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厚黑学李宗吾名言 > 第六章 出言谨慎把好嘴门(第6页)

第六章 出言谨慎把好嘴门(第6页)

段秀实任泾州刺史;时值年馑,盗贼蜂起,人心惶惶。王童之暗中勾结若干吏卒,预定某日五更黎明起事,反叛朝廷。

当晚,段秀实接到密报,他仍镇定自若,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天黑后,秀实召见打更夫,告诉他们,每到起更时,必须先来见他。

秀实就把每一更的时间延迟,不到四更天已亮了。乱党大出意外,彼此间又无法联系,不敢轻举妄动,叛乱计划无法实行,秀实随即在城里严密搜查,清出了叛乱分子,一网打尽,

泾州城的治安很快好转。

将计就计的实质,就在于能够顺应敌意,因势利导,在敌人所设的圈套之外再加上一套,在敌人所挖的陷阱之外再挖上一阱,从而让敌人在实施自己的计划中落入我手中。《纂辑武编》中说,“苟(假如)敌人料我,当顺其所料,伏兵待之,以诈示之,俟彼出师,则发伏收之(指用伏兵收拾它)。”

将计就计没有一个固定的表现形式,只是适应着对方所施的计谋而灵活的变通。在实施的过程中,表面装作中了敌人的计策,实际上是为了隐蔽住自己的企图。当曹操“示形”于西北而攻其东南时,贾诩便迎合着曹操的心理,采取了虚守西北,设伏东南的对策。倘若贾诩没有西北之“虚形”,曹操就会另做打算了。将计就计,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应变决策,前提是看出了敌人的企图。由此可以看出,指挥员在战争中与敌人的斗智斗谋,识计和用计是相辅相成的,正像知己与知彼相辅相成的一样。

黑白经:

明知应故昧,看透不说透!这种明知故昧的糊涂,无论是在军事、政治、外交,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被人采用,而且只要“昧”得深、昧得巧,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6、少说多听,以白制黑

厚黑学认为沉默是金。诗云:“此时无声胜有声。”默默无言反而会使对方摸不着边际,高深莫测,使其慑服,老子曰:“大辩不言”也就是这个道理。过去,心理学家常常认为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事情讲出来,告诉别人,但现在人们逐渐发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有时更需要忍耐和沉默。沉默不是无奈,不是软弱,而是:—种内在的抗争,能起到舌头无法起到的作用。

生活中,狭义的沉默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即缄口不语。广义的沉默则是不通过言语,而是综合运用目光、神态、表情、动作等各种因素,或明或暗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生活中,沉默具有丰富的内涵,作用也十分明显。一是沉默可以用来避免冲突升级。二是沉默可以用来作暗示性表态。这里有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农民牵着一匹马到外地去,中午走到一家小酒店去用餐,这时一个商人骑着一匹马过来,也将马往同样一棵树上拴。农民见了忙说:“请不要把你的马拴在这棵树上,我的马还没有驯服,它会踢死你的马的。”但那商人不听,拴上马后也进了小酒店。

一会儿,他们听到马可怕的嘶叫声,两人急忙跑出来一看,商人的马已被踢死了。商人拽住农民就去见县官,要农民赔马。县官向农民提出了许多问题,可问了半天,农民装作没听见似的,一字不答。

县官转而对商人说:“他是个哑巴,叫我怎么判?”商人惊奇地说:“我刚才见到他的时候,他还说话呢。”县官接着问商人:“他刚才说了什么?”商人把刚才拴马时农民对他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县官听后将惊堂木一拍,说:“这样看来是你无理了,因为他事先曾警告过你。因此,现在他是不应该赔偿你的马。”

这时农民也开了口,他告诉县官,之所以不回答问话,是想让商人自己把事情的所有经过讲清楚,这样,不是更容易弄清楚谁是谁非吗?

