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厚黑学李宗吾名言 > 第六章 出言谨慎把好嘴门(第7页)

第六章 出言谨慎把好嘴门(第7页)

一个人说得少而且说得好,便可视为绅士。因此,在我们的人生中,有两种训练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沉默与优美文雅的谈吐。如果我们不会机智的谈吐,又不会适时沉默,是很大的缺憾,也是不幸的。我们常因谈话太多而后悔,所以,当你对某事无深刻了解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沉默吧!

7、善意的谎言更美丽

通常情况下,在待人处世中都讲究要真诚待人,说假话最要不得。然而《厚黑学》却不这样看,不仅鼓励人们要说假话,而且要善于把假话当成真话来说。不管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世上之人个个都喜欢听好听的话。有些人宣布自己从来不说假话,这句话本身就一定是假话。当我们得到亲戚病重,获悉朋友遭难的不幸消息,我们就时常会说一些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的假话。在这个意义上,世界上没有不说假话的人。许多假话在形式上与人际间真诚相处不相一致,但在本质上却吻合于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人都不希望被否定,人都希望猜测中的坏消息最终是假的。为了人们许多合理的心愿暂时不被毁灭,假话就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了。

莎士比亚曾说过:“谄媚是煽动罪恶之鞭。”也许大家都这样认为,说谎是一种最要不得的行为,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偶尔还是需要些善意的谎言。

鲁迅先生曾以愤慨的心情写了大致如下的杂文:

一个人喜得贵子,亲朋好友都来祝贺。一个人说:“这孩子真漂亮!”于是他得到一个笑脸。另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能做大官!”于是他也得到一个笑脸。第三个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发大财!”于是他也得到一个笑脸。最后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会死!”于是众人愤怒。

鲁迅先生最后说,倘若你不想说假话,又不想得罪人,那最好是“这孩子哈哈……嗯嗯!”

站在厚黑学立场,从人们复杂的心理而言,我以为说“这孩子将来会死”的人太缺乏明智。这话是事实,可是很难听,不合于当时的喜庆气氛,而且这根本就是一句废话。谁都会死,谁都要死,这话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哦,天,还不如真的什么都没有说。坦率得过分也是愚蠢的。

爱情的山盟海誓,常常不是刻意欺骗,但真正践诺的并不多。当然.语言可以轻易说出,言是心声嘛,可感情总是会变化的。尽管有无数爱情悲剧,尽管有无数诺言不再践行,但人仍然一如既往地发誓和信誓。即使不痴迷的向不痴迷的,不痴迷的向痴迷的爱情誓言,对方仍会相信,可见美丽的谎言对对方是一副安慰剂。

对人说一些好听的话不全是谄媚或逢迎,包括对你的上级。如果你的上司确实有优点,有风度,有气魄,穿着得体,你为什么不赞扬一下呢?如果你对你的朋友说一句“你今天举止很得体”或“你今天的演讲很精彩”或“你的这篇文章写得的确很好”,这会让他高兴一阵子,并对你心怀真诚的感激,你为什么不说呢?

中国的传统是盖棺论定。我们在悼词中,听到的都是好话,然而逝者已矣,他永远听不到了。那么,这些好话为什么不在生前说给他听,给他的生命洒上一点阳光呢?

中国人历来提倡诤友,这是一种很高境界的交往,是知心朋友。但如果把“诤”字用于初交上,那就不太恰当。你有什么权利指责、干涉并不希望你来指责、干涉、与你几无关系的人呢?以为别人都喜欢被指出缺点,实在是自作多情罢了。

假如你面对一个长相不漂亮的女人,你盯着她看上看下,最后说:“你真丑!”这可是实话,没有人不说你坦率,你总是太残酷了些。假若你面对一个人的画作,你说:“这都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的!”假若你面对一个人努力向上,攻读诗书,你说:“你干个什么劲儿呀,你不会有出息的!”这都是实话,可这种实话怎么能说!

一则题为《童言不讳》的幽默说:火车厢里,一个妇女正在精心打扮,她对面的小女孩两眼睁得大大地看着她。突然,小女孩忍不住问:

“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太大?”

“你说呢?”

“不知道。”

“当然是为了漂亮啦。”

“可您仍然很难看呀!”

一个成熟的人会这样说吗?除非他真心想恶作剧!

