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说话做事的110条技巧 > 第六章 操纵对方读懂他人心(第6页)

第六章 操纵对方读懂他人心(第6页)

从儿子的回答中,这位用心良苦的父亲看到儿子并没有明白他的真正用意,于是便让他去照照镜子。儿子也很顺从的去照了镜子,这时候让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儿子看到大镜子里的自己满身都是黑炭,从脸上只能看到牙齿是白的。儿子的白衬衫并没有变得特别脏,而他自己却成了一个“黑人”。

这位父亲的教育方法就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因为他并不是简单的说教,或者是摆大道理说孩子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是行不通的,而是选用一个形象而直观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亲身经历的实验中,明白自己错了。

有时候,我们的坏念头虽然在别人身上兑现了一部分,别人倒霉了,但是它们也同样在我们身上留下了难以洗去的污痕。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一定要懂点心理学。

8贝摩对方心理,把话说到心窝里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技术知识,85%取决于口才艺术”。可见,一个人是否会说话办事,已成为一个人生活及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很多时候,办事绝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往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更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好的语言能让人为你心甘情愿的办事,如果有人能抓住对方的心思说话,那么他的语言就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

抓住对方的心思说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抓住对方的优点来说话,一种是对大家不注意的细微优点来赞美。两者比较,我相信大家一定会认为后一种说话会更加令人喜悦。

清代,在童监的挑选中,安德海认识了黄承恩这个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要想在宫内站稳脚跟非讨得黄公公喜欢不可。安德海有一套讨人喜欢的本事,他有几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一,他与黄承恩是老乡,都是青县人,又有陈公公的推荐;第二,安德海长了一副好模样,天生的笑脸儿;第三,安德海聪明过人,会来事儿,加之他面对黄公公一个头磕在了地上,认了个恩师,师徒之间如同父子。安德海那点儿本事算是施展开了,他真的是很殷勤,小心伺候,早晚不用指使便主动给师傅铺床叠被倒便盆儿,端饭打水洗衣衫,满口地喊着老师,哄得个黄老太监是满心高兴。黄总管心说:这孩子果然是棵好苗子,于是对他格外关怀,把宫中的礼节、称呼、规矩、忌讳等都一一告诉了安德海,就连最常用的知识也都告诉了他。如对皇上应称万岁,皇上和后妃吃饭要说用膳,饭后问好要说进得好,起床问安要说歇得好,凡皇上家族里的人最忌讳提名字,音同字不同也不行,一旦触怒主子,轻则遭顿毒打,重则招来杀身之祸……这些宫里的礼仪都教给了他。这些东西,安德海全都记在了心里,他怕忘记,反复背诵,反复演习,为了讨得主子的欢心,他可真是下了一番工夫。

再来说说这个道光皇帝吧,他共有九个儿子,前边三个都死了,第四个皇子便是奕伫,若论长幼,应立四皇子奕伫为太子,可六皇子奕无论是口才、文才、武功都比奕伫强,因此道光一直拿不定主意,对四皇子和六皇子进行了很多次的掂量考验。

道光三十年春,这天风和日丽,道光要带领六个皇子去南苑打猎,意在考验各个皇子文才武略和应变能力,为以后皇位的确定留下一个参考。皇帝要选太子,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了,因此六个皇子各做准备,都想取得父皇的欢心,以便将来获得皇位,尤其是四皇子奕伫和六皇子奕,不用说他们就是相互争夺的对手了。

四皇子有一个足智多谋的老师——杜受田,他在四皇子身上下的工夫很大,希望他能登上皇位,自己也跟着沾光,可他也掂量过,奕伫与其他皇子比较起来,除了排行第四占了个有利的位置之外,其他方面都平常,甚至比其他皇子略逊一筹,如若稍一让步,这皇位定然被六皇子夺去,他为了这事很着急。

安德海看出了门道,上前问道:“杜老大,你老人家满脸愁容,定有为难之事,莫不是为明日行围采猎之事?”

四皇子一旁喝道:“不许胡说!”

安德海道:“嘘!”

杜受田心想,这孩子能看出我的心事,看来是个有心计的孩子,随口道:“不,让他说下去!”

安德海道:“我曾听人讲过,三国时曹操的大儿子曹丕和三儿子曹植也有与现在相似之处,不过奴才记不太清楚了。”

杜受田眼睛一亮,把手一摆道:“好了,不必往下说了,你说得很好,很有道理。”

奕伫不解其意,问师傅道:“这是怎么回事呀?”

杜受田道:“你到时候就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这么、这么办!”

