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生活中必知的130个心理学常识有哪些 > 第8章 清除心灵的阴霾(第7页)

第8章 清除心灵的阴霾(第7页)

告别痛苦的泥潭

如果碰到不顺利的事情,我们已处于无可改变的不如意境遇的时候,这时,不能退缩,而应勇敢面对,并且从容地由不如意中去发掘新的道路,这样才能解脱出来,获得新生。

外表的快乐有时看起来言不由衷,快乐在于内心。真正的快乐就是知足,发自内心的喜悦。人生的一个共同目标就是要快乐,就像我们小时候读到的童话故事人物一样,大部分的人都希望从此以后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他们不要别的,只要享受快乐。

一个少妇去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老艄公救上了船。

艄公问:“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寻短见?”

少妇哭诉道:“我结婚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不幸病死。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艄公又问:“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说:“那时候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少妇听了艄公的话,心里顿时敞亮了,便告别艄公,轻轻松松地跳上了岸。

格林夫妇带着两个儿子在意大利旅游,不幸遭劫匪袭击。如一场无法醒过来的噩梦,7岁的长子尼古拉死于劫匪的枪下,就在医生证实尼古拉的大脑确实已经死亡的10个小时内,孩子的父亲格林立即做出了决定,同意将儿子的器官捐出。4小时后,尼古拉的心脏移植给了一个患先天性心肌畸形的14岁孩子;一对肾分别使两个患先天性肾功能不全的孩子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一个19岁的濒危少女,获得了尼古拉的肝;尼古拉的眼角膜使两个意大利人重见光明。就连尼古拉的胰腺,也被提取出来,用于治疗糖尿病……尼古拉的脏器分别移植给了急需救治的6个意大利人。

“我不恨这个国家,不恨意大利人。我只是希望凶手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格林,这位来自美洲大陆的旅游者说,嘴角的一丝微笑掩不住内心的悲痛。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的庄重、坚定、安详的面容,和他们4岁幼子脸上小大人般的表情,尤令意大利人灵魂震撼!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但事件发生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尊与慷慨大度,令人们深感敬佩。

面对以前痛苦的遭遇,若能以宽容之心去看待,不幸便将会远离我,要随遇而安。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一生中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人生遭遇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八九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过的办法,就是使自己“随遇而安”。

“悲观的人即使在晴天,也如同生活在阴天里。”这是哲人常说的一句名言。换个角度看,乐观是一个人获得美好生活的源泉。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一种心情,能让我们感觉到一切都是美好的,那就是保持乐观的性格。

真正拥有乐观性格的人,他的生活一定会富有情趣;快乐不是赚来的东西,也不是应得的报酬。快乐只是“我们思想愉悦时候的一种心理状态”。快乐不是道德的产品,就像血液循环不是道德的产品一样,但血液循环与快乐两者却都是健康与生存的必需品。

与之相反,拥有悲观性格的人,则会天天躲在阴沉、消极的世界中生活。

歌曲之王舒伯特说过:“只有那些能安详忍受命运之捉弄者,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当我们处于无可改变的不如意境遇的时候,只有勇敢面对,并且从容地由不如意中去发掘新的道路,才是求得快乐宁静的最好办法。

自我的感觉大多源自于他的生活态度,这对每一个人都一样。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到某个时候我就快乐了”这种心态,你最好尽量改成让自己此时此刻享受到满足感。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尽情享受眼前的时光,不要浪费精力为未来虚构理想。

为自己的心灵松松绑

不要束缚自己的心灵,要放飞心灵的自由,这样我们才能在轻松的心境下收获更多。

很多时候,人总是面临两种期待:自己对自己的和别人对自己的。两种期待都在塑造我们的人格,尤其是后一种。当我们在他人特别是互动的另一方的期待下如此这般地创造和扮演自己所选择的角色时,他人的期待就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有人必须做出忍气吞声的样子以完成下属的角色;有人必须时刻气宇轩昂以维护偶像的气质。

小文在朋友担任老总的公司里供职,为了朋友的信任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几次大的业务活动中表现出色,深为老总赏识。但是后来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她和老总在很多公司的企划和问题的处理上看法不一,甚至分歧很大。小文不愿因为彼此的意见不合而伤了她们多年来的友情,但也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事。她向别人诉说,那段日子她像钻进了一个没有门的围城,很困惑,她不停地问自己该怎么办。

她的另一个朋友给她讲了琴手谭盾的故事:谭盾初到美国时,只能靠在街头卖艺生存,那时有一个最赚钱的地盘——一家银行的门口。和谭盾一起拉琴的还有一个黑人琴手,他们配合得很好。后来谭盾用卖艺的钱进入大学进修,十年后,谭盾已是一位在国际上知名的音乐家了。一次他发现那位黑人琴手还在那家银行门前拉琴,就过去问候。那位黑人琴手开口便说:“嘿!伙计!你现在在哪个最赚钱的地盘拉琴?”

故事告诉人们:人,必须懂得及时抽身,离开那些看似最赚钱却不能再进步的地方;人必须鼓起勇气,不断学习,才能开创出生命的另一高峰。

听完故事,小文似乎有些如释重负。后来听说她提出了辞职,再后来遇见她时,她说:“生活真是公平,我现在有了自己满意的工作,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财富,而我的朋友也用她的机智走向了另一条成功的道路。放弃不但使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坚固,还成就了我们各自的事业。”小文的经历应该给我们以启迪。

很多人不愿意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虽然这些东西给你带来过快乐,但是它就像手中的沙子,你越想把它抓得紧,它就越是从你的指缝中溜走。其实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它能让你更加快乐。

有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书,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

不久,一家公司录用他为程序输入员。这实在是大材小用,但他仍干得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这时,他亮出学士证,老板给他一个与大学毕业生相称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他亮出了硕士证。老板又提升了他。

再过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的能力还是高人一筹。经了解,才知他是博士。这时,老板对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面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在协调两种期待的策略上,那位留美博士的反序安排,给人的启迪意味深长。

人们在尘世的喧嚣中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各自的奔波劳碌,像蜜蜂般振动着生活的羽翅,难免会有种种不安。只要平静地对待取舍,放弃应该放弃的,轻松地放飞自己的心灵,用一种乐观的情绪观察周围的一切,就会发现,其实,置身于尘世的喧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过于沉重地审视尘世的喧嚣而使自己的心境躁动着喧嚣。

由钢筋水泥簇拥而起的高楼将狭长的影子倾覆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空中纵横的电线密如蛛网,偶尔栖落几只可爱的小麻雀,远远望去,如活蹦乱跳的音符,透过喧嚣,竟给人以一种恬淡澈明的美妙。

心灵澄澈才会灵动,因灵动而产生轻松而美妙的韵律,这是一种奇特的透射能量,能穿越光怪陆离的霓虹与灯红酒绿,穿越红尘沉浮与大悲大喜,化解喧嚣于无形之中。

放飞心灵的自由,我们才能在轻松的心境下收获更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