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国学对管理的价值 > 第一章 思想管理 成功构建思想管理体系(第3页)

第一章 思想管理 成功构建思想管理体系(第3页)

和物质成果。就管理中的决策而言,高水平的决策与创造性思维是紧密相连的。

有谁会想到“空中温泉浴”这个饭店招徘顾客的奇招呢?日本的青田观光饭店的管理者偏偏别出心裁地想到了,并使之成为现实。地处大坂南郊的这家饭店,为了兴隆生意,抓住大多数顾客不仅希望到该店欣赏秀丽风光,而且希望痛快地把身体泡在温泉中借以消除疲劳和烦恼的心理,想出了一个在空中搞温泉浴的主意,把装满温泉水的池塘用电缆吊在空中,使之上下不停地升降。这的确够浪漫的了,顾客悠然地泡在里面。仿佛置身于飘然任何高水平的决策,都是创造性的活动,总是以变革现状为前提。没有创造性的决策就没有高成就的事业,而缺乏创新意识就不可能有创造性决策。因此,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必须善于根据新问题、新情况,制定新的政策策略。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提高思维水平,努力使自己的思维触角伸向前人未曾想到的领域,打破固有观念在头脑中形成的封锁。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说:“应时时刻刻躲避那走熟了的路,去寻找另一条新的路”,这是“制造新生命的惟一法门。”美国著名的科学家贝尔留给后人的警句是:“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只是满足于已有答案的人,永远不可能创造出思维王国的奇观。

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事实上,社会成员中具有创造性思维特征的人并不多,无论三国时代还是当今社会都是如此。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活动常常遇到一些障碍,例如知识贫乏,缺乏思维的原材料;食古不化,不加批判地学习前人留下的东西;没有独立性,屈从于权威的见解;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思想僵化;固执己见,抱着错误的观念不放等等,这些都是扼杀创造性思维的因素。现代管理者应在决策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使良好的思维方式形成习惯,还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思维素质,使之具有灵活性、独立性、深广性、系统性、敏捷性和辩证性,由此引发出创造性。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决策者应该多一点民主精神,尽量扩大下属参与决策的范围,不断激发下属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集思广益,从众人中获取创造性思维的成果。

在商战中,有一种叫“反弹琵琶”的战术,它是依据“反常思维”而形成的。它是指经营者不循常规,反向求异,以异务稀,以稀取胜,在顾客需要而他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品种上多出冷门,创造机遇。

海南岛有一位饲养能手孙会昭,刚开始养鸭时,每只都养到六至七斤以上才出售,结果鸭大而滞销,原来是人们不愿花钱太多买肥鸭。孙会昭釆取反向经营方式,变大为小,养到二至四斤左右上市,销路很好。他还发现,农民种反季节瓜菜可以卖好价钱。这使他受到启发,每年鸭上市,大都集中在夏秋两个收获季节之后,鸭多价低。旺季一过,鸭少而价高。他大胆实践,大都在淡季市场售鸭,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这正是“反弹琵琶”经营谋略的一个很好例证。这一谋略,是运用产品竞争的逆向策略,为企业经营创造新的转机。

“反弹琵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时间:与季节相逆,推出反季节产品。此时顾客虽少,但经营者更少,况且,适应某些顾客的购买心理,认为淡季购买的人少,价格便宜,选择余地大。

回归:与产品创新相逆,推出“复古”新品。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厂家推出三四十年代盛行的旗袍,并再次流行,就适应了人们消费行为上的“怀旧心理”。

功能:与产品质量相逆,推出实惠产品。质量无疑是产品的生命,但并非所有产品内在技术标准越高,销路就越好。如有的厂家生产鞋垫、袜子、手绢及妇女卫生用品等,由通行的“耐用

型”向“一次使用型”的产品转化而取得了胜利。

【点评】

创新其实是一种竞争心态,把这种心态摆在你的思维模式里,时时有着创新的意识,那么你就会随时都有一种寻找创新机会的心理反应,就有了创新的敏锐观察力,就会随时发现可以创新的基点。像贾诩那样,打破常规跳出习惯性的认识圈。无论哪一行业,因循守旧,不思创新,都很难做出什么成就。要敢于打破常规,使自己拥有一颗始终能创新的脑袋。

