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非暴力沟通讲座ppt > 第4堂 学会肯定(第3页)

第4堂 学会肯定(第3页)

(2)坚持原则

由于溺爱,有些父母无原则地对孩子的种种行为加以表扬,造成孩子是非不清,骄横跋扈的坏习惯。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去做了,并做得很好,就应该及时表扬。做了不对的事情,即使孩子哭闹、耍赖皮,父母也千万不要迁就他、说好话。否则,表扬就会失去原有的积极意义。

(3)方法多样

新颖、变化的刺激,容易唤起人们的注意,容易激发人们的动机;而不变化的、千篇一律的刺激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的父母用多年不变的单一表扬方式,孩子听着早就没了味道,司空见惯不以为然,激发不了孩子良好的动机。如果父母一贯使用单一的、不变的、重复的语言去表扬孩子,时间一长,根本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有时甚至只会引起孩子的厌烦。

(4)及时表扬

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某件事正在进行中,父母就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效果很好。如果一时忘记了,就应该设法补上去。例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父母就应立即予以表扬。

(5)当众表扬

在别人的面前,孩子应当得到表扬时,就应该给予表扬。孩子的优异成绩当众传播了,这就是双重的奖励。例如,孩子的父母说:“孩子很懂礼貌。”以后孩子总是十分小心地维持这种表扬,并且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每次将客人送到门外,孩子都会说:“再见,请以后再来玩。”

(6)掌握分寸

孩子经过努力做出了成绩,或者他做完了他理所应当做的事情,他就应该得到表扬。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重复赞扬某件事情。当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就可以适当减少对孩子这一方面的表扬。表扬孩子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或是亲吻或是搂抱,都会给予孩子奇妙的力量。

(7)名副其实

比如,当孩子画了一幅很漂亮的画后,父母要认真欣赏,然后发出由衷的感叹,但最好不要说“你画得比其他小朋友都好”这样的话。因为孩子一旦进入竞争环境,相互间有了比较后,就会发现确实有别的小朋友比他画得好,这会使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同时给自己添加不必要的压力。

当然,既定的原则终归是较为呆板的。自己的孩子究竟适合怎样的方法去表扬和赞美,这应该是每个父母心知肚明的。只要按照自己对孩子的正确理解,加之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怕自己不能成为好父母吗?

4.真诚地赞美孩子

有一次,著名作家兼演说家弗洛伦丝·利陶尔女士突然被请去给儿童作演讲。起初,利陶尔真不知该讲些什么好。突然,她机智地想到了《圣经》上的一段话,便决定以此为中心展开演讲。

《圣经》上的那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要让恶毒的话从你的嘴里说出来,要多说良善的话,多说赞美人的话,使听的人受宠若惊。”这句话对孩子来说有点深奥。利陶尔教孩子念这段经文,解说了其中难懂的词。然后,她对孩子说:“我们的语言应该像是礼物,一份小小的礼物。有时候,我们也许不能送给别人一些他们想要的其他东西,但我们可以把赞美这份小小的礼物送上。我们的话肯定会让他们觉得开心。”

利陶尔进一步解释道:“从现在开始,我们在说话时不应该用坏的字眼,而应该用美好的词汇。我们的话语应该用来建设,而不是破坏。这些说出口的话,都应该像是送出去的礼物。”

她的话音刚落,一个小女孩站了起来,大声地说:“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我们所说的话应该像一个结着蝴蝶结的漂亮的银色礼物盒。”

是的,赞美的话语就像我们送出去的“结着蝴蝶结的漂亮的银色礼物盒”,它让施者和受者都得到莫大的享受。

生活需要赞美。一句真诚的赞美,能让一个困顿中的人精神振奋,继续踏上坎坷的道路。同样,一句尖刻的批评,会使一个进取中的人心灰意冷,陷入绝望的境地。

很多父母知道孩子是需要赞赏的,也常常听到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我们的周围,也能听到一些父母对孩子毫不吝啬的夸奖:“儿子,你真棒!”“闺女,你太聪明了!”“你真是好样的!”鼓励孩子,让他们更自信、更努力,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与批评孩子需要艺术一样,赞赏孩子同样需要艺术。如果简单地把赞赏孩子看成是不管孩子做什么,也不管孩子做得怎么样,总是用“很棒”“很乖”“很好”之类的词语去赞赏孩子的话,其结果往往是“赞”而不“赏”,甚至会违背赞美孩子的初衷。