四皇子听后连连点头称是。

过了一天,道光带领六个皇子来到南苑,传旨开始围猎。诸位皇子各显身手,直追得那些飞禽走兽东奔西跑,到处乱蹦乱飞,其中最数六皇子奕,几乎箭无虚发,满载而归,而四皇子奕伫却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道光帝不由龙颜大怒,大声呵斥。奕伫因有老师提前安排,不慌不忙地奏道:“儿臣以为目前春回大地,万物萌生,禽兽正是繁衍之期,儿臣不忍杀生害命,恐违上天好生之德,是以空手而回,望父皇恕罪。”道光帝听罢,心想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他却想到了,倘若让他继位,必能以仁慈治天下,不禁转怒为喜,立即对四皇子的仁慈之心进行了一番夸奖。

没过几年,道光便得了重病,知道自己活不了多少时日,急唤诸皇子到御榻前答辩。消息传开,四皇子和他的老师杜受田都知道这是最关键的一次较量了,能否登基在此一举,他们二人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但两人对坐半日却苦无一策,安德海又献上一计说:“万岁爷病重,到御榻前之后什么也不用说,只说愿父皇早日康复就行,剩下的就是流泪,却不要哭出声来。”二人一听大喜。

到了第二天,六位皇子被诏至龙床前,果然道光提出了一些安邦治国的题目让诸皇子回答,别人谁都比不上六皇子答的头头是道,道光甚为满意,却发现四皇子一言不发。道光一问,他头一扭泪如雨下说:“父皇病重,龙体欠安,儿臣日夜祈祷,惟愿父皇早日康复,此乃国家之幸,万民之福,此时儿臣方寸已乱,无法思及这些。倘父皇如有不测,儿臣情愿龙驾而行,以永侍身旁。”说完这些话就泪如雨下,泪水擦也擦不完。

道光听了他说的话,心中太感动了,心想此真孝子仁君,于是决心立四子奕伫为太子,这就是二十岁登基的“咸丰”皇帝。因为安德海在关键时候立了大功,所以越来越受咸丰的喜爱,地位自然就越来越高了。

每一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但是如果想要成功做事,你就必须考虑一下你说出的话是否能抓住对方的心思,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只有让你的语言首先经过大脑这一关,那么你说的话才会收到好处,才会收获成功。

善于观察与利用对方的微妙心理,是帮助自己提出意见并说服别人的要素。

9贝友凵窨视对方动机

眼睛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礼物。从一个人的眼睛中,可以读懂一个人的全貌。一个人所思所想,很多时候会通过他的眼神表现出来,通过观察一个人丰富的眼睛语言,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在面部的五官中,眼睛是监察官,这大概是因为它“明察秋毫”。人要传出的信息,也有一部分是通过眼睛传出,尤其是情感方面的内容。人的精神气质,喜怒哀乐,很大程度上是由眼睛所显示出来的,俗话说,炯炯有神,眉目传情,暗送秋波,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都是这个意思。同时,眼睛又是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的显示屏。眼睛黑白分明,神气清爽,是健康之象;灰暗浑浊,枯涩呆滞,是不健康之象;顾盼无光,昏花恍惚,是衰弱之象。正因为眼睛对于面孔如此的重要,所以说“目者面之渊,不深则不清”,渊要深才清,清才美。目也应该深,从而至清并至美,否则,便不会清,也不会美。

泰戈尔说得好:“任何人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

有时,眼睛似乎也会说话,一个人的内心活动,经常会反映到他的眼睛里,心之所想,透过眼睛就能看出,这是每个人都很难隐瞒的事实。

孟子在《离娄上篇》中有一段用眼睛判断人心善恶的论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眼神的清浊,对于识人而言,至关重要。古人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观察,把眼神区别为清与浊两种,清与浊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但邪与正却不容易区分,因为邪与正都是托身于清之中的。考察一个人眼神的邪正,要从动静两种状态入手。

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安详沉稳而有光,宛如晶莹玉亮的明珠,含而不露;处于运动观物状态时,眼中光华生辉,精气闪动,犹如春水之荡清波。或者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清莹明澄,静若无人;处于运动状态时,锋芒内蕴,精光闪射,犹如飞射而出的箭,直中靶心。以上两种表现,澄澈明亮,一清到底,属神正的状态。

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像萤火虫的光,柔弱却又闪烁不定;处于运动状态时,目光又像流动的水,虽然清澈,但游移不定,没有归宿。以上两种目光,一种属于奸巧和伪善的神情,一种属于奸心内萌的神情。处于安静状态时,眼睛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处于运动状态时,又像受惊吓的鹿,总是惶恐不安的样子。以上两种神态,一是聪明而不行正道的表现,一是深谋内藏、又怕别人窥探的表现。前一组神情多是品德欠高尚、行为欠端正的表现,后一组神情多是奸心内萌、深藏不露的表现。这两种状态都属于奸邪神情,由于二者都混迹在清莹之中,因此必须仔细、正确地区分。

观察一个人的“眼神”,是辨别他忠奸的一个途径。“眼神”正其人大致正直,“眼神”邪其人大致奸邪。平常所说的“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不分品质好坏而人所共有的精神状态。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通过眼神识别人物的高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