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把话说得婉转动听 > 第八章 聪明人的说话方式(第2页)

第八章 聪明人的说话方式(第2页)

汉武帝刘彻有位乳母,在宫外犯了罪,被官府抓了,并禀告汉武帝。汉武帝心中十分为难,毕竟是自己的乳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自己是她用乳汁养大的。但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不处置她,有失自己天子的尊严,以后何以君临天下。思来想去,汉武帝决定以大局为重,依法处置自己的乳母。

乳母深知汉武帝的为人,知道自己凶多吉少,便想起了能言善辩的东方朔,请求东方朔帮自己一把。

东方朔也颇感为难,他想了想说:“办法也有,但必须靠你自己。”

乳母急切地问:“什么办法?”

东方朔说:“你只要在被抓走的时候,不断地回头注视皇帝,但千万不要说话,也许还有一线希望。”

乳母虽不解其中玄机,但还是点了点头。

当传讯这位乳母时,她有意走到汉武帝面前向他辞行,用哀怨的眼神注视着武帝,几次欲言又止。汉武帝看着她,心里很不是滋味,有心想赦免她,又苦于君无戏言,无法反悔。东方朔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知道时机成熟了,便走过去,对那位乳母说:

“你也太痴心了,如今皇上早已长大成人,哪里还会再靠你的乳汁活命呢?你不要再看了,赶紧走吧。”

汉武帝听出了东方朔的话外之音,又想起了小时候乳母对自己的百般疼爱,终于不忍心看乳母被处以刑罚,所以法外开恩,将她赦免了。

东方朔的正话反说终于救了乳母。

当我们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用正话反说的方法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对那些从事特殊工作的人们,在说话时更要看清对象,学会正话反说。反之,会给人带来不幸。

某护士刚从医学院毕业,怀着满腔热情到市里的一家医院实习。实习的第一天,带她的医生让他到6床通知病人,把病情好好跟病人说一下,告诉他只剩下6个月的时间了。

护士听完医生的话,就拿着6床的病历到了病房。一进病房就大声喊道:“6床的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啊,你只剩下6个月的时间了。”病人听完后一下子承受不住,当场就昏了过去。主治医生知道后狠狠地教训了她:“病人因为身体的疾病已经很痛苦了,你怎么可以这样直接就告诉他呢?万一出现什么后果,你负得起责任吗?”

我们不能评价这个护士没有能力,但是她的语言表达方式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在客客气气的社交谈话中,有时实话实说是致命伤。别误解,这不是在鼓励说谎。这里讲的是一种高深艺术。

我们必须牢记“说话莫忘看场合”,该反说时就反说。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因为受特定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在某些特定环境中说比较好,但在另外的场合中说未必佳;同样的一句话,在这里说和在那里说效果就不一样,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说话环境,才能取得良好的说话效果。总之,唯有巧妙地利用语境,做到情境相宜,才能攻破人们的心理防线。

说话要把握好时机。

4.说话要把握好时机

说话作为人们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已经告别了那种“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的人云亦云的语言时代。语言是随着人类的出现为满足表达和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社会性、工具性和符号性,其初始形成就是说话。

我们天天都在说话,但是,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使人听了全身的筋骨都感觉到舒服;有的人说起话来,锋芒锐利,像是一柄利刃,令人感觉十分恐惧;有的人说起话来,一开口就使人感觉到讨厌。所以人的面貌各不相同,而人所说的话和获得的效果,也正像面貌一样各有不同。

说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天天都在说话,但并不见得个个都会说话。说话要把握好时机。

李莲英,清朝的大太监。他为人机灵、嘴巧,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面对什么样的人物,他都能应付自如。因此,他深得“老佛爷”——慈禧的喜爱。同时,李莲英也常常帮慈禧打圆场,解脱困境。

慈禧爱看京戏,所以不断有戏班子进宫专门给老佛爷演出。慈禧喜怒无常,这些戏子们都提心吊胆。演得好了,老佛爷开心了,便赏赐他们一些小玩意,以示皇恩浩荡;演得不合她的胃口,他们时刻都有掉脑袋的危险。

一次,著名的京戏演员杨小楼率领他的戏班进宫给慈禧太后演出。这天,慈禧心情格外舒畅,看完戏后,把杨小楼召到跟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些都赏赐给你,带回去吧!”哪有赏赐糕点的,何况慈禧这人极为奢侈浪费,她一顿饭能吃200多道菜,可想而知那些糕点也绝不会少,杨小楼心想:这么多糕点,我怎么带回去呀?

于是,便赶快叩头谢恩道:“叩谢老佛爷,只是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

这话把周围的宫女、太监们都吓晕了,按慈禧的脾气,赏赐你的东西你不要,还敢要求另外赏赐,这不是自己找死吗?出乎意料,这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慈禧心情超出一般的好,并没有发脾气,只是问了一问:“那你要什么?”

杨小楼又叩头接着道:“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也想给大家露一手,便让太监笔墨纸砚侍候。只见她大笔一挥,一个硕大的福字就写成了。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慈禧的这出戏却演砸了。她把福字多写了一点。慈禧身旁的一位宫女眼尖嘴快,马上告诉了慈禧:“老佛爷,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呀!”

杨小楼一看,确实是错了。这可怎么办?若是拿回去遭人议论,一旦传到慈禧耳中,不知又有多少人要蒙受不白之冤。不拿吧,慈禧动怒,自己不会有好下场。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现场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起来。慈禧也觉得为难,确实是自己写错了,不想让杨小楼拿出去丢人现眼,但自己也无法开口要回来重新写。

站在旁边的李莲英这时候眼珠子一转,不慌不忙地走向前,笑呵呵地说:“老佛爷洪福齐天,她老人家的‘福’自然要比世人的多一‘点’了。要不怎么显示出她老人家的高贵呢?”

杨小楼一听马上会意,连忙叩首道:“老佛爷这万人之上之福,小人怎敢领呢!”

慈禧正愁没法下台,听这么一说,也就顺水推舟,笑道:“好吧,那就隔天再赐你吧!”

就这样,李莲英的一句话化解了慈禧的一次窘境。这样会说话的奴才岂能不讨主人喜欢?

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把“舌头”、原子弹和金钱称为获胜的三大战略武器,进入21世纪又把“舌头”、金钱和电脑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三大战略武器。这个比喻虽然有些牵强,但也不无道理,起码代表了两个时代的主要特点,而在这两个比喻中,“舌头”(即口才)能独冠于三大战略武器之首,可见口才的价值非同小可。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说话的重要性,进而更好地掌握说话这个随身携带、行之有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奇武器。

在一次联合国的会议上,菲律宾前外长罗慕洛与前苏联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发生了一场激烈辩论。罗慕洛批评维辛斯基提出的建议是“开玩笑”,维辛斯基立即采取了十分无礼之举。

维辛斯基说:“你不过是个小国家的小人罢了。”

罗慕洛听后便站了起来,告诉联合国大会的代表说维辛斯基的形容是正确的,但他又接着说了下面一句话:“此时此地,将真理之石向狂妄的巨人眉心掷去——使他们的行为有些检点,这是矮子的责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