赞赏孩子是父母常用的教育孩子的手段。细细审视父母对孩子的赞赏,会发现许多赞赏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在这些赞赏的激励下,好学上进、从自卑走向自信的孩子越来越多。

然而,许多父母似乎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赞美。在他们的嘴里,总是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似乎孩子一无是处。对待犯错误的孩子,他们总是数落一通,让孩子低头认错、检查反思。殊不知,没过两天,依然如故,也许变本加厉。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而且严重损伤了孩子的自尊。

【案例回放】

卢悦活泼聪明,刚刚6岁,就会背100多首唐诗了。卢悦的数学、英语学得也很好,在学校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可是,令卢悦感到很不开心的是,他怎么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父母甚至还经常贬低他。记得有一次,卢悦在学校举行的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当他兴冲冲地跑回家,把自己得到的二等奖奖杯拿给父亲看时,父亲却冷冷地说:“你只得了二等奖,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你怎么不得一等奖呢?”父亲的话就像给卢悦泼了一盆凉水,卢悦把奖杯塞到衣柜的底层,他再也不想看到那个奖杯了。

还有一次,卢悦的强项数学没有考好,他本想从父母那里得到些安慰。可是,母亲看了他的成绩单,却对他说:“你怎么这么笨啊,以前不是挺有能耐的吗?真是越学越退步,考得这么差,真是猪脑子!”听了母亲的话,卢悦很伤心。他不明白,为什么别人的父母都是那么慈爱,自己的父母却这样对待自己。想着想着,泪水就忍不住地流了下来。渐渐地,卢悦对学习就不感兴趣了,学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经常在课堂上走神。

【父母这样做】

(1)教育请从赞美开始

其实,赞美是很简单的,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涵着赞美,就能生动地表达父母对孩子的赏识。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当族中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错误的时候,族人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罚。每当这种时候,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善事、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对前面已经有人提及的优点和善行,后面的人不能再重复叙说。总之,每个人在叙说时,都要有新的发现、新的褒扬。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的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

赞美就像是一剂良药,能够愈合对方因为犯错而引发的心灵创伤和悔恨,除去心头的症结,矫正行为的错误,树立改过的信心,点燃向善的正气。那些成功的父母,总是不吝啬赞美孩子的语言。作为父母,应想尽一切办法,走进孩子的心灵,向孩子的心灵播撒阳光,让他在得到心灵呵护的同时,也能尽情地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2)赞赏的内容要具体

一些父母喜欢用“很棒”“很乖”“很好”之类的词语去赞赏孩子。“棒”“乖”“好”都是抽象的字,本身的意义只是反映父母的一些主观标准。孩子无法因此理解和学习到正确的自觉行为,充其量,孩子只能学会听父母的话。但是,到底有什么样的行为才能得到这样的赞赏呢?孩子是无法清晰地领悟到的。

让孩子明白父母要表达的意思,并且学习到好的行为,父母要避免使用上述抽象的字,而应直接说出孩子受到赞赏的原因。例如,第一次孩子与访客分享他的糖果时,父母可以说:“宝贝肯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糖果,表明你是大方、慷慨的人。”在第二次分享时,父母可以说:“我们都喜欢宝贝的糖果,但是现在我们有重要的事讨论,暂时不想吃糖果。等我们想吃的时候再向你要,好吗?”孩子被父母和客人接受和受到尊敬的对待时,会比较容易接受建议和做出相应的良好行为,便不会做出第三次不恰当或不适时的事,更不会因此受到斥责了。

(3)赞赏的语言要发自内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