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康龙集团还加入了威州参农总会。该总会审批会员条件很严,在洛杉矶经营西洋参的上百家商店中仅有三家获准为会员,而他们不仅批准康龙集团为正式会员,还特别向他们颁发了标有老鹰头的真参徽章标志。
1995年4月1日,康龙集团的第一家威州花旗参专卖店——美国康松西洋参专卖店在温州开业。不到一年,康松牌西洋参专卖店就在浙南地区发展到了78家。至1997年,康龙集团已成为大陆最大的花旗参进口商,其连锁专卖店达到了105家,大有星火燎原、燃遍中国之势。
在引进威州花旗参的同时,康龙集团还引进了美国名牌化妆品“康蕾尔”系列,以杭州为销售中心,推向全国各大城市,同样也取得了成功。
叶康松的成功,很好地诠释了一个温州人那种善于变通来适应市场的能力和韧性。
学习延伸:变则通,通则灵,灵则达,达则成
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有时细腻,有时粗犷。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陡峭为瀑,深而为潭,浩瀚为海;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聪明的温州人也如水一样,因为他们懂得会适时地灵活变通。
有这样一个故事。广州一家两兄弟分家,各分得一份房屋等遗产,可是在写析产书时,兄弟俩因100元的差额协商不下,双方不肯签字。当时,一位温州远房亲戚在场,立马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钱,要摆平分家的尴尬。这种利索动作是温州人的习惯动作,体现了温州人灵活机智善于变通的性格。
很久以前,有两兄弟置办了许多货物,准备外出去做买卖。有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国家,这里的人都不穿衣服,因而被称作“裸人。”
弟弟说:“这儿与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完全不同,在这里做生意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入乡随俗,按照他们的风俗习惯办事,这样才会赚到钱。”
然而哥哥却不同意弟弟的看法,生气地说:“无论到什么地方,礼;仪不可不讲,德行不可不求。难道我们要光着身子与他们往来贸易吗?这可太伤风败俗了!"
弟弟说:“这样做并没有破坏我们的礼教道德啊!因为我们的内心是正直的。这仅是权宜之计。我们还是一起进去吧!”
哥哥说:“这样吧*你先去打探一下详情,然后派人告诉我。”于是弟弟先进入了裸人国。他遵从于那里的风俗,和当地人打成一片。
哥哥不听劝告,也进入裸人国来做买卖。然而他满口仁义道德,指责裸人国的人这也不对,那也不好,引起了国王及人民的愤怒,大家把他抓住狠狠揍了一噸,而且把他的全部财物都抢劫一空。
兄弟二人准备动身回国时,裸人国的人都热情地跑来为弟弟送行,而对哥哥则骂不绝口。
可见,一个人来到异国他乡,要想生存并得到发展,就要入乡随俗。抱怨当地的一草一木、法规习俗是于事无补的,唯一也是最好的办法是学会适时地变通,适应环境,尽快进入角色。
故事中的弟弟是一个聪明变通之人,他懂得入乡随俗的道理,所以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而哥哥却是一个墨守礼仪的迂腐之人,总想用自己的习惯去改变环境,结果事与愿违。所以说,在商战中要想赢得商机,一定要有适应环境变化以及新环境的变通能力,否则必将遭遇故事中哥哥的命运。
“适应人家的要求,我们才能生存、才能赚钱。”一位温州商人这样说,这位温州商人在杭州边上的富阳农民城里建了一座温州商城,从设计施工到产业规划,“每天都想怎么才能适合杭州人、富阳人的要求,适应当地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有了这种适应能力,温州的产品具备了竞争实力。这就是温州人的商业经。
许多人都不乏这样的经历,到一个陌生环境里吃不好,睡不好,有的甚至还生了病,还有一些人因为总是拘泥于以前的状况,对于新发生的一切觉察不到。这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所造成的。因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习惯和风俗,如果想到一个新地方去发展,千万不要轻视了这一点。
举个浅显的例子吧,假若你想去东北开个菜馆,你可以不全卖东
北菜,但最起码的东北四大炖菜你可一定要保留,并且一定要请当地人做菜,假若你想靠什么湘菜或其他什么菜在东北站稳脚跟,那你压根儿就在做梦。因为东北人最爱吃的就是炖菜,哪怕是东北乱炖比不上你那精工细做的美味,却也难以被东北人接受。
再比如,因为东北人豪爽、讲义气,所以你只要服务态度好,他下次肯定还会光顾你的菜馆,而假若你态度极差,即使给予他一定的折扣,他下次也未必会再来,因为他会认为你不够义气。所以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不管在哪里,能够尽快入乡随俗,才能更多地享受生活,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真谛。
