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中,互相制约的因素有很多,为什么不选择一个盾牌挡一挡呢?当你不便说出自己真正拒绝的原因时,含糊而敷衍地拒绝他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比如你是一个领导班子的成员之一,若有人托你办事,你就可以说:“我们单位是集体领导,类似这样的情况,需要大家讨论才能决定。不过,以前像这样的事都很难通过,最好还是别抱很大的希望,如果你坚持这样做的话,待大家讨论后再说,我个人说了不算数。”这就是推托之辞,把矛盾引向了另外的地方,即“不是我不给你办,而是我办不了”。
听到这样的话,对方一般都要打退堂鼓:“那好吧,既然是这样,也不难为你了,我再想别的办法吧!”
比如有人对你说:“今晚我请客,一定要来呀!”
“真不凑巧,今晚正好有事,下次一定来。”下次是什么时候,并没有说一个明确的时间,实际上给对方的是一个含糊不清的答案。对方若是聪明人,一定会听出其中的意思,就不会强人所难了。
任何人都有得到别人理解与帮助的需要,任何人也都常常会收到来自别人的请求和希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谁也无法做到有求必应,所以,掌握说好“不”的分寸和技巧就显得很有必要。
不要立刻就拒绝:立刻拒绝,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甚至觉得你对他有成见。
不要轻易地拒绝:有时候轻易地拒绝别人,会失去许多帮助别人、获得友谊的机会。
不要在盛怒下拒绝:盛怒之下拒绝别人,容易在语言上对别人造成伤害,让人觉得你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不要随便地拒绝:太随便地拒绝,别人会觉得你并不重视他,容易引起别人反感。
不要无情地拒绝:无情地拒绝就是表情冷漠,语气严峻,毫无通融的余地,会令人很难堪,甚至反目成仇。
要面带笑容地拒绝:拒绝的时候,应面带微笑,态度要庄重,让别人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就算被你拒绝了,也能欣然接受。
要有代替地拒绝:你对我请求的这一点我帮不上忙,我用另外一种方法来帮助你,这样一来,他还是会很感谢你的。
要有出路地拒绝:在拒绝的时候,如果能提供一些其他的方法,帮他人想出一些更好的出路,实际上还是帮了他的忙。
下面是几种简而易行的推销方法:
谢绝法:对不起,这样做很可能不合适。
婉拒法:哦,原来是这样,很可能是我还没有想好,那么考虑一下再说吧。
不卑不亢法:哦,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你最好去找对这件事更感兴趣的人,好吗?
幽默法:啊,实在对不起,今天我正好有事,这次也只好当逃兵了。
无言法:运用摆手、摇头、耸肩、皱眉、转身等肢体语言和否定的表情来表示自己对此件事情的态度。
缓冲法:哦,请让我再同朋友商量一下,你也再仔细地想一想,过几天再作决定好吗?
回避法:今天咱们先不谈这个,还是说说你关心的另一件事吧。
严辞拒绝法:这样做绝对不行,我已经想好了,你不用再费口舌了!
补偿法:实在对不起,这件事我实在爱莫能助了,不过,我可帮你做另一件事!
借力法:你可以问问他,他可以作证,我可是从来都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情!
自护法:你为我想想,我怎么能去做这种没把握的事情呢?你是想让我出洋相吗?
如果你学会了拒绝的艺术,自然就能减少许多心理上的紧张与压力,同时还可以表现出自己人格的独特性,也就不至于使自己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陷于被动的状态,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更为轻松、潇洒。
4.委婉的拒绝不伤面子
委婉的拒绝能给人留下足够的面子,可以把伤害减小到最低,不影响双方的关系。那么如何委婉地拒绝呢?
1.先表明态度
有的人对于要拒绝或是接受,在态度上常表现得暧昧不明,而造成对方一种期待。虽然想表示拒绝,却又讲不出口。
听别人几句甜言蜜语,就轻易地承诺下来的举动,也是自己态度不明确所造成的。
2.要顾及对方的自尊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个人有求于别人时,往往都带着惴惴不安的心理,如果一开始就说“不行”,势必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使对方不安的心理急剧加速,失去平衡,引起强烈的反感,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因此,不宜一开口就说“不行”,应该尊重对方的愿望,先说关心、同情的话,然后再讲清实际情况,说明无法接受要求的理由。由于先说了那些让人听了产生共鸣的话,对方才能相信你所陈述的情况是真实的,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当拒绝别人时,不但要考虑到对方可能产生的反应,还要注意准确恰当的措辞。比如你拒聘某人时,如果悉数罗列他的缺点,会十分伤害他的自尊心。倒可以先称赞他的优点,然后再指出缺点,说明不得不这样处置的理由,对方也能更容易接受,甚至感激你。
3.缓和对方对“不”的抗拒感
虽然说“不”或“行”要明白表示,却也不是叫你毫无顾虑地就表示“要”或“不要”。语气强硬地说“不行”、“没办法”,是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甚至遭来对方的怨恨。
对别人的要求要洗耳恭听,对自己不能答应的事要表示抱歉。体谅对方拼命工作的苦心……这些都是在你回答“不”之前所应思考的。尤其当要求的对方是上级时,说话更要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