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老子提出了什么观点 > 第四章 自知之明 做人的最高境界(第5页)

第四章 自知之明 做人的最高境界(第5页)

望,被别人笑话,甚至责骂。

如果偶尔未能尽如人意,或听

到背后有人非议自己,就耿耿于怀而不可终日。

如果你曾注意过别人的批

评是多么的随意,你便不会太

在意。说过的话,他人早忘了,

最在意的只有自己,所以何必

强加烦恼在自己身上,你就把

它当做是一个过客不是乐得轻

松吗?

其实,一个人将生活的焦点和生命的重心放在看别人的眼光、脸

色和喜恶上,千方百计去克忍自己,迎合别人,是非常愚蠢的,且不说千人千性,众口难调,你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即使能,也只

能扭曲自己,最终失去自己,失去自己的生活乐趣和生命价值。

说实在的,无端被人责难、被人误解、被人诬陷,有时比遭到明火执仗的刀砍斧剁还要难受,特别是当内心的委屈、愤懑、悲伤无人诉说,有口难辩时,更是苦不堪言。有的人就是这样因为“人言可畏”像阮玲玉一样走上了自我毁灭,一了百了的不归之路。

话又说回来:“坐下来说人,站起来被人说。”评价人和被人评价都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现象,哪个背后没人说,哪个人后不说人?“谣言止于智者。”不管别人怎么看你,如何说你,你大可不必太在意、太认真,更不要去理睬,舌头长在别人嘴里,说什么是他们的自由,该怎样做是你的权利。即使让他们骂个口水连天又能奈何得了你什么?

所以,人最要紧的不是争取别人怎么看你,而是要考虑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怎么才能走得更好。千万不要按别人的思维来对待自己,对待社会。什么鸣冤叫屈、怨天尤人,仇视社会等做法,只能上了别人的当,中了别人的圈套。那些存心搬弄是非的人,其目的就是要让你没有好日子过。

老子的提醒

人最要紧的不是争取别人怎么看你,而是要考虑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怎么才能走得更好。如果处处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这无疑是在为别人而活,这样的活法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要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老子o第七-章

【译文】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最好。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缺点。

有人说,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的人看对方同样渺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样的意境恐怕不是身在山脚下的人们所能体会到的吧!

许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的感到自己的强大,这种信心是不可或缺的。但不可发展为自负,否则就成了狂妄。正如空中的星星,对于尘埃来说它大如宇宙,但对于宇宙来说它小如芥豆。因此,认清自己很重要。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羚羊妈妈为什么老是教导自己的孩子要跑得快些,因为它知道,虽然自己跑得已经很快了,但还有一种叫狮子的动物跑得更快。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阳子居去徐州,在路上恰巧碰到老子。邪外相逢,阳子居自以为有学问,态度傲慢,老子便为阳子居深感惋惜,当面批评他说:“以前我还认为你是个可以成大器的人,现在看来不可教诲啦。”

听了老子的话,阳子居心里很不舒服,后悔自己为什么当时那样。

阳子居回到旅店,思前想后,觉得自己应当做得自然一些,起码要敬重长者,敬重有道德学问的老子。

于是,阳子居便主动给老子拿梳洗的工具,脱下鞋子放在门外,然后膝行到老子面前,谦虚地说:“学生刚才想请教老师,老师要行路没有空闲,因此不便说话。现在老师有空了,请您指教我的过失。”

老子说:“想想看,你态度那么傲慢,表情那样庄严,一举一动又如此矜持造作,眼睛里什么都没有,这样,将来谁和你相处呢?人,没有他人围绕着你,行吗?应该懂得:最洁白的东西好像总有些污秽的感觉,德行最高尚的人总认为自己远不十全十美。知道自己不行,你才知道自己真正行的地方。实际上,你哪个地方都不明白。”

阳子居先是吃惊,渐渐地脸上浮现惭愧的神色,谦虚地说:“老

师的教导使我明白了做人的真正道理。”

以前阳子居去徐州的路上,旅舍客人恭敬地迎送他。他住店时,男老板为他摆座位,女老板为他送手巾,大家也给他让座。虽然恭敬,彼此都不舒服。接受老子教诲后,阳子居态度随和,为人谦逊。归途住店,客人都随意地和他交谈,他也感到和大家相处得很亲切。

人性丛林,芸芸众生。你可能以为自己很是成功,颇为了不起。但走出去一看,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更大,外面的天空更加高远,周围的人群中更有奇人高手。面对这些高人与强手,有些人不知如何应对。怎么办呢?

o其实,老子早已为我们指出了方向:“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十分了不起,对人要谦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