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荷兰王室还喜欢以木鞋为馈赠其他各国元首的礼物,而木鞋本身,用于装饰和纪念的时候,远远大于被穿戴的时候,有的小女生,还会将小巧可爱的木鞋当做花瓶来用呢。
--风车
我们读书的时候,都读过《堂吉诃德》,也都曾经对那个被骑士当做攻击对象的风车有着那么一丝丝的好奇,也曾在想,这个风车,和我们平时玩的那种纸风车有着什么不同。那么,你可以选择去荷兰,濒临北海,位处西风带的荷兰常年都有西风吹拂,也因此,在这个水力、电力缺乏的国度中,风车,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种事物。
据记载,荷兰引进的第一批风车是来自德国,当时的主要用途便是磨粉,而随后的岁月中,随着风车在荷兰的不断应用与普及,他的用途也更加的广泛起来。16、17世纪的时候,荷兰的商队曾经制霸一时,他们从世界各国引进各种原材料进行生产再加工,而这个再加工的工具便是风车。当时,通过水路,进入荷兰的原材料多种多样,这其中,以来自波罗的海附近的木材和东部德国的亚麻为最多,也正因为如此,在荷兰的大港口,尤其是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附近,一座座矗立着风车的工厂多为木材厂、造纸厂或者磨坊。近代以来,随着须德海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随着围海造田行动在荷兰的广泛开展,作为动力之一的风车更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后来,人们还对风车进行了改装,在原有风车的基础上,于风车滚轮上加装了活动顶棚,这,也就是现在风行一时的荷兰风车。
【图43荷兰风车】
几乎是半壁泽国的荷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水患不断,风暴潮频仍,在不断的与大自然的抗争之中,勤劳智慧的荷兰人民发明了抽水风车,以助解决水患。“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这是每一个荷兰人都不愿意去忘记的一句话,事实上,也的确是被水患不断折磨的荷兰人用他们的双手与智慧创造了这个世界上第一台风力风车,那是在1229年。古时,人们碾磨谷物多用人力,后来改为畜力,最后才采用风力或者电力。在工业革命之前的那段日子,风动力风车在工业领域的用途还是相当广泛的。人们用风车来碾磨谷物、加工大麦、锯断木材、制造纸张、甚至榨油、研磨香料等等等等。当然对荷兰人来说,抽水风车的问世才是真正的变革开始,若是没有它,荷兰的围海造田工程不可能实施的那么顺利,没有它,也许,今日的荷兰,就没有那接近五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了。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号角被吹响,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正式进入了电气时代,曾经的风动力风车逐渐淡出了欧洲各国的历史,但是,在荷兰,人们却没有将这曾经的功臣遗忘。荷兰地形平坦、濒海多风,很适宜发展风能,而风能又节能环保,如此一来,利用风能工作的风车,在荷兰一直被沿用,甚至成为了荷兰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统计表明,迄今为止,存在于荷兰各地的风车多达两千。
风车,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荷兰人成长,几乎已经成为了荷兰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没有哪个荷兰人会不喜欢风车,他们将许多美好的感情寄托在风车中,每逢佳节,更是将风车装点的美轮美奂,以达盛情。
--郁金香
说起中国,人们会很自然的想到牡丹,提到日本,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樱花,那么谈及荷兰,自然就不能不说说荷兰的国花郁金香了。荷兰境内,遍地种植着郁金香,环绕着这尊贵而华美的花卉,还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这一个: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三位勇士同时喜欢上了一位居住在城堡中的公主,为了博得公主的芳心,他们分别送给了她三样礼物,一把剑、一顶皇冠、一锭金子。然而事实上,襄王有意,神女无心,公主对他们任何一个都没有异样的情愫,所以公主很为难,向花神祷告求助,于是,花神做法,分别将皇冠、宝剑、金子变成了一朵花的花朵、绿叶和根茎,而这朵花,便是郁金香。
