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态度一定要真诚
拒绝总是令人不快的。“委婉”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减轻双方,特别是对方的心理负担,并非玩弄“技巧”来捉弄对方。特别是上级、师长拒绝下级、晚辈的要求,不能盛气凌人,要以同情的态度,关切的口吻讲述理由,使之心服。在结束交谈时,要热情握手,热情相送,表示歉意。一次成功的拒绝,也可能为将来的重新握手、更深层次的交际播下希望的种子。
5.降低对方对你的期望
大凡来求你办事的人,都是相信你能解决这个问题,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一般地说,对你抱有期望越高,越是难以拒绝。在拒绝要求时,倘若多讲自己的长处,或过分夸耀自己,就会在无意中抬高了对方的期望,增大了拒绝的难度。如果适当地讲一讲自己的短处,就降低了对方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抓住适当的机会多讲别人的长处,就能把对方求助目标自然地转移过去。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拒绝的目的,而且使被拒绝者因得到一个更好的归宿,由意外的成功所产生的愉快和欣慰心情,取代了原有的失望与烦恼。
6.尽量使话语温柔缓和
当你想拒绝对方时,可以连连发出敬语,使对方产生“可能被拒绝”的预感,形成对方对于“不”的心理准备。
谈判中拒绝对方,一定要讲究策略。婉转地拒绝,对方会心服口服;如果生硬地拒绝,对方则会产生不满,甚至怀恨、仇视你。所以,一定要记住,拒绝对方,尽量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拒绝是出于不得已,并且感到很抱歉,很遗憾。尽量使你的拒绝温柔而缓和。
7.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处境
一般来说一个人有事求别人帮忙时,总是希望别人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却往往不考虑给他人带来的麻烦和风险。如果实事求是地讲清利害关系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把对方也拉进来,共同承担风险,即让对方设身处地去判断,这样会使提出要求的人望而止步,放弃自己的要求。例如有个朋友想请长假外出经商,来找某医生开个肝炎的病历报告单。对此作假的行为,医院早已多次明令禁止,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于是该医生就婉转地把他的难处讲给朋友听,最后朋友说:“我一时没想那么多,经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个办法不行。”
由于共担可能出现的风险,对方就能由己及人地去想问题,体谅别人的难处。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还有一线希望达到目的,谁也不愿意轻易地接受拒绝,究其原因是完美心理在起作用。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在拒绝别人的要求时,铁一样的事实摆在眼前,无论怎样坚持意见的人,也不能不放弃自己的要求。
5.拒绝是一种艺术
拒绝是一种艺术。艺术就有艺术的规律可循。掌握了拒绝的实用技巧,在不同的场合加以变通,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1.强调自己的困难
有些求人的事,由于种种原因,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喜欢用暗示来投石问路。这时你最好用暗示来拒绝。
两个打工的老乡,找到城里工作的李某,诉说打工之艰难,一再说住店住不起,租房又没有合适的。言外之间是要借宿。
李某听后马上暗示说:“是啊,城里比不了咱们乡下,住房可紧了。就拿我来说吧,这么两间耳朵眼大的房子,住着三代人。我那上高中的儿子,没办法晚上只得睡沙发。你们大老远地来看我,不该留你们在我家好好地住上几天吗?可是做不到啊!”两位老乡听后,就非常知趣地走开了。
2.用“习俗”为借口
一位女士因公出差,在火车上与一位看起来挺有涵养的男士坐在一起。这位男士主动和她搭讪,女士觉得一个人干坐着也挺乏味的,于是就和他攀谈起来。开始时这位男士还算规矩,和女士只是谈谈乘车难的感受以及对当今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现象的看法。可不知怎的,谈着谈着,这位男士竟然话题一转,问了周女士一句:“你结婚了吗?”
显然,这个问题可能别有用心,所以女士有些不高兴,但她态度平和地对那位男士说:“先生,我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前半句是‘对男人不能问收入’,所以我才没有问你的收入;后半句是‘对女人不能问婚否’,所以你这个问题我是不能回答了。请原谅。”那位男士听女士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唐突,尴尬地笑了笑,不再说话了。这位女士既表达了对对方失礼的不满,又没有令对方下不来台,可谓一举两得。
3.借他人之口加以拒绝
小李在电器商场工作。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来店买DVD。看遍了店堂里陈列的样品,他都不满意,要求小李领他到仓库去看看。小李面对朋友,“不”字说不出口。于是他笑着说:“前几天经理刚宣布过,不准任何顾客进仓库。”尽管小李的朋友心中不大满意,但毕竟比直接听到“不行”的回答减少了几分不快。
4.借故拖延
某单位一名职工找到车间主任要求调换工种,车间主任心里明白调不了,但他没有马上回答说:“不可能。”而是说:“这个问题涉及到好几个人,我个人决定不了。我把你的要求带上去,让厂部讨论一下,过几天答复你,好吗?”
这样回答可让对方明白:调工种不是件简单的事,存在着两种可能,使对方思想有所准备,这比当场回绝效果要好得多。
5.限定苛刻的条件
有位名作家应邀演讲,课排在下午第一堂,又是大热天,是学生最爱打瞌睡的时候,他一上台,就声明说:
“在这闷热的午后,要各位听我这老头儿说话,一定会想打瞌睡,我想没关系,各位可以安心地睡。但是有两个原则要遵守,一是姿势要雅,不可趴在桌上;二是不准打呼噜,以免干扰别人听讲。”
语毕,全堂轰然大笑,瞌睡虫一扫而空。这种表面同意,其实是禁止的说话艺术,常能发挥劝止的功效。
6.先肯定后否定
有时对方提出的要求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条件的限制又无法予以满足。这种情况下,拒绝言辞要尽可能委婉,予以安慰,使其精神上得到许些满足,以减少因拒绝产生的不快和失望。在语言表达上可采用“先肯定后否定”的形式,要委婉,留有余地。
一家公司的经理对一家工厂的厂长说:“我们两家搞联营,你看怎么样?”厂长回答:“这个设想很不错,只是目前条件还没有成熟。”这样既拒绝了对方,又给自己留了后路。
7.隐晦曲折提出另外的建议
有时,对一些明显不合情理或不妥的做法必须予以回绝。但为了避免因此引起冲突,或由于某种原因不便明确表示,可采用隐晦曲折的语言向对方暗示,以达到拒绝的目的。请看下面一段对话:
甲:“我们的意图是使下一次会议能在纽约召开,不知贵国政府以为如何?”
乙:“贵国饭菜的味道不好,特别是我上次去时住的那个旅馆更糟糕。”
甲:“那么您觉得我今天用来招待您的法国小吃味道如何?”
乙:“还算可以,不过我更喜欢吃英国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