沉默会产生更完美的和谐,更强烈的效果,就好像音乐中音符与休止符一样重要。这其实也是一种很高明的糊涂术。因此,在日常交际中,遇到自身难以说清是非的问题时,不妨也像这位农民一样,以无言应喧哗。

常看恐怖片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往往是那些落一根针都能听见的寂静无声。这个道理在恐吓中也颇为灵验。在生活中对某些气势汹汹来找碴的人,如果你不动声色,不理不睬,便会产生比以硬对硬更大的震慑力量,也就是说沉默成为最为强硬的武器。

日本航空界的二位绅士曾用此法,击败了美国一家企业一些精明强干的人。

谈判刚刚开始,美国公司的谈判人员介绍本公司的产品。他们利用了图表、图案、报表,并用两个幻灯放映机灯在屏幕上以图文并茂,持之有据,来表示他们的开价合情合理,品质优良。这一推销性的介绍过程整整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在这过程中,三位日本商人一直安静地坐在谈判桌旁,一言不发。介绍结束了,美国方面的一位主管充满期待和自负地打开了房里的灯,转身望着那二位不为所动的日本人说:“你们认为如何?”有位日本人礼貌地笑笑,回答说:“我们不明白。”

那位主管的脸顿时失去了血色:“你们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你们不明白什么?”

另一个日本人也礼貌地笑笑,回答道:“这一切。”

那位主管的心脏几乎要停止跳动了,他问:“从什么时候开始?”

那位主管倚墙而立,松开了昂贵的领带,气馁地,呻吟道:“那么……你们希望我们怎么办?”

三个日本人一齐回答:“你们可以重放一次吗?”

结果,美国公司士气被挫,要价被压到了最低。

在人们惯用的思维里,好像谈判中只有处于优势,才能压倒对方,控制左右局面,最后取得成功。实际此言差矣。如果遇上了一个强于你的对手,向他适当示弱,或许是制胜的法宝。无知不是福气,但在谈判中,无知有时是个可供选择的手段。三位精明的日本人在不可一世的美国人面前展现了无知,以漠然对待自傲自负,使对方也安静下来,从而占据了有利的地位,最终获得了成功。这种出奇制胜的原因何在?以静制动,失其锐气,后发制人。

曹操向来都是很欣赏曹植的敏捷才思的,很想把王位传给他。而法定继承人曹丕在诗词方面比曹植相差很多,曹丕的谋士吴质却很会揣摩曹操的心理,他扬长避短,为曹丕设计了恰当的表现内容,并逐步使曹丕代替了曹植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一次,曹操要带兵出征,曹丕和曹植为父亲送行。曹植出口成章,颂扬曹操的功德,曹操听了很是高兴。要说曹植这马屁拍得很准,让后面出场的曹丕很不好办,然而吴质却在曹丕耳旁告诉他,待会儿只要痛哭就行了,什么都不用说。

曹丕一点就通,在曹操面前哭得是昏天黑地,对曹操的眷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曹操和众人都被这场面所感动了。

刚才对曹植的良好印象被这“泪水”冲得一干二净,曹操及众人反而认为曹植的华丽词藻显得华而不实了。

人说沉默是金。是的,有时沉默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你觉得一个人多说话好呢?还是沉默好?以说话是铁,沉默是金的说法那便是沉默比多话好。人之言语即是他行为的影子,我们常因言多而伤人,言语伤人,胜于刀枪,刀伤易愈,舌伤难痊。

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且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而一个喋喋不休者,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个乘客都赶快逃离它。同时,多说积怨,瞎说惹祸。正所谓言多必失,多言多败。只有沉默,才不至于被出卖。保持沉默便是保持不伤人的最好方式。

有道德的人,绝不泛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惟有保持适当的缄默,别人将以为你是一位哲学家。

我们的说话绝对要适量,无把握的事不要乱开口,尤其当有陌生人比我们有经验和更多了解的人在座时,因为我们多说了,便是不打自招,揭露了自己的弱点及愚蠢,并失去了一个获得智慧及经验的机会。

黑白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