诚然,传说只是传说,是人们基于一种美好感情的杜撰之作,但郁金香的美丽与华贵却又是不可否认的。实际上,真正将郁金香带进荷兰的,却是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和园艺家克卢修斯。1554年的夏天,长驻奥斯曼帝国的奥地利特使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家花园之中见到了高贵典雅的郁金香,惊艳不已,在回国之时,便将郁金香种子也带了回去,赠送给了时为奥地利宫廷园艺师的好友克卢修斯。对未知的郁金香花种,克卢修斯也充满了兴趣,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精心的培育这些种子,终于欧洲第一朵郁金香在维也纳绽放。而此后经年,郁金香之名盛传,到1593,克卢修斯接受荷兰莱顿大学礼聘赴荷,郁金香也跟随他落户莱顿大学植物园。
大概是郁金香在欧洲其他地方的风靡引起了荷兰上层贵族的争锋之心,又或者,美好的事物总是有太多的人眷恋,总之郁金香甫一登陆荷兰,就受到了上层贵族的疯狂追捧,卢克修斯的门前门庭若市,不少王公显要所求的不过是郁金香一株,然而,让这些王公贵族始料未及的是,他们本以为只是件小事的要求却遭到了卢克修斯的严词拒绝,不得不悻悻而归。直到有一天,卢克修斯的宅邸遭了窃贼,不少郁金香的球茎被盗走并低价出售。得知此事之后,卢克修斯气愤之余,将剩余的郁金香全部送了朋友,郁金香从此流入市场,并进而风靡整个荷兰。
位处西欧的荷兰国土面积并不辽阔,只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小国,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土面积不过4。1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却是著名的欧洲花园,其年产鲜花惊人的达到了90亿株,而其中三分之一的鲜花为郁金香。也许,这么说,你还是没有什么直观的认识,那么好吧,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如果将这些花一一排列起来的话,可以绕着赤道绕七圈,这么说,你该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了吧。
以“欧洲花园”而著称于世的荷兰,除了本身的农产品种植业、畜牧业发展良好之外,鲜花产业的发展更是全球典范,据统计,荷兰的花卉产业占据了整个农业产业总量的3。5%,种植面积达到了四万三千多英亩,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要知道,荷兰不是中国,其国土面积不过才四万多平方公里。
古有“点石成金”之说,今日的荷兰人却也可以“点花成金”。每年,数十亿的鲜花都被精明的荷兰商人通过各种方式投放到世界各地的市场,赚取高额的利润,其中,美国、德国是荷兰最大的出口国,每年,只花卉,就能够给荷兰带来将近十亿美元的收入,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
--奶酪
除了风车、木鞋、郁金香,提到荷兰,就不得不说一说荷兰的奶酪了。
说起来,大约是在9世纪初期,奶酪工业才出现在荷兰,那个时候,奶酪,是作为莎琳马格宫廷御用品而为世人所知的。
后来,随着奶酪工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荷兰不断的涌现出一个个的奶酪市场,其中以哈勒姆、林登、里沃登的称量市场最是有名。。
易贮藏、易运输、保质期长,是荷兰奶酪的优点,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点,味道甜美的荷兰奶酪得以行销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早在中世纪,德国、波罗的海沿岸各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都是荷兰奶酪的忠实拥趸,甚至,当时的南美及西印度群岛都能够见到荷兰奶酪那精致的身影。哪怕是现代,荷兰奶酪依旧风行,“欧洲的菜篮子”自然名下无虚。状若车轮的黄波奶酪和球形的红波奶酪,是荷兰奶酪的最主要产品,也是荷兰奶酪出口创汇的生力军,多少年来,为荷兰创造的收益十分可观。
荷兰,因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背景,而孕育了独特的奶酪文化,是荷兰人成就了奶酪,也是奶酪成就了荷兰。
