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勇气和创造力,会毁灭一个人的个性,使他的心灵变得软弱。遇事便生恐惧、在工作上受恐惧心理的支配、凡事有不祥预感的人,其工作效率一定很低。从古到今,恐惧这个恶魔败坏了无数人的事业。
许多人遭受着恐惧的痛苦,而最坏的一种恐惧就是时时预感着某种不详的事情降临,这种不祥的预感会笼罩着一个人的生命。他们恐惧将遇到不幸的灾祸,恐惧将失财失业,恐惧遇到意外的悲剧,他们还恐惧患上危险的疾病。如果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又惟恐发生火车出轨、轮船沉没等等惨剧。总之,他们头脑里满是不幸与危险。
我认识一个人,从小就担心病痛、害怕自己会患上疾病。他的全部生活都沉浸在对疾病的恐慌之中,他时常为一种决不会在他身上发生的疾病而苦恼。如果他受了些风寒,他便断定自己就要患风寒症了;如果他的喉咙有些微痛,他就认为是扁桃体发炎了,他就担心会无法下咽食物;如果他在畅饮后心头有些悸动,他就惶惶然以为将患严重的心脏病了。世界上像这种神经过敏的可笑之人,不知道有多少。
恐惧会减短人的寿命,因为恐惧会破坏生理上的平衡、减弱人体的生理机能。恐惧会无形中对身体发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的人,往往容易衰老,甚至容易死亡。在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被恐惧埋葬了生命,因恐惧错乱了的神经,因恐惧引发了可怕的悲剧。
恐惧是最有害于人的东西,它对人没有一点益处,所以,我们要如同弃绝不良行为一样把恐惧这个恶魔从我们的生活中赶走。
有一次,里德在澳洲的一个漂亮饭店里,看着游泳的朋友们在阳光下嬉戏,忽然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涌上心头。里德告诉他们,自己怕晒黑,所以不想—卜水。朋友们笑着怂恿他:“不要因为怕水,你就永远不去游泳……”
阳光溅在朋友们水滑滑、光亮亮的肌肤上,他们像海豚一样骄傲地嬉戏着,而里德其实并不想只是躲在没有阳光的阴影里看着他们快乐。他觉得自己是个懦夫。
一个月后,朋友邀里德到一个温泉度假中心,他鼓足勇气下水了。
里德发现自己没想象中那么无能,但他不敢游到水深的地方。
“试试看,”朋友和蔼地对他说,“让自己灭顶,看会不会沉下去!”
“你说什么?”里德还以为他这个游泳高手故意开玩笑。
里德试了一下。朋友说得没错,在我们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想要沉下去、摸到池底还真的不容易。真是奇妙的体验!
“看,你根本淹不死,沉不下去,为什么要害怕呢?”
里德被上了一课,若有所悟。从那天起,他不再怕水,虽然目前不算是游泳健将,但游个四五百米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不能自己除掉恐惧,那样的阴影会跟着你,变成一种逃也逃不了的遗憾。
对于消除恐惧来说,人们精神上的天然解毒药是最有效的。解毒药是什么呢?就是勇敢的精神、豁达的思想、自信的观念和乐观的态度。不要等恐惧的思想深深地侵入你的脑髓后,才去用那解毒药。一旦你先用勇敢的精神、豁达的思想、自信的意念和乐观的态度填充了你的头脑,恐惧的恶魔就无法侵入。
当不祥的预感、忧虑的思想,在你心中发作的时候,你切不可纵容它们,使之逐渐滋长蔓延。你应当立即转换你的思想,向着与恐惧忧虑相反的方向去想。如果你正为自己的软弱、自己的准备不周、自己可能的事业失败而恐惧,那么你就得立刻改变你的思想,你要确信你是多么的坚强、多么的有能力、多么的有把握,并且完全有充分的准备来应付更大的事情。唯有抱着这种思想的人,才能步步向前,出人头地。
恐惧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勇气和创造力,会毁灭一个人的个性,使他变得不堪一击,而自甘卑微。
缺陷是可以补救的
人的身体和思想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身体实为我们的思想所支配。身体是否健全完全依赖于我们的思想是否健全。
对于一个人来说,身体缺陷确实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可你不能因此而自卑消沉。既然缺陷无法改变,那么就要正视它,把它当成前进的动力。这样一来,缺陷也就有了价值。
“假如我能站起来吻你,这个世界该有多美啊!”
