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铁饭碗”的观念
当其他地方的人为挣得一个“铁饭碗”而挤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南方人已经开始了放弃比较显眼的公职身份而去打工或者自己创业的步伐。早在1980年,当时任温州通用机械厂要职的郑秀康毅然辞去公职,还卖掉了家里的手表、自行车等值钱物品,开始学做皮鞋。当时的这种举动在世人眼中无疑是发疯。
7。择业的观念
只要能挣钱,温州人什么都敢干,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愿意干。他们的择业观念从没有“面子”之说,绝不会“不合心愿的职业不干”、“脏活儿累活儿不干”,压根不去想“钱多、事少、离家近”的这种好事。温州人认为,社会之大,市场之大,怎么也能找到创富的门道!只要舍得面子,敢于追求财富,谁都会找到用武之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8。冒险的观念
“平安二字值千金,冒险半生为万贯”的观念使温州人“敢为天下先”、敢于第一个吃螃樂。他们胆大包“天”、胆大包“海”、胆大包“地”,由此创造了市场经济的先发优势。他们认为:头道汤的味道最好,先人一步的生意最赚钱。事实证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冒险,一分成就。温商的成功经验证实了一句话:唯冒险者生存。
9。“抱团”的观念
“抱团”是温州人所特有的一种企业生存发展形势。温州商人在融资中抱团、在拓展新的赢利领域时抱团、在面对金融危机时抱团度过寒冬……这是一种增强自身实力和对外竞争力的很多的手段。不过温州人之所以能成功地组建一个团队抱团打拼,是建立在诚信互助的基础上的,温州人一旦选定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就不会轻易怀疑或者背叛,而是诚信相待。
学习延伸:观念决定命运
俗话说:“一念之差,失之千里。”说的就是观念上的细小差异会给人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你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命运。有的人开名贵的跑车兜风,有的则只能步行遛弯,有的人腰缠万贯,有的人却一无所有……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同样的人,命运却有如此大的区别呢?思考的结果是,一切源于观念——有人把命运的好坏归结于家庭出身,有人认为自身的客观条件决定命运。观念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最根本因素。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正所谓“成也观念,败也观念”。
许多人对身边的商机视而不见,一旦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主要是因为观念受到束缚,习惯于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寻找对策,事实上过去的商机可能已不是商机,过去没有的商机现在才刚刚出现,过去没有条件把握的商机现在也能把握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跳出固有的思维圈子,才能“柳暗花明”。要跳出原有的圈子,就必须进行观念改变和创新。
大概是50年前,在温州的一个贫穷乡村里,住了兄弟两人。他们抵受不了穷困的环境,便决定离开家乡,到海外去谋发展。大哥好像幸运些,被奴隶般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被卖到比中国更穷困的菲律宾。
50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们,已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有些承继衣钵,又有些成为杰出的工程师或电脑工程师等科技专业人才。
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分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都成功了。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的差别呢?
兄弟聚头,不免谈谈分别以来的遭遇。哥哥说,我们中国人到白人的社会,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华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
不少,也不敢妄想,唯有安安分分地去担当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至于要进入上层的白人社会,相信很难办到。
看见弟弟这般成功,做哥哥的,不免羡慕弟弟的幸福。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初来菲律宾的时候,担任些低贱的工作,但发现当地的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情的,于是便顶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
这个故事吿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观念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观念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温州人认为,一个人要想扭转人生的平凡际遇,开辟新的奋斗方向,获得人生价值的提升,就必须打破陈旧思路,引发更新、更有价值的观念,从而突破现实的阻碍。
有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纽约,一个去华盛顿。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纽约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华盛顿人质朴,见了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面包,还送旧衣服。
去纽约的人想,还是华盛顿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没上车,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华盛顿的人想,还是纽约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幸亏还没上车,不然就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时相遇了。原来要去纽约的得到了华盛顿的票,去华盛顿的得到了纽约的票。
去华盛顿的人发现,华盛顿果然好。他初到华盛顿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了纽约的人发现,纽约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就可以赚钱。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去纽约的人第二天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
在长年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他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几年以后,他的公司已拥有150多名员工,业务也发展到多个城市。
有一次,他坐火车去华盛顿考察清洗市场。在火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个空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俩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这个捡破烂的人,就是当年改去华盛顿的那个人。
由此可见,观念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财富,不同的观念产生不同的效果。人的命运在选择,选择的轴心是观念,人的成功在于观念。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观念是一切人生财富的心理根源。
4。温州人的不断创新之路
创新,是指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也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它既包括技术创新,又包括非技术创新,如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等。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国力竞争,深刻表现为一场创新战。正如美国《创新爆炸》一书所说:“当今世界,一切经济价值、经济增长和经济战略实力均源于创新。”甚至有的西方经济学家把创新引起的爆炸性突破与快速发展称之为“创造性摧毁”。无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还是一个企业和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依靠知识的作用,而且还要依靠知识及其使用方式与途径的不断创新。
学t有这样一项调査:在美国,每16人中就有1人具有创新精神或者
说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人中有1人具有创新精神;在日本,每t36人中有1人具有创新精神;而在中国,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每200人中还不到1个。尽管如此,温州人的创新精神不在美国人之下。有数字为证:目前,在温州的300多万外来人口中,独立或与人合伙、合股经商的不足11000,而外出的遍布全国各地的200多万温州人中,有一大半是独立或与人合伙、合股经商的。
温州为什么会出现第一个个体户,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第一家私人银行等这么多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就是因为温州人的创新精神。
温州人的创新精神令人称道:温州民营企业从家庭工厂、挂户经营到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到现代的公司化企业制度,内部组织体制不失时机地创新。
1980年,温州率先为1800余户个体户颁发营业执照,使原本遭到禁止的个体经营获得认可;之后,面对所有制歧视,温州人又大胆地创造岀“挂户经营”经济模式,就是让个体工商经营户都挂靠在乡镇企业名下,采取表面上集体所有,实质上完全私人独立经营的经营模式;温州又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发祥地,最先俾用“股份合作企业”名称。20世纪80年代中期,温州众多家庭合伙企业扩大规模,合股经营,又不能挂集体的牌子,于是温州人发明了“股份合作企业”这个名称。这项创新,不仅使原本分散的资本有。了结合的可能,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更重要的是,在当时所有制歧视的情况下,给民营经济打起了保护伞,使当时的温州成了中国私营企业的热土。就是这么一个创造,为中甲企业体制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而今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已经从传统的家族制走上了现代企业制度,如正泰、德力西等。组织模式上不断的创新中,发明了一条中国农村能够经济而有效地开始工业化的道路,找到了传统农村顺利实现工业化的最低而又有效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