特别是现代商业社会,我们要想很好地捕捉商机,就要学会适当地变通,不断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中要学会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圆随方,不能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否则就会有碍于生意
的往来,烦恼也会接踵而来。
7。温州人做生意怕停不怕赔
做生意贵在坚持。一个人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尤其是创业初期。比如政策影响、经济危机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外在因素。这时候,坚持到底就能够帮助你渡过难关,中途退却就看不到成功的曙光。
百年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云前,在大连的15年,成就了一个温州青年神奇的财富成长故事。当有人问及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是这样说的:“一定要坚持。任何一件事情,只有你自己去做了,才会有感受、有体会。挫折是正常的。做生意不怕赔,就怕停!因为赔了可以赚回来,而停了就意味着赚钱的机会没了
有一个精明的温州青年,是位理财的高手,他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一个人从25岁起每年存下1400元钱,这一点相信绝大多数都能
这道题目难倒过不少人,通常的回答最终财富的金额是20万?80万。但是依照财务学计算复利的公式,得出的数字是惊人的。到底是多少呢?你先坐稳了:1028万元!一个众人不敢想象的数字!这个神,奇的数字表明,如果坚持40年依照这种方式投资,到了65岁时,就能成为千万富翁。
原来成为富翁的方法是如此简单,就是坚持。难怪温州人头脑聪明,善于积累财富!
王强曾经是温州晚报的一个小职员。他大学毕业后,来到报社当广告业务员。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无比的信心,甚至向经理提出不要薪水,只按广告费抽取佣金。经理答应了他的请求。
上班的第一天,王强就列出一份客户名单,准备去拜访一些特别而重要的客户,他认为只有争取到大客户,才能使自己获得的佣金更多,而公司其他业务员都认为他痴心妄想,想要争取这些客户简直是天方夜谭。在拜访这些客户前,王强把自己关在屋里,站在镜子前,把名单上的客户念了10遍,然后对自己说:“在本月之前,你们将向我购买广告版面。”之后,他怀着坚定的信心去拜访客户。第一天,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与20个“不可能的”客户中的3个谈成了交易;在第一个月的其余几天,他又成交了两笔交易;到第一个月的月底,20个客户只有一个还不买他的广告。
对于王强的表现,经理十分满意。但王强本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依然锲而不舍,坚持要把最后一个客户也争取过来。第二个月,王强没有去发掘新客户,每天早晨,那个拒绝买他广告的客户的商店一开门,他就进去劝说这个商人做广告。而每天早晨,这位商人都回答说:“不!”每一次王强都假装没听到,然后继续前去拜访。到那个月的最后一天,对王强已经连着说了数天“不”的商人口气缓和了些:“你已经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请求我买你的广告了,我现在想知道的是,你为何要坚持这样做。”
王强说:“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浪费时间,相反,我倒是觉得自己在上学,而你就是我的老师,我一直在训练自己在逆境中的坚持精神。”那位商人点点头,接着王强的话说:“我也要向你承认,我也等于在上学,而你就是我的老师。你已经教会了我坚持到底这一课,对我来说,这比金钱更有价值,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买你的一个广告版面,当做我付给你的学费。”
就这样,王强凭着自己坚持到底的精神赢得了那个客户,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生活和事业中,我们往往因为缺少这种精神而和成功失之交臂。有的时候,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也就仅仅在于是否能够坚持到底。
有一对温州兄弟,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从农村来城里打工,他们既没有学历又没有工作经验,几经周折才被一家礼品公司招聘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