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人性的弱点 简书 > 第三章 职场不败的策略(第4页)

第三章 职场不败的策略(第4页)

或许有人会怀疑地说:“以这种手法,用在诺斯克力夫、约翰·洛克菲勒和富于情感的小说家身上,或许会有效……可是,朋友,你这种方法,用在那些不可理喻的人身上,是不是一样有效?”

是的,这话很对,没有一样东西,能在任何情形下,产生同样的效果;没有一样东西,能在所有人身上都发挥效力。但是你若满意你现在所得到的结果,那又何必再改变呢?假如你认为不满意的话,那就不妨试验一下?

无论如何,我相信你会喜欢我从前一个学员汤姆斯所讲的一个真实故事:

某一家汽车公司,有六个顾客拒付修理费的账,他们并非不承认那个账目,而是认为其中有些账写错了。可是每一项租车或是修理的账单上,都有他们的亲笔签字,所以公司认为这些账是不会有错的。

下面是那家汽车公司会计部职员去索款时所采取的步骤,你看他们会不会成功?

1.他们拜访每一位顾客,并且坦白地对他们说,他们是公司派来索取积欠账款的。

2.他们很清楚地表示,公司方面绝不会弄错,所有的错误,都该是顾客负责的。

3.他们暗示,对于汽车方面的业务,显然公司要比顾客内行得多。所以,就不需要做无谓的争辩。

结果,他们争论起来。

采取这些方法,能使顾客们心甘情愿付出钱来?你不妨自己从这个问题上去找出答案来。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那位汽车公司会计部主任该派出一队“法律人才”去应付才是。幸亏这件事被总经理知道了,这位总经理查看那几位欠账主顾过去付账的记录,发现他们过去都是按时付款的。总经理发现到这个情况后,相信错误一定是出在公司方面——收账的方法不对。所以,总经理把汤姆斯叫去,要他去收那些无法收回的“烂账”。

这是汤姆斯先生所采取的步骤——

汤姆斯自己这样说:

1.我去拜访每一位顾客,同样我也去索取一笔积欠很久的账,可是,我对这些只字不提。我解释说,我是来调查一下公司对顾客的服务情形。

2.我明白地表示,在尚未听完顾客所说的解释前,我不会发表任何意见。我告诉他们说,公司方面也不是绝对没有错误的。

3.我告诉他们,我只是关心他们的汽车。我相信他们比谁都了解自己的汽奉,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先听从他们的意见。

4.我让他们尽量倾吐他们的意见,我静静地听着,对他们表示十分的同情——当然,这也是他们所希望的。

5.最后,那些顾客似乎心情缓和下来,我要他们把这件事公平地想一想,当然我想激发他们高尚的动机,所以我这样说:

首先我想让你知道,我也觉得这件事的处置并不适当,你已受到我们公司上次派来的代表的打扰而被激怒,并且给你造成了很多的不便。那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我感到很抱歉!我代表公司方面向你道歉。我听了你刚才所讲的话后,我不能不为你的忍耐和正义所感动。

就由于你的宽大胸襟,我才敢请你替我做点事情——这件事你会比任何人做得更好、更合适。同时,你也比别人更清楚。

这是我给你开的账单,请你细细查看一下,什么地方记错了,就像你是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在查账一样,我请你全权做主,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位顾客修改了账单吗?当然,而且削减了不少,这账单的金额范围是一百五十到四百美元,这位顾客付了最低额吗?是的,他有权这么做,他拒绝为那些不明的费用多付一分钱。但是,其余的五位都尽可能多付,不让公司吃亏。事实上最终的结果是,两年之内,我们又卖了六辆车给这六位顾客!

汤姆斯先生接着说:“经验告诉我,当你应付顾客不得要领时,最完善的办法,就是在你心里要先有这样一个观点存在——你要把他当成是恳切、诚实、可靠的,而且他是极愿意付账的人。一旦使他相信那账目是对的,他会毫不迟疑地乐意还债。也就是说,人们都是诚实的,而且愿意履行他们该有的义务。

像这类情形,例外的很少,我相信,就是一些难对付的人,如果你使他感觉到,你认为他是那么的诚实、公道、正直,大多数时候,他也会给你有像你所给他的同样反应。”

激发获胜的欲望

成功金言:

如果我们想要完成一件事,必须鼓励竞争,那并不是说争着去赚钱,而是要有一种胜过别人的欲望。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喜爱竞争。因为那是个表现他自己的机会以证明他的能力、价值胜过别人。

斯华伯管理下的工厂中,有一位认真负责的厂长,但他无法使他管理的工人完成计划的生产量。

斯华伯问那个厂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像你这样一个能干的人,竟不能使那些工人达到工厂预计的生产量?”

厂长回答说:“我也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我有时用温和的话鼓励他们,有时不得已去斥责他们,甚至于用降职、开除来恐吓他们,可是那些工人就是不肯辛勤工作。”

他们谈话的时候,是日班快结束,夜班要开始之时。

斯华伯向那厂长说:“你给我一只粉笔。”他拿了粉笔,走到快下班的工人处,问其中一名工人:“你们这一班,今天生产了几个?”那工人回答说:“六个。”

斯华伯听到后一句话也没说,就在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六”字,便走了。

夜班的人来接班,看到这个“六”字,就问是什么意思。

日班的工人说:“大老板刚才来这里,他问我们今天生产了几个,我回答是六个,他就在地板写了这个‘六’字。”

第二天早晨,斯华伯又去工厂,发现夜班工人把“六”字拭去,改写上一个大大的“七”字。

这天,日班的工人,看到地上已换上一个“七”字。他们感到夜班工人的工作效力比日班工人强。哦,真的?是的,那就行了——他们要比夜班工人有更好的工作效果表现,就更热心、勤快地加紧他们的工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