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社交技巧和常识 > 第三章 可方可圆灵活处世(第2页)

第三章 可方可圆灵活处世(第2页)

约瑟芬来到拿破仑的卧室门前,轻轻敲门,没有回答。

她再次敲门,并温柔而哀婉地呼唤,拿破仑没有理睬。

她失声大哭,短促呻吟,拿破仑无动于衷。

她哭着,用双手捶打着门,请求他原谅,承认自己一时轻率、幼稚而犯下了错误,并提起他们以前的海誓山盟……说如果他不能宽恕,她就只有一死,这仍然打动不了拿破仑。

约瑟芬哭到深夜,不再哭了,她忽然想起孩子们,眼睛一亮,燃起了希望之光。

她知道,拿破仑爱她的两个孩子奥当丝和欧仁,尤其喜欢?:仁,这是打动拿破仑的好办法。倘若孩子们求他,他可能会改变主意的。

孩子们来了,天真而笨拙地哀求着说:“不要抛弃我们的母亲,她会死的……还有我们,我们怎么办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约瑟芬这一招终于成功。拿破仑虽然知道约瑟芬已背叛了他,然而她的哭声在他的脑海里泛起他们相爱时的美好回忆。奥当丝和欧仁的哀求声冲破他心中设下的防线,他已热泪盈眶。

于是,房门打开了,拿破仑与约瑟芬重归于好了。后来拿破仑登基时,约瑟芬成了皇后,荣耀之至。

在人们看来,同情心可以促进对方的理解,但这并不等于说马上就会下定决心。因为对方还会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有时会处于犹豫之中。这时候的“哭”,就是要努力激发对方的责任感,要使对方知道,他有责任处理此事。

婴儿时期的哭声能吸引母亲的注意力,尤其是双胞姐妹或兄弟,这一点更为明显。一个哭得厉害,一个却不爱哭,爱哭的得到的爱抚就会多,吃的奶也多,就更容易被人注意,而不爱哭的则相反。婴儿的哭是一种手段,一种招式,而成人在需要别人注意时,方法也和婴儿大致相同,只不过,他把哭变成其他手段而已。

3。适度地隐藏自己的实力

相信大家都听过“康熙帝智擒鳌拜”的故事。

康熙皇帝(玄煙)即位时年仅8岁,根据顺治皇帝的遗命,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辅政。

在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出身戎伍,年轻时屡立战功,是皇太极时的旧臣,靠此老本,他野心勃勃,最为跋扈。他结权内外,植党营私,排除异己,自己独揽“辅政”大权;他欺康熙皇帝年幼无知,经常在康熙面前呵斥大臣,甚至吼叫着与幼帝争论不休,直到康熙让步为止。经济上,他徇私舞弊,巧取豪夺,肆无忌惮地贪污受贿。政治上,他以维护旧制为借口,把顺治时的一些改革做法全部推翻;思想感情上,他想牢牢地守住满族古老传统,反对学习汉文化。

康熙14岁开始亲政之后,他齊气未脱的眼睛就盯上了一个庞然大物,一个朝中最有权势的辅政大臣鳌拜。他要把到手的江山重新整治一番,要把兴盛的运势发展下去。这时鳌拜的独断专行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他与其弟穆里玛及其党羽,经常借故不上朝,一切政事先于家中议定,然后实施;朝中诸臣事无大小,必先向他报告,不准自行启奏,俨然是一副太上皇的架子。

康熙心里对鳌拜的独断专行一清二楚。鳌拜的存在,已成为皇帝权威的严重威胁。但康熙考虑到鳌拜集团势力强大,党羽众多,甚至宫中都有他的耳目;鳌拜本人又力大难敌,要除掉他,必须有周密准备,而且只能智取,不能力敌,以免打草惊蛇,狗急跳墙,激成巨变。考虑到此,小康熙智出奇谋,双管齐下。

他一方面隐藏实力,另一方面和亲信大臣索额图密商后,定出一条计策,假借做游戏,以锻炼身体为名,招收一批强壮灵活、忠实可靠的少年入宫,练习摔跤。这些少年入宫以后,天天与康熙一起摸爬滚打,摔跤跌扑,不过一年,个个都练出一身铁骨钢筋。

康熙八年,不满16岁的玄煙,以讨论明年自己的大婚仪式为名,宣鳌拜进宫。当时,鳌拜走进宫殿,由索额图陪行,见到一帮少年互相摔跤打斗,毫不在意,见到皇帝后,还拿出辅政大臣的架子,正颜厉色地奏道:“主子年已成人,为何别的不好耍,独要招呼这班小孩子在内廷胡搅,成何体统!”康熙微微冷笑道:“你还同朕讲起体统来了说着便历数鳌拜的件件恶行,向练摔跤的伙伴一招手,他们便扑上来,鳌拜也不示弱,心想:我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不一拳打倒一个?哪料到那些少年是手来架手,脚来挡脚,没上一个回合,鳌拜脑后的小辫子便被一少年抓住一扯,鳌拜立足不牢,“咕咚"一声倒了下去,帽子也飞了出去,宝石顶子摔碎了,双眼花翎折断了,靴子脱落了,朝服绽开了……众少年一拥而上,把鳌拜捆得结结实实,押入大牢。