第五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司马懿“新城平叛”的教益】

果断是勇气在具体情况下的一种表现,当它成为性格上的特征时,又是精神上的一种习性……单纯的智力还不等于勇气,因为我们看到,有一些极聪明的人常常并不果断。

东汉王朝的全面崩溃,雄辩地证明了任何社会组织都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下级决策必须服从上级决策。黄巾起义后,最高决策者皇帝的命令没有几个人肯听,地方官自行其是,朝廷的决策对自己有利就贯彻实施,对自己不利,就抛在一边另搞一套。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到头来朝廷只有一个空名,实际上已经完全解体。一个组织由上而下统一决策,统一指挥,这是绝对必需的。如果所有的下级或大部分下级凡事都自作主张,另搞一套,组织就不可能生存下去,根本谈不上发展壮大。所以下级管理者在行使决策权的时候,必须遵循上级的决策。然而下面这则事例,说明的却不是这个道理。

司马懿一出祁山之初,连取三郡,屡败曹真,关中震动。魏明帝曹睿御驾亲征,率军从都城洛阳出发到西京长安坐镇,起用司马懿为平西都督,命令他调集南阳各路人马,速到长安会合,被魏明帝革职而在宛城闲住的司马懿接到诏书,立即调集军队准备赶赴长安。忽然,金城太守申耽派人告知司马懿:孟达正在谋反。孟达原本是刘备的部将,因为没有发兵支援在荆州受困的关羽,害怕刘备治罪而投降了魏国,领新城太守,镇守新城、金城、上庸等地。魏文帝曹丕死后,孟达深感自己不受曹睿重视,加之“朝中多人嫉妒”,便打算乘诸葛亮北伐累胜之机,起新城、金城、上庸三处兵马降蜀反魏,径取洛阳,与诸葛亮取长安的大军相互配合,以图克复中原。司马懿得到这一紧急情报后,当即决定就近征讨孟达。长子司马师建议急写表章火速申奏皇帝,司马懿说:"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矣。”于是自作主张,一面派参军梁畿连夜赶往新城,传命孟达做好与司马懿同赴长安的准备,以稳住这个准备造反的将领,使其不做防备,一面传令全军向新城进发,“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梁畿先行,司马懿随后发兵,秘密倍道而进。孟达听信了先期赶到新城的梁畿的话,以为司马懿已经去了长安,丝毫未加防范,正暗自得意“吾大事成矣”的时候,司马懿的大军突然出现在城下,在作为内应的申耽等人的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平定了这场叛乱。

新城平叛的决策,既可看作是未等上级批准而自作主张,也可看作违背上级决策擅自采取的军事行动,因为曹睿已有诏命在先,要司马懿率军去长安会合,司马懿没有去长安,却去了新城,这与上级的决策分明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如果没有司马懿的违背诏命、自作主张,那么整个形势的发展将非常不利于魏国。诸葛亮在关中军威大振,将取西京、长安,孟达率叛军在中原烧一把火,杀奔洛阳,魏国就会首尾难顾,处处被动。正如曹睿后来对司马懿所说:“今孟达反,若非卿军制之,则两京休矣!”

在规模较大的社会组织中,一般都是最高管理者拥有决策权,下级则只有执行决策的任务。下级在执行上级决策的过程中,也拥有一定的决策权,但这种权力一要受职务的限制,即下级决策不能超出其职权范围;二要受上级决策的限制,即下级决策只能是上级决策的具体化;三要受上级授权的限制,即未得到上级的允许,下级不能对重要问题行使决策权。这三个方面的原则限定均被司马懿打破了,然而他的讨伐孟达的决策却又是非常正确而及时的。由此看来,下级决策服从上级决策只能作为组织的一般原则,不能绝对化。作为下级管理者,在不违背组织目标的前提下,要敢于自主决策。在特殊情况下,要敢于就重大问题做出决断,甚至可以自主改变上级的错误决策、不可行决策和非优化决策。借用演义中的话,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现代管理。假如你是一家商店的采购科长到外地去釆购,如果你发现一种货物在质量、价格等方面都优于经理指定的货物,在无法向经理请示的情况下,你如果不敢做主改变经理的原定方案,你就不是个称职的釆购科长;你是总经理助理,到国外去验收一台进口设备,发现设备是旧货喷了新漆,你如果不敢当机立断,拒绝验收,你就没有资格充当公司代

