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销售口才实战训练 > 第三章 懂得赞美把话说到客户心坎上(第5页)

第三章 懂得赞美把话说到客户心坎上(第5页)

有些客户不愿意与销售员做过多的交谈,更不愿意被人评头品足、说三道四,尤其不喜欢销售员触及自己的个人或家庭私事,认为他们的所谓赞美只不过是一种愚弄客户的手段而已,所以对这种赞美不以为然,甚至十分反感。因此,销售员要注意这一点。

7.找到客户最想听的话,并说好它

如果你想打动客户,赞美客户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办法。只不过,如果不懂得赞美,就会如隔靴搔痒一样,毫无用处。只有找到客户最想听的话,并说好它,才会说动客户,达到预期效果。

我和船上的外科大夫,在轮船抵达直布罗陀后,上岸去附近的小百货店购买当地出产的精美的羊皮手套。店里有位非常漂亮的小姐,递给我一副蓝手套。我不要蓝的。她却说,像我这种手戴上蓝手套才好看呢。这一说,我就动了心,偷偷地看了一下手,也不知怎么的,看起来果真相当好看。我想将左手的手套戴上试试,脸上有点发烧——一看就知道尺寸太小,戴不上。

“啊,正好!”她说道。

我听了顿时心花怒放,其实心里明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我用力一拉,可真叫人扫兴,竟没戴上。

“哟,瞧您肯定是戴惯了羊皮手套!”她微笑着说,“不像有些先生戴这种手套时笨手笨脚的。”

我万万没有料到竟有这么一句恭维的话。我只知道怎么去戴好手套。我再一使劲,不料手套从拇指根部一直裂到手掌心去了。我拼命想遮掩裂缝。她却一味大灌迷汤,我的心也索性横到底,宁死也要识抬举。

“哟,您真有经验(手背上开口了)。这副手套对您正合适——您的手真细巧——万一绷坏,您可不必付钱(当中横里也绽开了)。我一向看得出哪位先生戴得来(照水手的说法,这副手套的后卫都‘溜’走了,指节那儿的羊皮也裂穿了,一副手套只剩下叫人看了好不伤心的一堆破烂)。”

我头上给戴了七八顶高帽子,没脸声张,不敢把手套扔回这天仙的纤手里去。我浑身热辣辣的,又是好气,又是狼狈,戴上美女的高帽后心里还是一团高兴,恨只恨那位仁兄居然兴致勃勃地看我出洋相。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害臊,嘴上却说:“这副手套倒真好,恰恰合乎。我喜欢合手的手套。不,不要紧,小姐,不要紧,还有一只手套,我到街上去戴,店里头真热。”

店里真热,我从来没有到过这么热的地方。我付了钱,好不潇洒地鞠了一躬,走出店堂。我有苦难言地戴着这堆破烂,走过这条街,然后,将那丢人现眼的羊皮手套扔进了垃圾堆。

这个故事出自美国著名大作家马克·吐温的《傻子出国记》。作家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诙谐、夸张而又淋漓尽致地描述了推销中心理力量的精彩作用。

这位小百货店的美丽小姐,为了说服顾客买她的羊皮手套,恰到好处地利用人们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着的人性弱点,抛出一顶顶高帽子,让顾客陷入自己的洋洋得意中,跨入她设置的陷阱。

而这位爱面子、好虚荣、重尊严的顾客,宁死也要识她的抬举,于是在被灌了一肚子迷魂汤后,在心里“害臊”和面上“开开心心”的矛盾下,戴着这堆“丢人现眼”的破烂羊皮手套走人。

这里,漂亮的店员小姐紧紧抓住顾客人性弱点步步进攻,导致顾客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而臣服在她的脚下。

人人都有虚荣心,都喜欢听恭维的话。在推销过程中,适当地给顾客戴顶高帽子,让顾客在陶醉中很容易就能购买你的东西了。

大多数人都喜欢听漂亮话,喜欢被人赞美,有时候明明知道这些赞美之辞都是言不由衷的话,但仍喜欢听。在推销中,如果能适当地恭维顾客,给他一顶高帽子戴戴,一旦他飘飘然,那你的推销就一定会成功。

图书推销员王明路过一家店铺时,看见一个年轻人正坐在里面的一张老板椅上,看着一本叫《穷爸爸,富爸爸》的书。王明走进去说:“您也在看这本书呀!我也很爱看这本书。这本书写得非常棒啊!”

“是啊!这本书写得太棒了,简直就是一本大学教材,社会大学的大学教材。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我个人认为,社会大学通常比课本上学到的东西要要多得多。”年轻人赞同道。

“太对了!这本书里面的富爸爸提倡的就是这种观念。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心态和智慧,决定了他有什么水平的认识。从您刚才说出来的话,我就可以判断得出来,您对这本书不光是随便地读一读那么简单,肯定是研究得非常彻底了吧?”

“哈哈,我这个人天生不爱上学,就爱看看课外书。”

“但是,你具备读书的天赋呀,只是可能你身边有一些长辈,比如你的老师或者父母,观念可能一时跟不上,没有赞同你。我感觉你很会运用知识。你看,你这么年轻就开了一家店了,以后,你的店面一定还会不断扩大的。而且,如果你能结合你所在的领域,融入这本书的观念去做事,将来你会很了不起的!”