康熙皇帝上任之初,面对鳌拜把持朝中大权,一手遮天的险恶局面,面对鳌拜几十年中结下的权势之网,沉着冷静,利用出其不意之策,靠“布库"这一满族的摔跤游戏,清除了朝中的旧势力,为清王朝的发展铺就了一条坦途。

隐秘实力的要义所在是将自己的目的和意图深藏起来,使对方无法发现而麻痹大意;或者用假幌子使对方无从辨认,信以为真。然后,我们便有了条件和时机,从容完成原定计划,以达到攻其不备。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后来庞涓先行下山,当上了魏国驸马,并陷害孙膑受到“膑刑”,导致双脚残废。孙膑脱险之后,先以围魏救赵之策大挫庞涓的锐气,然后又在战场上与庞涓正面决战,昔日同窗今日却成了对手冤家。孙膑技高一筹,斗智不斗力,隐强示弱,逐渐减少兵灶数目。庞涓认为孙膑兵力在逐渐减少,自然大喜,命令手下军士抛下辎重,轻装上阵,紧追不舍。最后两军战于马陵,孙膑集合全部兵马给庞涓

以迎头痛击,大煞敌人威风,可怜庞涓这才知道是中计,最后被乱箭射死。

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了解对手的虚实,先适度地隐藏自己的实力,学会制造假象,让对方错估形势,进而为自己制造一个绝佳的优势。

隐秘实力,就是装模作样做给对手看的姿态。这种姿态要合情合理,也就是说,不能与现实生活的差距过大,要虚得大致符合当时、当地、当事人的实际状况。因为人对是非的判断,靠的是知觉,知觉的正确与否,依赖于过去实践的知识和经验。当对手的虚拟同自己过去实践的知识和经验相吻合或一致时,知觉就产生一种认同感,就对对手的虚拟予以理解、认可。前例中,孙膑虚拟减少兵灶数目,而庞涓又是一位统兵主帅,难免对前人总结战争的经验有所借鉴,加上他的猜疑心本来就重,当然就会相信了。

某商业机关的在野派与当局派竞争管理行政权,他们从拉拢股权入手。开始登记股权后,在野派活动频繁,所拉拢的股权超过当局派。自信已操胜券,对于当局派的注意力,因此懈怠。谁知当局派把拉拢到的股权暂时藏起,不办登记手续,真到登记限期届满的一刹那,全数携往登记。细察当局派的斗智经过,实在是孙膑减灶的方式。

无论是战场上,还是在商场上,实力总是决定一个人地位的重要因素。所以,许多人始终将适度隐藏实力作为用兵第一大法。

4。善于修建自己的码头

每一群狼都有自己的领地,它们凭借号叫声和气味来划定疆界,几乎所有可以活动的地域都被狼群分踞了。每群狼都有一只头狼统治着它们,这块领地就是头狼的地盘,其他狼群或独狼是决不敢贸然闯入这些领地的。也正是因为头狼认识到了拥有自己地盘的重要性,才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坐享其成,享受统治者的一切资源。

动物对资源的认识也许就只有局限在食物和繁衍后代上,而对于人类来说,资源的外延可以扩展到无限大。每个人也都在自己的地盘上,或者是拥有资源的人,或者是被人拥有的资源。你是愿意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呢,还是成为支配资源的人?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为此,他非常苦恼,于是就跑去问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个老船员,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却一直在关注着儿子。他没有正面回答儿子的问题,而是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很早以前,我的老船长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老船长告诉我: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属于自己的码头。”儿子听了这话沉思良久。之后,他不再四处尝试,而是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后来,他成了令人羡慕的博士后。现在他根本不必四处找工作,倒是有不少公司经常打电话来请他加盟,而且待遇好得惊人。

人生就是这样有趣。做人如果能够做到抛弃浮躁,锤炼自己,让自己发光,就不怕没有人发现。与其四处找船坐,不如自己修一座码头,到时候何愁没有船来停泊。

人是不满足于自己的处境的,这种不满足往往不是因为一日三餐吃不饱,而是不甘心于被人支配,都想拥有更多的地盘,更多的资源,也想有更多的支配权。地盘、支配权越大的人往往被认为人生越成功。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一只鸡虽然渺小,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鸡头可以决定一只鸡的生活方式。而凤尾不过是高级附庸,只占据配角位置,受制于凤头,服务于全体,作用并非举足轻重。

朱元璋在称帝之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下等人,他能最后夺取天下,是他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他的身边有很多才能卓越的人,可为什么只有朱元璋成功,就是因为他修建好了自己的码头。。

当年朱升向朱元璋献上的九字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朱元璋修建自己码头的最好诠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怎样的策略呢?概括地说,就是要加强军事力量,保住自己的地盘,防守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经济实力,以充足的给养支持军队和政权;不要过早地暴露称王称帝的意图,不到时机成熟决不轻易出击,以避免遭到竞争对手的嫉恨和攻击。

另外,朱元璋为了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护自己,避免消耗自己的实力,就要在各股政治势力之间周旋。1357年,红巾军将领刘福通兵分三路北伐元军,一时间,“所在兵起,势相连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