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工资刚性太强,弹性太弱,不容易调整。容易形成论资排辈的氛围,不利于有才能的人才成长。不利于吸引年轻人,即使进入企业也会因漫长的等待而失去信心。
第四节薪酬制度分类
企业在决定制定或实行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时,必须考虑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与内外部环境。一般来说,企业还应该考虑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岗位与人员结构、企业的经营目标等几个因素。薪酬制度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以下几类:
工作薪酬:职务薪酬制,岗位薪酬制
能力薪酬:技术等级薪酬制,能力资格薪酬制,职能等级薪酬制
结构薪酬:基础薪酬,岗位(职务)薪酬,奖励薪酬,年功薪酬
岗位技能薪酬:由岗位薪酬和技能薪酬两个单元组成
特殊群体薪酬制度:管理人员薪酬制度,经营者年薪制,团队薪酬制度
在此主要对前四种制度进行详细说明。
(一)工作薪酬
工作薪酬的主要特点是:员工的标准薪酬是由所担任的工作(职务、岗位)对职务人员在文化、技术、业务、智力、体力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劳动环境对员工的影响所决定的,即根据劳动复杂程度、繁重程度、责任大小、精确程度以及劳动条件等因素确定各]二作之间的相对顺序,并规定相应的薪酬标准。员工干什么工作就领什么工作的薪酬,不考虑其他所具有的超出本职工作要求的工作能力。这是它与能力薪酬最显著的区别。
实行工作薪酬必须先对各种工作进行评价和划分等级。在评价工作时,按照”只对工作不对人“的原则;在确定员工的薪酬等级和薪酬标准时.既要根据他所担任的工作又要考虑他的任职能力。
1.职务薪酬制
职务薪酬制是按照职务规定薪酬标准的一种薪酬等级制度。不同的职务有不同的薪酬标准。在同一职务内又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职员在本人职务所规定的薪酬等级范围内评定薪酬。职务薪酬制可以实行单一型的薪酬标准,也可以实行重合可变型薪酬标准。职务薪酬制适用于企业中担任管理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职务薪酬制的特点就是”一职数薪“,每个职务内再划分若干等级,规定不同的薪酬标准,从而反映同一职务内各个职务劳动熟练程度的差异。同时,员工只能在职务薪酬规定的范围内升级,调任新职务即领取新的职务薪酬,不考虑员工本人原有的薪酬水平和资历。
实行职务薪酬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健全的、合理的编制定员标准;二是要做到职务范围清晰、责任分明、工作规范、便于评价:三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调配、考核、晋升制度。
2.岗位薪酬制
岗位薪酬制是根据员工所在的工作岗位的不同,以及同一岗位内技术复杂程度、劳动责任、劳动强度的不同所划分的等级,确定员工薪酬的制度。它适用于专业化程度较高、分工较细、工作技术比较单一、工作物比较固定的产业和工种。岗位薪酬制的特点如下:
(1)体现岗位之间的差别,解决了薪酬处于同一起点、同步升级、技术复杂岗位与简单辅助岗位的员工薪酬拉平,甚至出现倒置的问题。
(2)体现了员工劳动成果的差异,解决了在集体操作的流水线上,劳动者之间技术素质高低,应变能力大小和劳动成果高低在薪酬上的差别问题。
(3)有利于解决专业工龄短、劳动成果小或从事有害有毒工种的员工,得不到相应的薪酬的矛盾。
实施岗位薪酬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岗位进行分析、分类。根据工作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依据定员、定额标准,从组织实际出发,制定岗位分类的结构、要素和标准。
(2)以经营责任制为中心,制定岗位等级考核标准。考核内容有岗位责任、操作能力、劳动能力、劳动定额、技术要求、质量指标、专业工龄、文化程度等。各项指标尽量做到定量化和数据科学化。
(3)根据各岗位不同的点数值和按劳取酬的原则,确定各类岗位的薪酬标准。通过岗位分类测评,使岗位都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使技术难易、责任轻重、劳动强度大小和条件好坏与薪酬等级相符,使最佳年龄、最佳贡献能得到最佳薪酬。
(4)采取要素测评点数计算方法划分岗位类别。
(5)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如岗位升级管理办法,岗位、退岗薪酬管理办法等。
如今,岗位薪酬制演变出许多形式,如岗位等级薪酬制、岗位薪点薪酬制、岗位效益薪酬制等。
①岗位等级薪酬制。它是指将岗位按照重要程度划分为类别和级别,再进行排序,最终确定薪酬等级的薪酬制度。其具体形式如下:
一岗一薪制。一个岗位只有一个薪酬标准,岗内不升级,同岗同薪。新工人上岗采取”试用期“的办法,试用期满后即可执行岗位薪酬标准。其优点在于简便易行,缺点是岗内难以体现差别,缺乏激励。它适用于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高、流水作业或工作技术单一、工作物比较固定的工种。
一岗数薪制。一个岗位内设置数个薪酬标准,以反映岗位内不同员工之间的劳动差别。岗位级别是根据不同工作的技术复杂程度、劳动强度、责任大小等因素来确定的。实行一岗数薪制,员工可以在本岗位内小步考核升级,直到达到本岗位的薪酬标准。优点在于员工的薪酬增长渠道和机会增多,不晋升、不变换工作岗位也可以增加薪酬。它适用于岗位划分较粗、岗位内部技术有些差异,同时岗位晋升和提薪机会都比较少的工种或岗位。
②岗位薪点薪酬制。它是岗位薪酬制的另一种形式,是一种通过比较科学合理的”薪点因素“分析法,按员工岗位的岗位因素测定出每个岗位的薪点数.按员工绩效确定薪点值,员工按岗位获取薪酬的薪酬制度。岗位薪点薪酬制比较适合于岗位比较固定、岗位劳动以重复性劳动为主的岗位。
(二)能力薪酬
能力薪酬是以劳动者自身条件(技术、业务水平及体质、智力)为主来反映劳动者质量差别的一种薪酬等级制度的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员工本人所具有的综合能力,确定员工的薪酬等级和标准薪酬。先要通过考核,对员工的能力大小及提高程度进行评价审定,然后再确定薪酬等级和薪酬标准或增资幅度。能力薪酬的适应范围是:工作技能要求和对员工的劳动熟练程度要求比较高、工作内容不固定的单位或产品复杂、员工人数不多、工作内容变动频繁的中小型单位,如机器修理厂、专业分工不细的制造厂。能力薪酬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技术等级薪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