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就是助己。一次举手之劳的助人行为,会带来喜出望外的机遇,而人生之路也越走越宽。明智的人宁愿看到人们需要他,而不是感谢他。
帮助他人不要只图报答,因为一次性报答过了,也就失去了帮助人的意义,也不是当初帮人时的初衷。当有人需要你帮一把时,你能搭把
手帮一把就是一种回报,就是一种社会共有的缘分。
一个人能力虽然不大,但只要肯帮助别人,终将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
有一中年妇女,丈夫因病去世,自己带着女儿艰难度日。她原本在一家工厂上班,几年前由于经济不景气,工厂面临着倒闭,她下岗了。好在她平时待人很好,在街坊邻居中极有人缘,下岗不久便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小镇兴隆服装市场旁开起了一家饭店,做了女店主。
饭店刚开张时,生意较为冷清,全靠朋友和街坊邻居们的关照。后来,由于女店主忠厚老实,又热情公道,小饭店渐渐开始有了回头客,生意也一天一天地好了起来。
也许是女店主慈悲善良的缘故,几乎每到中午吃饭的时间,小镇上的五六个大小乞丐都会相继光顾这里。客人们常对女店主说:“快把他们轰走吧,这些都是好吃懒做的主,别可怜他们。”这时女店主总是笑笑说:“算了吧,谁还没个难处?再者你看他们风餐露宿的,也挺可怜的。”
人们都说,这女店主太善良了,从未见过小镇上其他店主能够像她那样宽容平和地对待这些肮脏不堪令人厌恶的乞丐。若是别的店主一见到乞丐上门,就会严厉地呵斥辱骂,毫不留情地赶走他们。而这个女店主则每次都会微笑着给他们的饭盆里盛满热饭热菜,而且多是从厨房里取出来的新鲜饭菜。更让人感动的是,在她的施舍过程中,没有丝毫的做作之态。她的表情和神态十分亲切自然,就像她所做的一切原本就是一件分内的事情似的。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天深夜,服装市场里一家经营童装生意的店铺,由于电线短路,结果引发了一场大火。那些服装几乎都是易燃物品,加之火借风势,眨眼的工夫整个市场便成了一片火海。
小饭店紧邻服装市场,势单力孤的女店主眼看辛苦张罗起来的饭店就要被熊熊大火所吞没,那刚刚添置的冰箱和彩电也将都化为灰烬,心急如焚。这时,只见那些平常天天上门乞讨的乞丐,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在老乞丐的率领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将冰箱彩电还有一个个笨重的液化气罐奋力地搬运到了安全的地方。紧接着,他们又冲进马上就要被大火包围的店内,将女店主别的财物全都搬了出来。消防车很快就开了过来,大火被扑灭了。小饭店由于抢救及时,只遭受了一点小小的损失。周围的那些店铺却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全变成了废墟。
大火过后,人们都说是女店主平时的善行得到了回报,要是没有这些平时受她恩惠的乞丐们出力,饭店恐怕也会变成一堆瓦砾。
人常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其实拿到现实生活中来,这种所谓的“因果报应”只不过是心存感激的受惠者对施惠者的一种报答而已。
有一种说法,叫做生活不需要技巧。讲的是人与人之间要以诚相待,不要怀着某种个人目的。对别人的帮助,要落到具体的行动上,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帮助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随便帮帮,一种可能是一帮到底,做足人情。第一种帮助不能说它不是帮助,因为它也能给人带来某种好处;但随便帮帮的帮助不是真正的帮助,这种随便的帮助在关键的时候总是不管用的。第二种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它能帮人彻底解决实际困难。
罗斯是位单身女子,住在华盛顿的一个闹市区。有一次,罗斯搬一只大箱子回家,因为电梯坏了,她只得自己扛着箱子上十二层楼。彼得是一个平时没事就在大街上闲逛,偶尔还闯点祸的人,这次他看到罗斯累得汗流满面,于是想上去帮助罗斯。罗斯并不相信彼得,以为他图谋不轨。彼得十分困惑,他花费了许多唇舌,想说明他的善良用心,却无济于事。罗斯拒绝了彼得,她将箱子从一层搬到二层后,就再也没有力气了。需不需要彼得的援手呢?罗斯感到矛盾极了。最终,还是在彼得的帮助下,箱子被搬上了十二层。为了表示自己的真诚,彼得只将箱子搬到罗斯的家门口,坚持不进去。后来,罗斯和彼得交上了朋友,一年后,双双步上了红地毯。
帮助别人,不要居功自傲。帮助时应注意:不要使对方觉得接受你的帮助是一种负担。帮助要做得自然得体,也就是说在当时对方或许无法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能体会到你对他的关心,能够做到这一点是最理想的。帮忙时要高高兴兴,不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
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为别人考虑的人,你为他帮忙的各种好处,绝不会像泼出去的水,难以回收,他一定会用别的方式来回报你。对于这种知恩图报的人,应该经常给他些帮助。
总之,人不是刺猬,难以合群;人是情感动物,需要彼此的互爱互助,切不可像自由市场做生意那样赤裸裸的,一口一个“有事吗?”,“你帮了我的忙,下次我一定帮你”。忽视了感情的交流,会让人兴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3。掌握时机,拉人一把
