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做人要糊涂晨语 > 第6章 明知故昧大辩若讷(第2页)

第6章 明知故昧大辩若讷(第2页)

明知应故昧,看透不说透!这种明知故昧的糊涂,无论是在军事、政治、外交,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被人采用,而且只要“昧”得深、昧得巧,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此时无声胜有声

糊涂学认为沉默是金。诗云:“此时无声胜有声。”默默无言反而会使对方摸不着边际,高深莫测,使其慑服,老子曰:“大辩不言”也就是这个道理。过去,心理学家常常认为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事情讲出来,告诉别人,但现在人们逐渐发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有时更需要忍耐和沉默。沉默不是无奈,不是软弱,而是:—种内在的抗争,能起到舌头无法起到的作用。

生活中,狭义的沉默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即缄口不语。广义的沉默则是不通过言语,而是综合运用目光、神态、表情、动作等各种因素,或明或暗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生活中,沉默具有丰富的内涵,作用也十分明显。一是沉默可以用来避免冲突升级。二是沉默可以用来作暗示性表态。这里有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农民牵着一匹马到外地去,中午走到一家小酒店去用餐,这时一个商人骑着一匹马过来,也将马往同样一棵树上拴。农民见了忙说:“请不要把你的马拴在这棵树上,我的马还没有驯服,它会踢死你的马的。”但那商人不听,拴上马后也进了小酒店。

一会儿,他们听到马可怕的嘶叫声,两人急忙跑出来一看,商人的马已被踢死了。商人拽住农民就去见县官,要农民赔马。县官向农民提出了许多问题,可问了半天,农民装作没听见似的,一字不答。

县官转而对商人说:“他是个哑巴,叫我怎么判?”商人惊奇地说:“我刚才见到他的时候,他还说话呢。”县官接着问商人:“他刚才说了什么?”商人把刚才拴马时农民对他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县官听后将惊堂木一拍,说:“这样看来是你无理了,因为他事先曾警告过你。因此,现在他是不应该赔偿你的马。”

这时农民也开了口,他告诉县官,之所以不回答问话,是想让商人自己把事情的所有经过讲清楚,这样,不是更容易弄清楚谁是谁非吗?

沉默会产生更完美的和谐,更强烈的效果,就好像音乐中音符与休止符一样重要。这其实也是一种很高明的糊涂术。因此,在日常交际中,遇到自身难以说清是非的问题时,不妨也像这位农民一样,以无言应喧哗。

常看恐怖片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往往是那些落一根针都能听见的寂静无声。这个道理在恐吓中也颇为灵验。在生活中对某些气势汹汹来找碴的人,如果你不动声色,不理不睬,便会产生比以硬对硬更大的震慑力量,也就是说沉默成为最为强硬的武器。

日本航空界的二位绅士曾用此法,击败了美国一家企业一些精明强干的人。

谈判刚刚开始,美国公司的谈判人员介绍本公司的产品。他们利用了图表、图案、报表,并用两个幻灯放映机灯在屏幕上以图文并茂,持之有据,来表示他们的开价合情合理,品质优良。这一推销性的介绍过程整整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在这过程中,三位日本商人一直安静地坐在谈判桌旁,一言不发。介绍结束了,美国方面的一位主管充满期待和自负地打开了房里的灯,转身望着那二位不为所动的日本人说:“你们认为如何?”有位日本人礼貌地笑笑,回答说:“我们不明白。”

那位主管的脸顿时失去了血色:“你们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你们不明白什么?”

另一个日本人也礼貌地笑笑,回答道:“这一切。”

那位主管的心脏几乎要停止跳动了,他问:“从什么时候开始?”

那位主管倚墙而立,松开了昂贵的领带,气馁地,呻吟道:“那么……你们希望我们怎么办?”

三个日本人一齐回答:“你们可以重放一次吗?”