听了王明对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作的逐一正面引申和赞美后,年轻人话兴大增,不由得夸夸其谈、眉飞色舞起来,大讲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规划。最后,他主动地向王明订购了不少图书,还和王明成为了好朋友。

王明能和这位年轻人成为朋友,关键是王明能抓住了年轻人当时最爱听的话,进行了巧妙的述说。换言之,王明能够用赞美挠到年轻人的“痒痒处”。

在推销过程中,当你与客户说话时,若要获得对方的认同,就一定要善于抓住每件事情的重点来谈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对方能够感受到,你可以直接认可他最核心的东西。这样,你才是挠到了对方最“痒痒”的地方,让他感觉非常惬意和舒服。

学会找到对方最想听到的话吧,然后说给对方听,这样,你将能迅速获得对方的好感,进而赢得销售。

8。赞美竞争对手更易赢得信任

福兰克林曾说过:“不要说别人不好,而要说别人的好话。大多数情况下,不失时机地夸赞竞争对手可以令人们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销售员来说,竞争对手就是那些正在或企图从你手中抢走客户的人。一些销售员把客户视为“敌人”,企盼将“敌人”一扫光,或常常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其实,销售员大可不必以如此的心态对待竞争对手,因为,战场上没有对手便没有英雄,商场上没有对手就没有成就。

销售员在与自己的客户进行面谈时,客户免不了会向你询问有关你竞争对手的一些产品信息,或者在你面前称赞你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那么你会怎样面对呢?很多销售员听到客户的这些话,情绪上都很别扭,有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大施宣扬客户产品的不好,甚至攻击客户的人品,殊不知这样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客户会因你刚才的一席话拂袖而去。

王经理在市场上招标,要购入一大批水泥。收到两家公司投标,一家来自一个和他作过不少生意的A公司,A公司的销售员找上门来,问他还有别的公司来投标,王经理碍于面子告诉了他。没想到在接下来的谈话里,这个销售员开始了对别的公司喋喋不休的评价:“他们啊,他们是一家刚开始起步的公司,他们能按照您的要求发货吗?他们的信誉也您不知道怎么样,产品质量还不知道有没有保证,您就愿意冒这样的风险吗?王经理,……”王经理时一个最不喜欢评论别人长短的人,听销售员这样说,对这个销售员的印象大跌,于是抱着一种客观的态度他就对这家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没想到这家公司对车间管理和产品质量要求都非常严格,王经理马上就和他们签了订单。后来,他们之间保持了良好的生意往来。

我们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销售员在对你竞争对手进行攻击的时候,你的可信度也开始在客户的心目中下降,你的言行非但没有让自己的生意做成,反而为你的竞争对手做了广告。那么,销售人员该如何正确对待你的竞争对手呢?

掌握竞争对手尽可能多的信息。当今市场,一个企业独霸某行业,无一竞争对手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晓、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已成为每个销售员都应该极其重视的一件事。因为只有了解竞争对手才能在面对客户时回答他们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介绍自己的产品。试想,在销售过程中,如果客户问你:“我觉得你们的产品和宝利公司的产品性能、款式都一样呀,为什么却比人家的贵很多呢?”而你却对客户所说的宝利公司一无所知,答复客户也只能支支吾吾、含含糊糊,这样客户不但对你的产品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也觉得你是一个不称职的销售员。如此一来,你的成交几率就微乎其微了。

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应当是深入的、细致的、全方位的,具体说来包括一下信息:竞争对手产品的一览表。这是属于最基本事实的了解;竞争对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有哪些产品问世?有哪些产品是正在研制中?竞争对手所有产品的价格,这些价格是属于渗透定价法,即少盈利甚至不盈利以期扩大市场占有率的,还是撇脂定价法,以期从中获取巨额利润的;竞争对手的产品有哪些特征?其优缺点各是什么?竞争对手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如何?是呈上升趋势、下降趋势,还是多年持平?客户对竞争对手产品的反应如何?是满意居多?还是不满居多?

销售员掌握了上述这些信息,不但可以为自己的的销售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当客户向你询问客户的情况时,你才能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产品优势突出来,回答客户的信息时,虽然不可恶意攻击,也不应该刻意把客户的好处向客户解释的那么详细,把自己的客户拱手送人。

竞争不可避免,保持自己优雅作风。当客户向你称赞客户产品时,要给予适当的评价,避免两种回答。一是“既然他们的产品那么好,你就买他们的去啊!”这样的回答不但有损你的形象,而且也会有损公司的形象。而且客户可能再也不会和你打交道了,多说一句话就让自己永远地失去了一位客户,这是不值得的;二是捏造有关竞争对手的坏话,如“那家公司的内部有矛盾,搞不好老板会卷钱走人呢,还是谨慎点”“听说那家店经常被上面调查啊,质量不过关”等等,当你经常这样评价你的对手的,客户总有一天会明白事情的真相的,那是要想凭攻击别人来赢得客户已是不可能的啦。贬低别人并不能提高自己,对于竞争对手给予客观的评价,反而回应的客户对你的好感,下次有需要他可能会想到你与你合作。

与竞争对手协作共赢。俗话说,“众口难调”,客户的需求总是各不相同,而企业开发产品的能力总是有限的,由于客户需求和自身产品特点之间的差异,竞争对手之间常常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把那些需求特点更符合竞争对手产品的客户大大方方地“出让”,你这种真正站在客户立场上为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出让”,不但会给客户带来好处,更会为你自己的长远利益提供帮助。如果你想从竞争对手那里获得客户资源,那就要将不适于你、更适于他们的客户介绍到他们那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