这句话是张海迪对自己的丈夫说过的一句话。可是,张海迪不能站起来,命运让她坐在轮椅上过她的一生。那么,在张海迪的眼里,这个世界就不美了吗?不是,在张海迪的眼里,这个世界依然美丽,只是自己只能坐在轮椅上欣赏这个世界的美丽。缺憾并不妨碍她笑对世间的心情。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有一个令许多健全人都羡慕的温馨的家。她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疾逃避世人的目光。相反,她更注重与人的沟通。她会让别人给她倒水、会让人帮她拿放在高处的东西、会让人推着她出席各种活动……她丝毫不会觉得自卑、羞于见人,而是认为“你是健全人,帮助我是应该的”。所以,她活得洒脱、活得幸福。
幼时的张海迪与常人无异,爱唱、爱跳、爱玩、爱闹。但不幸在她5岁时降临了,她被确诊为脊髓血管瘤,经过了多次脊椎穿刺之后,病情仍不见好转。
1973年,全家人从农村返回莘县县城,那时的张海迪最想要的就是工作,她盼望能早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但由于身体残疾,张海迪一直待业在家。为此,她曾给党中央、国务院、省委写信,请求他们关心一下残疾人的生活与工作,可是一封封信都像泥牛入海,一点音讯也没有。深深的自卑感困扰着她,特别是当她无意间发现了自己的病历卡,“脊椎胸五节,髓液变性,神经阻断,手;术无效”的字迹赫然映入眼帘时,张海迪萌发了轻生的念头。
但在家人的帮助下,张海迪的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
冷静思考之后,张海迪学起了针灸,诊断并为周围的人治病。在不断的学习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她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并从自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最终活出了自信和光彩。
人心情沮丧绝望,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无比阴暗惨淡的时候,如果有好运突然降临,或者有一位多年未见、渴念已久的好友光临,或者能到风景诱人的郊外去畅游一番,那么我们的精神创伤,便可以完全治愈。如果在外出旅行时,见了一派美丽迷人的景色,而且这种景色曾经在书本上见过,而且为平生所渴望,那么,这样的美景往往会解除人的忧虑。
有许多人往往一方面感到自己很有才能,而同时又觉得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有缺陷,由此担心自己无法发展,因此闷闷不乐。但这种思想其实是成功的绊脚石,它会破坏一个人成就伟业的自信心。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有弱点和缺点,这完全是能够补救和加强的。
通常来说,智力会因运用而有所改变,比如用得越多,智力就越敏锐。在这一方面,住在城市的人往往和住在乡间的人有所差别。住在城市的人日常接触的事情比较多,于是他们的智力见识往往就比住在乡间的人发达,他们的思维也比住在乡间的人更敏捷,他们的行动也比住在乡间的人更迅速。究其原因,这是由于不同环境的影响。
如果你在某个方面的才能上有缺陷、有弱点,你就应该在那些方面多加努力,把自己的思想常集中在那些方面,多加思索。这样,思想常常集中的地方就会渐渐变强。所以,常保持着积极的、自信的、活跃的思想,往往就会增强我们的精神机能;而反之,怀疑、恐惧、缺乏自信的思想就会削弱我们的精神机能。
如果你有主意不坚、优柔寡断的毛病,那么你只要常常抱着一种坚决的态度,常常怀着做事敏捷、决策果断的信念,就可以补救犹豫不决的缺陷。
很多人的心灵,都为“无知无识”和“迷信”所拘束,为恐惧、怨恨、烦恼和其他情感所限制,因此他们发挥不出自己固有才能的十分之一,而他们的精神也不得自由。这样,用健全的思想、正确的思想指导行动就成为不可能。
但你如果领会了“习惯成自然”的道理,便不难补救上述种种缺陷。方法无他,就是从头做起,反其道而行之。
事实证明,去做那种不适合自己的、而且自己从未想到过的职业,有可能妨碍一个人才能的发展。如果由于职业的原因而使一个人的才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那是很可惜的。
将来的思维科学会指导人们,怎样去阻止与消除我们精神上的种种不健康状态,教会我们怎样去补救自己的弱点。脑部细胞的平衡发展,才会生出巨大的力量来;而片面的发展实乃人生的一大缺陷,也是人类幸福的一大障碍。
常保持着积极的、自信的、活跃的思想,往往就会增强我们的精神机能;反之,怀疑、恐惧、缺乏自信的思想就会削弱我们的精神机能。
了解自己是人生的第一课
你了解自己吗?涉世之初,了解自己是人生的第一课。你的层次、境界、气质、地位的高低,全在于大脑中的那个“我”。
全然了解自己,就会知道自身的条件,就会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可以做的,就会随着自己胸中熊熊的烈火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