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检查那只铜壶后,手伸入贴身的袋里,取了一卷交给老医生,这卷钞票是年轻人全部的积蓄—500美元。
而老医生就交给年轻人一张写着秘密方程式的小纸张。
铜壶里面有一种可以令人生津解渴的饮料,而它的制造方程式就写在老医生交给年轻人的那一张纸上面,这方程式是老医生多年的结晶。
年轻人对老医生的创新有极大的信心,知道可以成为受人欢迎的产品,于是他倾其一生的积蓄,将这个创意买下来。
没多久,年轻的药剂师运用他的想象力,将一种秘密成分加进这古老的铜壶所载的饮料里,他这一个创意,令铜壶里的饮品甘美无比,亦难以模仿。
因为老医生的创意,年轻药剂师的创新,这个古铜壶就如同阿拉丁神灯一般,有无法估计的金子流出,历经百年不衰。
这个铜壶里的饮料,经过年轻药剂师的秘密配方,就是你一定饮过不知多少瓶的可口可乐。
大多数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沿着以往熟悉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思考,而不会另辟蹊径,这叫思维定势,它是创新思维的头脑枷锁。
11.培养你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摩肩接踵中举步维艰地发展,不如走一条尚没有人走过的路,迅速崛起,这就需要转换思路,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想有成功的创新,必须先有创新思维,如果说创新是火车,那创新思维就是推动火车的动力系统。男人要想成功,就要培养你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一次,电台请了一位商界奇才做嘉宾主持,观众希望能听他谈谈成功之道,以对自己的发展有所帮助。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还是出一道题考考你们吧。”
“某地发现了一处金矿,于是人们一窝蜂地拥去开采。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道,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绕道走,就是费点时间。”有人说。
“干脆游过去。”
但是他却含笑不语,等人们议论声过后,他开口了:“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展营运?”
全场愕然。
他却说:“那样的情况下,你就是宰得渡客只剩下一条短裤,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呀!因为前面有金矿啊!”
创新能力就是产生某个以前不存在的东西的能力。这个以前不存在的东西可以是一个产品,或是一个过程,或是一种思想,它要求人们不断地向外开拓。创新不在求同,而在存异。创新能力不一定是开发出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是新的东西,它更多的是开发出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是新的东西。
创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艰辛的历程,它不仅需要清楚的目标、执著的精神,更要有承受人冷落的心理能力。法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服装设计师,自称为“热爱世界的冒险家”皮尔?卡丹先生说:“我已被人骂惯了,我的每一次创新都被人们抨击得体无完肤,但骂我的人接着又做我所做的东西。”创新还必须勇于冒风险,不怕失败挫折,要有一种对成功的无比渴望、对工作的无比热爱和对自己的无比自信。创新就像青蛙孵卵一样,孵化1000只,成熟的可能只有一两只。
社会每前进一步,历史每翻开一页,无不留下人类创新的脚印。创新是财富的源泉,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创新,也只有创新,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著名的化学家罗勃?梭特曼发现了带离子的糖分子对离子进入人体是很重要的。他想了很多方法来证明,都没有成功,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不从无机化学的观点去研究,而从有机化学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才突破了束缚,取得了成功。
当然,作为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梦想的普通人,换一种方法想问题所取得的成效,不亚于科学家的新发现。
山姆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他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很喜欢跟随工作而来的丰厚薪水—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有只增不减的特点。但是,另一方面,他非常讨厌他的老板,经过多年的忍受,最近他发觉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他决定去猎头公司重新谋一个职位。猎头公司告诉他,以他的条件,再找一个类似的职位并不费劲。
回到家中,山姆把这一切告诉了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个教师,那天刚刚教学生如何重新看待问题,也就是把正在面对的问题完全颠倒过来看—不仅要跟你以往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课的内容讲给了山姆,这使山姆得到了启发,一个大胆的创意在他脑中浮现。
第二天,他又来到猎头公司,这次他是请公司替他的老板找工作。不久,他的老板接到了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请他去别的公司高就。尽管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下属和猎头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正好这位老板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也厌倦了,所以没有考虑多久,就接受了这份新工作。
这件事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老板接受了新的工作,结果他目前的位置空出来了。山姆申请了这个位置,于是坐上了以前他老板的位置。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山姆本意是想替自己找个新的工作,以躲开令自己讨厌的老板。但他的太太教他换一种方法想问题,就是替他的老板而不是他自己找一份新的工作;结果,他不仅仍然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摆脱了令自己烦心的老板,还得到了意外的升迁。
创新能力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它能给你的生活注入活力,赋予你生活的意义。刨新能力是你命运转变的最大希望。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新的人,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创新的观念和能力,能否掌握创新的思维方法和运用创新的基本技法。
12.把简单的事做到不简单
作为男人,学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便顺理成章,从而真正达到“一招鲜,吃遍天”。具有自己的特色,你的创业之路怎能不一帆风顺?
万全是一个农民,可他从自己所熟悉的柳编手艺中发现了商机,现在常年住在美国做着柳编生意的大买卖,成为千万富翁。
万全的家乡盛产柳条。一直以来,这里的人们都喜欢将柳条编织成柳筐、柳篓,除了自己用外,一些人还拿到市场上去卖,但柳筐、柳篓在当地卖得很便宜,还不够工夫钱,所以大多数人都把柳条当做柴火烧掉。而只有万全独具慧眼看上了这一行当。
1988年万全到安徽一家柳编厂打工,没想到这次短暂的打工经历竟然会改变他以后的人生。在打工过程中,万全得知柳编能够出口,而且能卖出很好的价钱。知道这一信息的万全再也不甘心给别人打工了,他想办一家属于自己的柳编加工厂,几个月后,他就辞职回家了。然而,回到家的万全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办厂。直到第二年,他听说每年都有不少国内外客商参加广州交易会。万全觉得机会来了,他精心准备了一些刚研制出来的柳编工艺品赶到广州。到了广州后,万全才发现自己的产品根本进不了交易会的展厅。因为当时参加广交会的都是一些外贸企业,只身提篮叫卖的万全被挡在了广交会大门外,他想尽办法找到了北京中艺公司的业务员。通过这个业务员的热心帮助,在这届广交会上万全接下了10万元的订单,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最重要的是帮助他实现了梦想。
1990年,25岁的万全终于在家乡建起了一座梦寐以求的柳制品加工厂。新厂开业后,他勤于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目前品种已达近千种,其中宠物情侣床、百科书架、古典家具、熊猫地毯等,由于凝聚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了传统的民族风格,深受客户们的欢迎。前来参观的外商们都要求建立合作事宜。据悉,目前他们已将柳编生意扩展到美国的纽约、芝加哥、达拉斯等城市,并且通过美国这个平台,和几十个国家建立了业务联系。
为了适应业务发展和企业竞争的需要,万全将柳编厂正式注册为正和工艺品集团公司。经过十多年的滚动发展,现在,三河尖乡已有八成农户都在从事柳编生产,昔日被农民视作“夜夜愁”的低洼易涝地已变成柳编原材料的“聚宝盆”。“正和”事业还辐射到河南、安徽的几十个乡镇,有数十万大军投入柳编加工,十多万农户因此脱贫致富。
同样,张雁高中毕业后,曾经跑到成都打工,但是,由于他学历低,干的工作工资很低,而且老板过于苛刻,以至于他钱没赚到,气倒受了不少。他一气之下辞职回家,帮助母亲料理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