结果,美国公司士气被挫,要价被压到了最低。

在人们惯用的思维里,好像谈判中只有处于优势,才能压倒对方,控制左右局面,最后取得成功。实际此言差矣。如果遇上了一个强于你的对手,向他适当示弱,或许是制胜的法宝。无知不是福气,但在谈判中,无知有时是个可供选择的手段。三位精明的日本人在不可一世的美国人面前展现了无知,以漠然对待自傲自负,使对方也安静下来,从而占据了有利的地位,最终获得了成功。这种出奇制胜的原因何在?以静制动,失其锐气,后发制人。

曹操向来都是很欣赏曹植的敏捷才思的,很想把王位传给他。而法定继承人曹丕在诗词方面比曹植相差很多,曹丕的谋士吴质却很会揣摩曹操的心理,他扬长避短,为曹丕设计了恰当的表现内容,并逐步使曹丕代替了曹植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一次,曹操要带兵出征,曹丕和曹植为父亲送行。曹植出口成章,颂扬曹操的功德,曹操听了很是高兴。要说曹植这马屁拍得很准,让后面出场的曹丕很不好办,然而吴质却在曹丕耳旁告诉他,待会儿只要痛哭就行了,什么都不用说。

曹丕一点就通,在曹操面前哭得是昏天黑地,对曹操的眷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曹操和众人都被这场面所感动了。

刚才对曹植的良好印象被这“泪水”冲得一干二净,曹操及众人反而认为曹植的华丽词藻显得华而不实了。

人说沉默是金。是的,有时沉默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你觉得一个人多说话好呢?还是沉默好?以说话是铁,沉默是金的说法那便是沉默比多话好。人之言语即是他行为的影子,我们常因言多而伤人,言语伤人,胜于刀枪,刀伤易愈,舌伤难痊。

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且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而一个喋喋不休者,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个乘客都赶快逃离它。同时,多说积怨,瞎说惹祸。正所谓言多必失,多言多败。只有沉默,才不至于被出卖。保持沉默便是保持不伤人的最好方式。

有道德的人,绝不泛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惟有保持适当的缄默,别人将以为你是一位哲学家。

我们的说话绝对要适量,无把握的事不要乱开口,尤其当有陌生人比我们有经验和更多了解的人在座时,因为我们多说了,便是不打自招,揭露了自己的弱点及愚蠢,并失去了一个获得智慧及经验的机会。

糊涂哲学:

一个人说得少而且说得好,便可视为绅士。因此,在我们的人生中,有两种训练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沉默与优美文雅的谈吐。如果我们不会机智的谈吐,又不会适时沉默,是很大的缺憾,也是不幸的。我们常因谈话太多而后悔,所以,当你对某事无深刻了解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沉默吧!

3.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还有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你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细察老于世故的人,的确只说三分话,你一定认为他们是狡猾,是不诚实,其实说话须看对方是什么人?对方不是可以尽言的人,你说三分真话,已不为少。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方倘不是深相知的人,你也畅所欲言,以快一时,对方的反应是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你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你么?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谈,显出你的没有修养;你说的话,是属于对方的,你不是他的诤友,不配与他深谈,忠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你说的话,是属于国家的,对方的立场如何,你没有明白,对方的主张如何,你也没有明白;你偏高谈阔论,轻言更易招尤呢!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要说,而是不必说,而是不该说,与事无不可对人言并没有冲突。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并不是必须尽情向别人宣布。老于世故的人,是否事事可以对人言,是另一问题,他的只说三分话,是不必说,不该说的关系,决不是不诚实,决不是狡猾。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是,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正所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作长谈,这叫通达世故的人。

舌头是极难驯服的野兽,如果未经驯服就放出牢笼,这只野兽便会狂奔乱窜,令你后悔莫及。“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小心控制自己的言辞吧!

在这方面,刘备在《三国演义》之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中的表现堪称典范:

—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人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人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诚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汁,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厂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日:“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日:“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对于刘备的这段表现,后人评述道:“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在宗吾看来,如果对方倘不是深相交的人,你也畅所欲言,以快一时,把你的秘密全部说给别人听,实际上你也就把柄授予对方了,这样无疑为自己你埋下一颗“炸弹”。而刘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心事不要随便说出来,当别人看透或者知道你的心事的时候,你的脆弱就会暴露在别人面前。任何人若能在保守秘密这个问题上处理得当,就不会因泄露秘密而把事情搞得复杂化。

许多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肚子里搁不住心事,有一点点喜怒哀乐之事,就总想找个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掏。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坏的东西当然不能让它沉积在心里,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说,因为你每个倾诉对象都是不一样的,说心里话的时候一定要有“心机”,该说则说,不该说千万别说。

处理心事要慎重,因为心事的倾吐会泄露一个人的脆弱面,这脆弱面会让人改变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而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被别人掌握住,会形成他日争斗时你的致命伤,这一点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预防。

其次,有些心事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当你快乐地向别人倾吐这些心事时,有可能他日被人拿来当成反驳你的武器,你是怎么吃亏的,连你自己都不知道。那么,对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吧!答案还是:不可随便说出来。你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筛选,因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来的“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