现代医学界已经知道并广泛地对绝症患者采取保守秘密的举措,这对于病人无疑会减少一些痛苦或打击。如果坦率地告诉患者实情,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也不利于治疗。或许我们会说,有的人愿意知道他的病情,以便知道自己会活多久,如何充分地利用这有限的生命,他能经受打击。但这毕竟是极少数人。同样;安乐死也逐渐被世人接受,认为这是一种更为人道的消除痛苦的方法。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却可以选择自己的死亡。在不知不觉之间结束生命,总比面对无穷无尽的折磨要好。

有一个残酷得近乎美丽的故事:一个原本很幸福的家庭:丈夫,妻子和儿子。一天,父亲带孩子去草地上玩,捉到一只大蝴蝶,孩子问,蝴蝶是什么变的?父答:是人变的,人死后就会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不久,父有了外遇。那女的说,我也可以给你生儿子。父母离了婚。父与那个女人生活了一段时间,那女的终于没有怀孕,把女的肚皮拍遍之后,男的越来越失望,也越来越思念儿子。终于,在一个下午,他找到妻搬迁后的家,看见了已完全认不出他的儿子。在无言之际,他在儿子的桌子上见到了一只大蝴蝶。他的心猛地一沉。忙问儿子,为什么会有一只大蝴蝶。儿子答:是爸爸变的。

妈妈分明已告诉儿子爸爸已经死了。这个谎言是残酷的,也是美丽的。在儿子的心目中,爸爸的死是残酷的,也是美丽的,他还有一个寄托:爸爸变作美丽的蝴蝶了。如果告诉儿子“爸爸抛下我们不管了,他跟另一个女人走了!”那么在孩子心中除了残酷还有什么?所以,离异的守着孩子的一方总是告诉孩子父(或母)出远门了,这个谎言实在是不能不说啊。

所以,有时在说话时,残酷的坦率远不如美丽的谎言。说话者需要假装糊涂。

善良的谎言,其用心当然也是善良的,即为了减轻不幸者的精神痛苦,帮助其重振生活的勇气。即使此人以后明白了真相,也只会感激,不会埋怨。即使当时半信半疑,甚至明知是谎话,通情达理者仍会感到温暖、宽慰。明知会加重对方的精神痛苦,但仍要实言相告,如不算坏话,也该算是蠢话。

善良的谎言,即便是当事人以后明白了真相也只会感激的原因,是他掌握了说谎言的三条规则。

第一,真实。谎言是无法真实时的一种真实。当人无法表露自己的真实意图时,就选择一种模糊不清的语言来表达真实。例如一位女孩穿着新买的时装,问朋友是否漂亮,但朋友觉得实在难看时,就可以模糊作假。回答说:“还好。”“还好”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不太好或是还可以?这就是谎言中的真实。它区别于违心而发的奉承和谄媚。

第二,合情合理。合情合理是谎言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许多谎言明显是与事实不符的。但因为它合乎情理,因而也同样能体现人们的善良、爱心和美好。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妻子患了不治之症不久将要死去,丈夫为之极感颓丧。他应该让妻子知道病情吗?大多数专家认为:丈夫不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她,也不应该向她流露痛苦的表情,以增加她的负担,应该使妻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尽可能快活。当一位丈夫忍受着即将到来的永别时,他那与实情不符的安慰反而会带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和感动,因为在这里,谎言包含了无限艰难的克制。

第三,必须。是指许多谎言非说不可。这种必须有时候是出于礼仪。例如,当一个人应邀去参加庆祝活动前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必须把悲伤和恼怒掩盖起来,带着笑意投入到欢乐的场合。这种掩盖是为了礼仪的需要,怎能加以指责?有时候说谎言是为了摆脱令人不快的困境。例如,美国曾经就一项新法案征求意见,有关人员质问罗斯:“你赞成那条新法案吗?”罗斯说:“我的朋友中,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工作人员追问罗斯:“我问的是你。”罗斯说:“我赞成我的朋友们。”

黑白经:

谎言,在人际交往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厚黑学提倡按照上述三条规则去说谎言,把谎言仅作为在善意的基础上进行交际的必要策略。这同丑恶的谎言、同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编造的谎言相比,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那种心术不正、诈骗、奸妄、诬陷的人迟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善意的谎言会倍添其人性魅力,使人们更爱他、敬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