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泰山刻石
周勃诛吕
吕后死后,周勃,曹参等人重执“白马盟誓”大旗,起兵诛吕,并废除了吕后所立假惠帝子婴,拥立刘邦子代王刘恒为汉文帝。周勃诛吕,迎立代王,不仅还朝政与刘氏家族,还开启了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文景之治”。
◆吕后之印
◆周勃像
延伸阅读
汉文帝与元宵节
公元前179年的正月十五那一天,刘恒正式登上皇帝宝座,是为汉文帝。刘恒能当皇帝,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惊喜之余,为了纪念“诛杀诸吕”换来的太平气象和自己登基为帝,汉文帝从即位后的第二年起,每年的正月十五之夜,都会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就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司马懿政变
公元249年春,司马氏父子趁曹爽陪同幼主外出谒祭之机,发动政变,并把整个曹爽集团,诛灭三族。此后,司马懿开始独掌曹魏中央大权,为后来的司马氏以晋代魏奠定了基础。
◆三国割据图
◆司马懿像
延伸阅读
司马懿之死的民间传说
传说诸葛亮与司马懿本来是同学,老师把一本天书传给了诸葛亮,所以诸葛亮的本事比司马懿大。诸葛亮病终之前,料定司马懿会来掘墓盗书的。他了解司马懿有用手指头沾唾液翻书的习惯,于是将“天书”的每页上都涂上毒药,终使司马懿翻书之时中毒而死。
尔朱荣乱魏
新兴军阀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杀死胡太后和大批朝官。借助这场政变,尔朱荣把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政权中的汉族大家消灭殆尽,他的势力由此更加强大,从而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北魏政权转入尔朱荣之手,名存实亡。
◆鲜卑铁刀
◆北魏云冈石窟
延伸阅读
北魏残酷的母死子贵制度
北魏的宫廷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实施残酷的母死子贵制度,即后宫女性只要生下男孩就得被赐死,以避免母以子贵的情况发生。但幼子还是需要人照顾,因此就有所谓的保太后,即当保姆照顾太子,新君继位后被封为太后。北魏有三种皇太后,一种是皇帝的生母,另一种是皇帝的保姆,还有一种是前任皇帝时运气好没生儿子而活下来的皇后。
◆陶风帽立俑。南北朝
杨广弑父
公元604年7月,随文帝病重卧床,太子杨广带兵包围了皇宫,谋杀了隋文帝。随后又派人假传隋文帝要杨勇自尽的遗诏,并将其兄杨勇杀死。杨广夺取皇位,史称炀帝。而正是由于隋炀帝后来的横征暴敛,才使隋王朝的气数早早地殆尽。
◆隋炀帝像
◆隋运河图
延伸阅读
暴君杨广与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与秦代的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项大工程。可是,这么大的“形象工程”,是杨广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大表演,这是用牺牲民力的代价换取来的。这种急暴的方法和不顾民众死活的政策,不但耗费了国家的大量财富,而且直接地导致了隋王朝的灭亡。
虽然历代的诗词和评论,对于杨广开凿大运河,批评的多,表扬的少。但它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以及祖国的统一,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公道自在人心,一句话:杨广开凿京杭大运河,弊在当代,利在千秋。
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唐王朝建立的第九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诛杀了前来上朝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渊为了避免重蹈前朝隋文帝的覆辙,便立即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居为太上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虽有杀兄逼父之过,但却从此开创了大唐盛世,继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李世民论兵文录》内页
延伸阅读
李世民与小道姑的故事
传说有一次,李世民来到老子庙祭祖烧香。老道姑派个17岁的小道姑侍候。李世民暗想:这小道姑长得真好。他一边想,一边抠手指甲,抠着抠着用手指头一弹,把一滴水弹到了小姑子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