荷兰的奶酪产量和出口量一直雄踞全球榜首,其奶酪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了四百年的历史积淀愈发的醇香馥郁。奶酪,已经刻印进了荷兰人的骨子里,如果你想了解荷兰,那么建议你先去了解荷兰的奶酪文化。我们照相的时候,会对着相机说“茄子”,但多数的荷兰人在照相的时候却会很自然地喊:“SayCheese!”。可见,奶酪,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影响是多么的深重。
阿克马、豪达、艾登、莱登是荷兰奶酪的主产地,在上述城市,空气中都充斥着曾经遗留着的奶酪历史痕迹,这其中,豪达奶酪的产量几乎占据了全国总产量的一半还多,而艾登奶酪则以它独特的球形造型而享誉世界,又被称作红波奶酪。
北方的威尼斯--阿姆斯特丹
它,是一座沉淀着历史沧桑的古城,它,脱胎于落后的渔村,却用七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华丽的蜕变,破茧成蝶,成为了一位高贵的“贵妇”,成为了享誉世界的繁华国际大都市。它,即使阿姆斯特丹,荷兰首都。
蓝、绿、红,是整个阿姆斯特丹最绚烂与多见的色彩,这座保有着不少黄金时代古韵的城市,用它的风华古朴向世界诉说着一个不一样的荷兰。
北临北海,地势低洼,水网密布,风暴潮频仍,荷兰如是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的是独特的荷兰桥文化。这种文化,在阿姆斯特丹表现的尤其突出。
荷兰语“丹”,实际上可以解为水坝,阿姆斯特丹之名,却是源于七百年前,那个时候,人们在阿姆斯特尔河上修建堤坝、防治水患,曾经的渔村一跃而发展为国际大都市,而阿姆斯特丹之名也由此沿用至今。
初临阿姆斯特丹,你的第一印象,便会是桥多,在这个百万人口的都市中,大大小小的桥梁便有一千多座,这些桥梁,纵横交错于水中,构成了独特的城市名片,到了阿姆斯特丹不看桥,就如同到了北京而不去天安门一样,总是令人扼腕。
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的阿姆斯特丹除了那蛛网般密布于城市之中的桥梁之外,令一个引人瞩目的地方就是他独特的“船屋”了。阿姆斯特丹的船屋数量将近两万,矗立在市内各个河道的两岸,虽没有摩天大楼的雄壮,但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你乘上一艘玻璃船,顺流在阿姆斯特丹城内缓缓的游览,才会发现,这些船屋,原来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由于海拔低于海平面,阿姆斯特丹的船屋一般都是以木桩为基,并在这些木桩上涂抹了黑柏油,王宫也不例外。阿姆斯特丹的现代大楼其实并不多,“船屋”多是传统民居。出于省税的考量,这些船屋的门窗多半都比较狭长,窗户上也多悬挂有吊钩,这是因为普遍窄小的门户不利于大型家电的搬运,窗户有时候便代替了门的作用,成为了大型家电的运输通道。此外,山墙,则是船屋主人必然会精心装饰的一处所在,游览的时候,莫要错过了才是。
假如,你对荷兰的历史非常感兴趣的话,那么建议你可以顺着运河游览,可乘船也可步行,一般说来,乘船还是比较方便的。始发于中央火车站到达市内各个博物馆的轮渡非常的频繁,几乎每十五分钟便有一班。轮渡顺着运河缓缓行驶,沿途那些始建于17世纪的古老船屋总是会令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在夜晚,坐着渡轮,徜徉在这个“水下城市”,看着岸边的酒绿灯红,看着波光粼粼中的城市繁华,总是会别有一番风情与逸趣。皇帝运河、绅士运河、王子运河,是阿姆斯特丹最富盛名的运河之一,沿着这几条运河缓缓泛舟,看着岸边清一色的红砖建筑,你的心都会被陶冶。另外,在这些运河沿岸,聚集着大量的酒吧、餐厅、礼品店等等,在这里,你可以随时的挑选到极具荷兰风情的纪念品,当然,这其中各种精致的风车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700年前,勤劳智慧的荷兰人在阿姆斯特尔河上修建了一座堤坝,于是一座小渔村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了,早在17世纪的时候,它就已经成为了一座国际大都市,就成为了著名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中心。这就是阿姆斯特丹。1806年,出于国家利益的基本考量,荷兰王室与政府决定将迁都于此。但其实,纵便是今日,荷兰王室、首相府、议会以及一些重要的中央部门驻地却仍驻留在行政中心海牙,而不是在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之于荷兰,更像是上海之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