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可以避免个人价值在人力市场中处于被人“待价而沽”的尴尬劣势,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而且还在于提高个人做选择的决定权。有调查数据显示,在职场中工作超过5年以上而需要换工作的人中,依靠人脉资源调动工作的超过了70%。
“家和万事兴”。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夫妻关系的好坏,决定了你与子女关系的好坏,而家庭关系给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定下一样的模式。同样,我们与上司事、同及雇员的关系是我们的事业成败的重要原因。一个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技能,再有知识,也得不到施展才华的空间。
人脉资源在我们中国更为重要了,如果我们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就需要尽早建立自己的人脉资源网。如果我们的人脉下有平民百姓,上有达官贵人,而且,当我们有事需要帮忙时,有人为我们铺石开路,两肋插刀;当我们有喜乐尊荣时,有人为我们摇旗呐喊,鼓掌喝彩,我们就能感到人脉的力量!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总之,兴衰成败源于人脉。
广结人缘,其实就是在给自己制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只要在社会中生存,不管什么人,都离不开与别人交往合作。
在一家大公司做销售经理的陆军,两年后他辞了职,允许他继续使用公司配备的手机号码是提出的惟一请求。陆军说:“在这家公司工作两年,人脉是我惟一的资源。如果换了手机号,原来的朋友、客户很可能找不到我,那我就真是一无所有了。”
陆军多年来以“人脉”和政府关系为资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赢得了丰厚的回报。
辞职后,陆军摇身一变成为某一个工业园的高级顾问,月薪5万。他的目的当然不在于此,所谓顾问,其实就是向那些有兴趣到这个工业园投资的商家宣传,介绍合适的项目,最终说服其在工业园区投资设厂,并为他们争取尽可能优惠的条件,从而赚取不菲的佣金。
陆军在这家公司工作的第一年,就结交了很多企业老总和政府要员,他和该市的一位副市长的交情就是从那儿开始的。
在政府眼里,陆军的经历相对简单,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政治保障。陆军渐渐的成了有名的“热心肠”,经常有“慕名”找上门来的新厂商,这当然会消耗他一些时间和金钱,但他说:“对于我这种靠人脉吃饭的人,这是必要的投资。”
陆军短时间内就为工业园区陆续引进了几个大项目投资。后来,他还同时兼任附近几个工业区的顾问。他名片上的顾问头衔每增加一个,收入就增长一倍。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因此,在构建人际关系网时,绝对不能太单一,也不要完全局限于具有共同爱好与兴趣的人中间或自己的同行。最关键的是要能做到优势互补,既能使自己的优势为其他人提供必要的帮助,也能使其他人的优势对自己发生作用和影响。
“一流人才最注重人缘”,这是商界的句名言。其实这句话倒过来应该说:“最注重人缘的人,才能成为一流人才。”的确,人脉是很微妙的东西。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所接触的大小人物都很可能影响到以后的工作。假如我们能和许多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成为在事业上帮助我们的朋友,在生意上照顾我们的顾客,这样一来,相信我们的事业也一定会非常成功。
6.摆正心态,不抱怨对手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励,并且随时随地都充斥着的竞争使我们无处可逃,那一张张曾经面带笑容的脸庞,在竞争中也会变得有几分生硬、几分尴尬尴尬。人生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对手,无论竞争多么激烈的对手,竞争过后都会有联合的可能。不抱怨对手,摆正心态,让心绪变得平和,使自己能理解别人,这样无论成败我们都是英雄。
那种动辄就兵刃相见的血肉搏杀在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了,但确实还有敌对的一方:在事业上,我们的对手可能会更多;在恋爱上,我们可能有情敌。在诸种情况下,首先我们应当看清他是否是真正的对手。如果是,我们就应当正大光明地和他决斗并设法战胜他;如果不是,我们就不应当对他怀有敌意。
当然,这里的“决斗”绝不是指用暴力,而是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与对手“竞争”,争取在公平和坦诚的氛围中,看谁能夺得最后的胜利。
竞争是人类社会和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良性的、积极的竞争是值得肯定的。《论持久战》中说:“(竞争中)由于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可以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化优势为劣势,化主动为被动。”竞争本身是才能、智慧的比赛,同时也是人格、品德的比赛。在竞争中,竞争者一方面要不怕嫉妒,不怕强者,力求争先,敢于争强;另一方面,又需要善于同他人互助、协作,增长群体情感和合作精神。
事实上,竞争本身就要信息交流、互助、友谊鼓励和支持,情绪安慰及紧张后的娱乐,在交际和协作中得到知识,增长经验,提高取得成功的胜算。