患难检验你做人的态度,患难检验你做事的方式。
“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这话大家都不陌生。晋代有一个人叫荀巨伯,有一次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这时恰好敌军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纷纷携妻挈子,四散逃难。朋友劝荀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动,活不了几天了,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赶来,就是为了来看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着,我怎么能扔下你不管呢?”说着便转身给朋友熬药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他快走,荀巨伯却安慰他说:“你就安心养病吧,不要管我,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
这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了,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士兵冲进来,冲着他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
荀巨伯指着躺在床上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并正气凛然地说,“请你们别惊吓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朋友去死,我也绝不皱眉头!”
敌军一听愣了,听着荀巨伯的慷慨言语,看看荀巨伯的无畏态度,很是感动,说:“想不到这里的人如此高尚,怎么好意思侵害他们呢?走吧!”敌军撤走了。
患难时体现出的正义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说来不能不令人惊叹。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面临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这种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会让他人记忆—生。
德皇威廉一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可算得上全世界最可怜的一个人,众叛亲离。他只好逃到荷兰去保命,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可是在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却给威廉一世写了一封简短但流露真情的信,表达了他对德皇的敬仰。这个小男孩在信中说,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将永远尊他为皇帝。德皇深深地为这封信所感动,于是邀请他到皇宫来。这个小男孩接受了邀请,由他母亲带着一同前往,他的母亲后来嫁给了德皇。
“我不知道他那时候那么痛苦,即使知道了,我也帮不上忙啊!”许多人常会遗憾地说。
这种人与其说他不知道朋友的痛苦,倒不如说他根本无意知道。
人们总是可以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苦处,却对别人的痛处缺乏了解。他们不了解别人的需要,更不会花工夫去了解;有的甚至知道了也佯装不知,大概是没有切身之苦、切肤之痛吧。
虽然很少有人能达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随时体察一下别人的需要,时刻关心朋友,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当朋友身患重病时,你应该多去探望;当朋友遭到挫折而沮丧时,你应该给予鼓励,多谈谈朋友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当朋友愁眉苦脸,郁郁寡欢时,你应该亲切地询问他们。这些适时的安慰会像阳光一样温暖受伤者的心田,给他们希望。
小于在某企业担任打字员。一天中午,一位董事走进办公室,向办公室里的姑娘们问道:“上午拜托你们打的那个文件在哪里?”可是当时正值吃午饭时间,谁也不知道那个文件搁在哪里,因此谁也没有理睬他。
这时,小于对他说:“这个文件的事我虽然不知道,但是,谭先生,这件事交给我去办吧,我会尽早送到您的办公室。‘当小于把整理好的文件送给董事时,董事非常高兴。
几周之后,小于高兴地向她的同事宣布:她升迁了。显然,小于的热心和办事利落获得了董事的赞赏,董事在董事会上大力推荐她。
有时候不用很费力地帮别人一把,别人也会牢记在心,诗经上就说过“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五、“敬”字诀
人存在于社会上,要扮演各种角色,特别是在互相的交往中,需要一定的尊严支撑,这是人性的弱点。明白了这点,才能体会到“敬”字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