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温州人是怎么创业的 > 第二章 温州人的生意头脑 通过转变观念把握商机(第5页)

第二章 温州人的生意头脑 通过转变观念把握商机(第5页)

那人答道:“我正是佛祖。”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佛祖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这个人很受启发,拜谢过后就一个人走了。

是啊,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跌倒了,总期待别人的帮手是不可能的,而且没有人可以帮你一辈子。

我们遇到难题时,总是有这样一个习惯,把希望寄托于别人身上,然而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只有我们自己最了解自己,成功者会自救!如果只是转移,那样的话,我们还何来的进步呢?进步在困难中获取的是最多的,所以请记住自己救自己!

前些年独往法国闯天下、现已担任法国华侨华人总会主席的杨明豪曾说过:“我们温州人有个特点,自己的事自己干,不靠别人。我看有的人到外国谋生,一下飞机,心里头就空落落的,很不习惯。没有组织,不知该咋办了。这样的心态,怎么成得了事!”

的确,寻求别人的帮助,解决问题固然可以轻松一些,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别人也许能帮你一时,但帮不了你一世。人,真正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

王超是一个温州商人,他的生意做得很大,曾风光一时。但好景不长,遇到了金融危机,他的工厂宣告破产了,他丧失了所有的财富,

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穷光蛋,只好四处流浪,像乞丐一样生活着。他无法面对残酷的显示,心里沮丧透了,几乎想自杀。

有一天,他遇到一位老者,流着泪将自己如何破产、如何流浪生活给老者细细说了一遍,诚恳地请求给予指点,帮助他东山再起!

老者望着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对你的遭遇深表同情,也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也没有能力帮助你。”

王超的希望像泡沫一样一下子全部破灭了,他脸色苍白,喃喃自语道:“难道我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老者考虑了一下说:“虽然我没办法帮助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可以协助你东山再起。”

“这个人会是谁呢?他真的有神奇的力让我重振雄风吗?”王超满腹狐疑。

老者带领王超来到一面大镜子前,然后用手指着镜子中的王超说:“我介绍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你必须首先认识这个人,然后才能下决心如何做。在你对这个人作充分的剖析之前,他不过是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王超向前走了几步,怔怔地望着镜子里地自己,用手摸着长满胡须的脸孔,看着自己颓废的神色和迷离无助的双眸,他不由自主地抽噎起来。

第二天,王超又来见老者,他从头到脚几乎是换了一个人,步伐轻快有力,双目坚定有神,他说:“我终于知道我应该怎么做了,是你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把真正地我指点给我了,我已经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相信,这是我成功的起点。”。

一个人如果要成功只能靠自己,靠自己什么呢?若要靠出身富贵、条件优越、智能超常、机遇幸运、环境如意等所谓有利因素,那是靠不住的,甚至连身强力壮、时间充裕、使人理解和支持这些十分必要的条件也是靠不住的。那么,究竟靠自己什么?温州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那就是依靠认识自己。只有靠重新认识自我,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认定自己就是一座金矿,认定自己是一个可以挖掘出无

世上没有救世主,如果这个角色必须存在,那扮演者只能是你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最可相信的。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别人的帮助终究是暂时的、辅助性的,只有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锻炼了顽强的意志,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6。温州人的变通之道

温州人无道胜有道,只要能赚钱,一切都能变通,变通就是道。温州人几乎没有摆不平的事,靠的就是善于变通、不守规矩。改革初期,当全国大部分人还固守着“铁饭碗”的时候,温州就有62%(有些地方高达90%以上)的个体或联合体经营采取“挂户经营"的办法,即以挂靠单位的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个体、私营企业早早地找到了打入全国市场的支点,并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温州众多的家庭企业、合伙企业扩大规模,开始了合股经营的新路子,于是温州人发明了“股份合作企业”。

时代总是在变化着的,随着世界各地分工不断变化,中国劳动力,房租等生产要素的成本都在上升,靠廉价劳动力进行加工生产的纺织业、制鞋业、日用品生产等制造业优势减退,温州人赖以生存的传统制造业正面临考验。同时,外商的大量涌入,对温州企业形成威胁,温州经济面临新的考验。温州现在是有着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等33个国字号的生产基地,约13万家民营中小型企业,183个国家驰名商标,然而在新形势的挑战下,温州企业仍在制造业中淡出了。炒房团、炒车团、炒煤团……温州商人在各个领域寻求着新的突破,温州资本正在全国各个不同行业游弋,不断适应着变革中的市场。既然变革是不可避免的,就要适应潮流,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否则,将会是死路一条。

温州人善于“变通”,美国康龙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叶康松先生的成学功正说明了这一点。

叶康松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一个农民的家庭,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从农家子弟到军人、到镇委书记、到改革人物、到跨国企业总裁,这是他的人生轨迹;从这条人生轨迹,甚至可以观照一个变革中的风起云涌的时代。

1986年7月,胸怀大志的叶康松不安于平淡的生活,毅然辞去上塘镇委书记的职务,先后做了两件事:一是创办了水果试验场,二是在市区创办了康松农业开发公司,搞农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

创业之路总是充满坎坷和挫折。在1989年中秋前夕,叶康松在苍南马站区的对虾养殖场被潮水冲毁,20多万元付之东流。就在他无助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叶康松开始了美国的创业之路。

1990年,叶康松以企业家的身份去洛杉矶考察。他突发奇想:温州的小商品生产那么兴旺,正需要拓展海外市场,为什么不在温州与洛杉矶之间架一条“商桥”?经过市场调査和周密的盘算。他的一个计划成熟了:温州货,美国卖。

1991年1月8日,国家经贸部批准,同意叶康松在美国成立美国康龙实业有限公司,从打火机等温州小商品入手,敲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

在他之前,日本人和韩国人几乎包揽了美国的打火机市场。叶康松经过调査发现,温州打火机样子好、质量不比日韩的差,价格却要低很多,为什么就不能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他想方设法,组织了首批上百万只打火机进入美国,立即产生了轰动效应。叶康松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打火机进口商,每年进口500万只;从1992—1996年,在美国销售温州货总额达2000万美元。“康龙公司”也一跃成了“康龙集团",成为一家融生产、贸易、投资、国际交流、旅游、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盼国企业。

然而夭有不测风云,1994年6月。美国实施了CR法规,要求岀厂价低于2美元的打火机必须安装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装置。当时中

温州打火机在美国的销售一度陷入低潮,叶康松也和所有经营打

火机的商家一样,几近全军覆没。

痛定思痛,经过一番冷静的思考,叶康松又想到一个变通之策,既然现在“中国货美国卖”行不通,那就改为“美国货中国卖”,卖什么呢?经过对国内市场的考察,叶康松最终选定了美国威斯康辛州的花旗参。

美国的威斯康辛州是美国花旗参的原产地,100多年前,这里的参农用野参种子人工栽培出了世界最佳品种的花旗参。叶康松看中了这一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名贵补药,他的康龙集团向美国联邦农业部提出申请获得许可,取得了美国西洋参的出口经营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