表,也没有资格当总经理助理;你是工厂的车间主任,接受厂长的指令,日夜加班以最快的速度加工一批产品,如果运转着的机器设备出现了异常情况,你怕误了期限而不令停机检修,车间主任的头衔不该加在你的身上;你是单位的一个小头目,楼房起火,人们乱作一团,在场的人数你官最大,你如果不敢喊一句“不要乱,都听我的!”却拔腿跑去请示上司,你这官趁早让给喊出这句话的人。

但是,君命只能是“有所不受”,不能是所有的君命都不受,自主决策不能乱来,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司马懿新城平叛的决策,是因为朝廷远在长安,那时又没有现代通讯工具,来不及请示才自主做出的。所以,重要的决策必须是在无法请示上级或来不及请示上级的情况下才能自主做出;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必须向上级请示。此其一。

马超联络韩遂,造反于关中,攻陷长安。曹操命令曹仁、徐晃二人带兵一万前去“坚守潼关”。

曹操的决策意思非常明确,“坚守潼关”就是只能在关上守御,不能下关作战。但曹洪受不了马超军卒在关下大骂曹操的祖宗

三代,不听徐晃的

三国新城故址

劝阻,违背曹操的决策率兵下关与马超厮杀,导致潼关失守。打乱了曹操的布署,曹操只能在关外与马超作战,非常被动。所以,上级决策如果没有偏差和漏洞,便只能按要求严格贯彻实施绝不能自行其是。此其二。

孙权乘曹军在汉中的机会发兵攻打合瀝,曹操派人给合測守将张辽、李典、乐进送去一个木匣,外书"贼来乃看”。孙权大军向合避杀来,张辽打开匣子观看,里面写到:“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张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修改了曹操的方案,变两人出战为三人俱出,张辽与李典左右埋伏,乐进正面迎敌,这一决策使东吴军马严重受挫,孙权险些丧命。曹操木匣中的命令隐藏着他的意图,就是以攻为守,张辽在充分理解曹操意图的情况下,用更好的决策取代了曹操的决策,大获成功。所以下级必须深刻领会上级的意图,改变上级的布置或自主釆取重要步骤,都应纳入上级意图的柜架之中,才能有益于组织的全局。此其三。

曹睿“御驾亲征”,重新起用司马懿并要他率兵到长安会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挫败外敌入侵,保证魏国的安全。司马懿不去长安会合,却去新城平叛,为的是更好地实现这一魏国君臣共同追求的目标。如果不这样做,这一目标不但不能很快实现,而且还要出大乱子,讨伐孟达避免了乱子,并有力地促进了目标的实现,所以下级自主决策必须围绕整个组织的目标来进行。只要不偏离组织目标,即使遭受上级的责难,也是正确的决策。此其末。

【点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并不是鼓励大家各行其是,另搞一套。生活总是不断变化的,也总是向前,向进步方向转化的。作为社会中的人,也不可能整天面对一成不变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有果断、敢为的心态是不行的。那样,会使我们的生活和事业越来越糟糕。

孙子说:“水无常形,能因敌之变而胜者,谓之神。”即用兵之法,贵在随机应变。会随机应变,定能取胜。

任何一个组织的决策都不会也不可能拍一次板就一劳永逸。一项决策特别是实施时间较长的决策,还须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调整、修正,乃至完全改变。因此,我们去实施决策时,要懂得随机应变。

袁绍兵败官渡之后,元气大伤,优势尽失。因不甘心失败,

重整军马与曹操战于仓亭,被曹操用十面埋伏计杀得人仰马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