无情地抽打在我们的身上的对手的皮鞭,疼痛透骨。按正常常理,我们难免会对他恨之入骨,但真正讲策略、有眼光、有胸怀的人,会做到倒戈反击,化敌为友。所谓“夺人钢鞭还打人”,容纳对手为己所用,等于手中又多了一件制伏对手的利器。
大将典韦在宛城之战中,为救曹操,身负重伤,力战群敌,悲壮地阵亡。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在战斗中丧生,就连曹操本人也被暗箭射中,险些丧命,败局可谓惨不忍睹。这时候曹操与对手张绣可谓仇深似海。但当张绣经贾诩劝导投奔曹操时,曹操还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以前的怨隙不要把它记在心上”。“相逢一笑泯恩仇”,曹操不但没杀张绣,反而封他为扬武将军,并与他结为儿女亲家。张绣非常感动,从此竭心效力,为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把握,怎样去理解。要想赢得对手的尊重,就要去尊重自己的对手。如果我们能够“忍让三分”,多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对手也就自然看到了自己的高尚品德,并愿意与我们深交了。
“没有永久的对手,也没有永久的朋友,有的只是永久的利益。”这是英国首相丘吉尔说的话。而且他一生都在奉行这句话,在用人方面更是如此。丘吉尔作为保守党的一名议员,历来非常敌视工党的政策纲领,但当他执政时却重用了工党领袖艾礼,自由党也有一批人士进入了内阁。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在保守党内部,对前首相张伯伦没有以个人恩怨去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他很好地团结了众多对手,不计前嫌,显示了他宽阔的胸怀和高明的用人之术。
在张伯伦担任英首相期间,曾再三阻碍丘吉尔进入内阁,他们的政见非常不合,特别是在对外政策上,丘吉尔和张伯伦的意见很不统一。后来在对政府的信任投票中张伯伦惨败,社会舆论赞成丘吉尔领导政府。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组建政府过程中,丘吉尔坚持让张伯伦担任下院领袖兼枢密院院长。这是因为他认识到保守党在下院占绝大多数席位,张伯伦是他们的领袖,在自己对他进行了多年的批评和严厉的谴责之后,取张伯伦而代之,会令保守党内许多人感到不愉快。丘吉尔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以赢得这些人的支持,决定留用张伯伦。
丘吉尔的决策在后来的事实中证明,是很英明的。当张伯伦意识到自己的绥靖政策给国家带来巨大灾难时,他并没有利用自己在保守党的领袖地位来给昔日的对手丘吉尔找麻烦,而是以反法西斯的大局为重,竭尽全力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对丘吉尔起到了较好的配合作用。
正确地对待在人生过程中的竞争,必须注意同对手的联合协作,人生的积极竞争,是在共同进步、幸福前提下的友好竞争。这种竞争本质上是一种竞赛,既要有求胜、成功的强烈愿望,又要搞好协调、协作,以正当的手段和方式进行竞争,以利于共同进步和共同事业的发展。
朱小玲很喜欢中国历史,经常学习研究古代人的智慧。她是一个不甘平庸的女性。1981年,从西安邮电学院毕业后,朱小玲被分配在成都市邮电局从事技术工作。因为文笔漂亮还时而在省报上发表一些文字,颇得领导的赏识。
工作稳定,工资不少,时常还有些大大小小的工作宴,按一般人的眼光来看,着实可以令许多人羡慕不已。但朱小玲并不满足这种平淡无奇的工作。她想如果就这样走下去,什么都按部就班,在局里一些年长者身上就可以看到自己以后的影子,生活已被预见到了,多没意思啊!这正是一叶知秋。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人们以拥有传呼机为荣,虽然不菲的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但她敏锐地看到腰挂传呼机,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必然的趋势。于是,她利用本地维修站情况的优势及自己熟悉通讯产品的进货渠道,毅然办理了停薪留职的手续,成为了第一批下海经商的弄潮儿。
一间沿街的40平方米左右的门面,很快就装修一新。朱小玲跑了南方的几个大城市,带回了十几个传呼机。
传呼机的式样在那时候还不是特别丰富。只有单调的两三种样式。然而比电信局营业大厅所卖的传呼机便宜,而保修期也有相同的优势,没有多长时间她店里的十几个传呼机就销售一空。就在最后一个传呼机售出之后,朱小玲兴奋得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就又奔赴南方。随着进货量的加大以及产品外形的增多,小玲的生意可谓是红红火火,一帆风顺地发展壮大起来。
在回想当初的下海,她说:“当时我并不是没有后顾之忧的,所以只办了两年的留职停薪。其实那时我的收入还算可以,单位也准备提拔和重用我,但是每天‘早八晚五’的工作实在单调至极,所以我决定出来闯一闯,好歹算是尝试,如果实在不行还可以回原单位继续上班。开始我的目标只是要求每个月的收入比在单位多一些就可以了,我主要是希望有一个自由的能发掘自身潜能的工作空间。这些年我做得还是比较愉快的,现在干这行的已经太多了,竞争一激烈,利润就薄。我已决定把这个店给我的侄子打理了,我准备休整一下,再考虑下一步的投资。我的成功,其实还得益于我对中国历史的研究,特别是中国历史中的那些军事智慧,我把它充分地利用到了商场上,在商场竞争中,我懂得要见机行事,不能强而攻之。”
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机会的宠儿,但是,机会并非垂青每一个人。在前进中,只有耳听八方,眼观六路,才能占据最有利的竞争制高点,帮助我们指引通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