经过审判,杨秀被废为庶人,禁闭在内侍省,不许与妻

子相见,受他牵连被治罪的有一百多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